一種提高汽車內飾件織物摩擦係數穩定度的油劑的製作方法
2023-05-12 05:29:11 1
本發明屬於汽車內飾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提高汽車內飾件織物摩擦係數穩定度的油劑。
背景技術:
汽車中的40多個不見需要使用織物,從座艙空氣過濾器、模壓座椅、車頂、車廂襯底到地毯都需要,如何提高織物的各項性能,從而提高車輛的舒適性和可靠性,成為一大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提高汽車內飾件織物摩擦係數穩定度的油劑。
技術方案: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提高汽車內飾件織物摩擦係數穩定度的油劑,包括平滑劑、乳化劑、抗靜電劑、集束劑和添加劑,其重量份比為:平滑劑66-74,乳化劑10-14,抗靜電劑4-8,集束劑6-10,添加劑3-5;
所述平滑劑的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比為:植物油、動物油、礦物油中任意一種或多種與羥基矽油的混合油50-70,三羥甲基丙烷脂肪酸酯20-3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0-20;
所述平滑劑採用如下步驟:取粘度為210-225萬CPS的羥基矽油和粘度72-78CPS的植物油、動物油、礦物油中任意一種或多種,放入高速分散機進行分散,形成混合油,其中羥基矽油的加入量為植物油、動物油、礦物油中任意一種或多種的加入量的10-25%;取三羥甲基丙烷脂肪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混合油置於乳化劑中進行不少於15分鐘,形成初級平滑劑,在該初級平滑劑中加入添加量為初級平滑劑重量的2%的納米氧化聚乙烯蠟乳液,用酸調節pH值至4-5,獲得平滑劑;
所述乳化劑的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比為:烷基醚型表面活化劑30-60、二甲基氨乙基丙烯酸酯20-5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縮合物10-30;
所述乳化劑採用如下步驟:採用粘度5-20CPS的烷基醚型表面活化劑、二甲基氨乙基丙烯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縮合物依次放入反應釜中,加熱熔化,升溫至120-150℃,在250-350轉/分攪拌速度下攪拌反應並冷卻至室溫;
抗靜電劑的主要成分為新戊醇甘油聚氧乙烯醚磷酸單酯鹽,通過以下方法製成:新戊醇與甘油進行醚化,所得物在於乙二醇低聚物進行醚化並在多聚磷酸的存在下進行磷酸化反應,加水進行水解後通過鹼中和;
其中的磷酸化反應中先通入氮氣後再將多聚磷酸投入醚化後的產物中,溫度控制在40℃以下,投料完成後以250-350轉/分攪拌速度下攪拌,完畢後升溫至80℃,保溫2-4小時;
其中,所述鹼為氫氧化鉀、氨水或二乙醇胺;
所述集束劑的組成成分及其質量份比為:至少含有直鏈澱粉含量大於等於50%的醚化高直鏈澱粉50-70、植物油20-30、石蠟10-20;
所述添加劑的組成成分及其質量份數為:3-甲氧基苯甲酸甲酯20-30份、歐芹酚甲醚20-30份、偶氮二異丁酸二甲酯2-4份、偏磷酸鈉3-4份、滑石粉20-30份;
所述添加劑採用如下步驟:將3-甲氧基苯甲酸甲酯20-30份、歐芹酚甲醚20-30份、偶氮二異丁酸二甲酯2-4份、滑石粉20-30份,在50-60℃下攪拌均勻,加入偏磷酸鈉3-4份,超聲20分鐘得到。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優化,本發明包括平滑劑、乳化劑、抗靜電劑、集束劑和添加劑,其重量份比為:平滑劑71,乳化劑14,抗靜電劑4,集束劑6,添加劑5;
所述平滑劑的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比為:植物油、動物油、礦物油中任意一種或多種與羥基矽油的混合油50,三羥甲基丙烷脂肪酸酯3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20;
所述平滑劑採用如下步驟:取粘度為210萬CPS的羥基矽油和粘度78CPS的植物油、動物油、礦物油中任意一種或多種,放入高速分散機進行分散,形成混合油,其中羥基矽油的加入量為植物油、動物油、礦物油中任意一種或多種的加入量的25%;取三羥甲基丙烷脂肪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混合油置於乳化劑中進行不少於15分鐘,形成初級平滑劑,在該初級平滑劑中加入添加量為初級平滑劑重量的2%的納米氧化聚乙烯蠟乳液,用酸調節pH值至4-5,獲得平滑劑;
所述乳化劑的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比為:烷基醚型表面活化劑30、二甲基氨乙基丙烯酸酯5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縮合物20;
所述乳化劑採用如下步驟:採用粘度15CPS的烷基醚型表面活化劑、二甲基氨乙基丙烯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縮合物依次放入反應釜中,加熱熔化,升溫至120-150℃,在250-350轉/分攪拌速度下攪拌反應並冷卻至室溫;
抗靜電劑的主要成分為新戊醇甘油聚氧乙烯醚磷酸單酯鹽,通過以下方法製成:新戊醇與甘油進行醚化,所得物在於乙二醇低聚物進行醚化並在多聚磷酸的存在下進行磷酸化反應,加水進行水解後通過鹼中和;
其中的磷酸化反應中先通入氮氣後再將多聚磷酸投入醚化後的產物中,溫度控制在40℃以下,投料完成後以250-350轉/分攪拌速度下攪拌,完畢後升溫至80℃,保溫2-4小時;
其中,所述鹼為氫氧化鉀、氨水或二乙醇胺;
所述集束劑的組成成分及其質量份比為:至少含有直鏈澱粉含量大於等於50%的醚化高直鏈澱粉50、植物油30、石蠟20;
所述添加劑的組成成分及其質量份數為:3-甲氧基苯甲酸甲酯20份、歐芹酚甲醚30份、偶氮二異丁酸二甲酯2份、偏磷酸鈉3份、滑石粉20份;
所述添加劑採用如下步驟:將3-甲氧基苯甲酸甲酯20份、歐芹酚甲醚30份、偶氮二異丁酸二甲酯2份、滑石粉20份,在50-60℃下攪拌均勻,加入偏磷酸鈉3份,超聲20分鐘得到。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優化,本發明包括平滑劑、乳化劑、抗靜電劑、集束劑和添加劑,其重量份比為:平滑劑67,乳化劑10,抗靜電劑8,集束劑10,添加劑5;
所述平滑劑的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比為:植物油、動物油、礦物油中任意一種或多種與羥基矽油的混合油70,三羥甲基丙烷脂肪酸酯2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0;
所述平滑劑採用如下步驟:取粘度為225萬CPS的羥基矽油和粘度78CPS的植物油、動物油、礦物油中任意一種或多種,放入高速分散機進行分散,形成混合油,其中羥基矽油的加入量為植物油、動物油、礦物油中任意一種或多種的加入量的10-25%;取三羥甲基丙烷脂肪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混合油置於乳化劑中進行不少於15分鐘,形成初級平滑劑,在該初級平滑劑中加入添加量為初級平滑劑重量的2%的納米氧化聚乙烯蠟乳液,用酸調節pH值至4-5,獲得平滑劑;
所述乳化劑的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比為:烷基醚型表面活化劑50、二甲基氨乙基丙烯酸酯2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縮合物30;
所述乳化劑採用如下步驟:採用粘度5-20CPS的烷基醚型表面活化劑、二甲基氨乙基丙烯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縮合物依次放入反應釜中,加熱熔化,升溫至120-150℃,在250-350轉/分攪拌速度下攪拌反應並冷卻至室溫;
抗靜電劑的主要成分為新戊醇甘油聚氧乙烯醚磷酸單酯鹽,通過以下方法製成:新戊醇與甘油進行醚化,所得物在於乙二醇低聚物進行醚化並在多聚磷酸的存在下進行磷酸化反應,加水進行水解後通過鹼中和;
其中的磷酸化反應中先通入氮氣後再將多聚磷酸投入醚化後的產物中,溫度控制在40℃以下,投料完成後以250-350轉/分攪拌速度下攪拌,完畢後升溫至80℃,保溫2-4小時;
其中,所述鹼為氫氧化鉀、氨水或二乙醇胺;
所述集束劑的組成成分及其質量份比為:至少含有直鏈澱粉含量大於等於50%的醚化高直鏈澱粉60、植物油20、石蠟20;
所述添加劑的組成成分及其質量份數為:3-甲氧基苯甲酸甲酯28份、歐芹酚甲醚28份、偶氮二異丁酸二甲酯3份、偏磷酸鈉3份、滑石粉20份;
所述添加劑採用如下步驟:將3-甲氧基苯甲酸甲酯28份、歐芹酚甲醚28份、偶氮二異丁酸二甲酯3份、滑石粉20份,在50-60℃下攪拌均勻,加入偏磷酸鈉3份,超聲20分鐘得到。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優化,本發明包括平滑劑、乳化劑、抗靜電劑、集束劑和添加劑,其重量份比為:平滑劑71,乳化劑10,抗靜電劑4,集束劑10,添加劑5;
所述平滑劑的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比為:植物油、動物油、礦物油中任意一種或多種與羥基矽油的混合油58,三羥甲基丙烷脂肪酸酯22,壬基酚聚氧乙烯醚20;
所述平滑劑採用如下步驟:取粘度為210-225萬CPS的羥基矽油和粘度72-78CPS的植物油、動物油、礦物油中任意一種或多種,放入高速分散機進行分散,形成混合油,其中羥基矽油的加入量為植物油、動物油、礦物油中任意一種或多種的加入量的10-25%;取三羥甲基丙烷脂肪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混合油置於乳化劑中進行不少於15分鐘,形成初級平滑劑,在該初級平滑劑中加入添加量為初級平滑劑重量的2%的納米氧化聚乙烯蠟乳液,用酸調節pH值至4-5,獲得平滑劑;
所述乳化劑的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比為:烷基醚型表面活化劑58、二甲基氨乙基丙烯酸酯32、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縮合物10;
所述乳化劑採用如下步驟:採用粘度5-20CPS的烷基醚型表面活化劑、二甲基氨乙基丙烯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縮合物依次放入反應釜中,加熱熔化,升溫至120-150℃,在250-350轉/分攪拌速度下攪拌反應並冷卻至室溫;
抗靜電劑的主要成分為新戊醇甘油聚氧乙烯醚磷酸單酯鹽,通過以下方法製成:新戊醇與甘油進行醚化,所得物在於乙二醇低聚物進行醚化並在多聚磷酸的存在下進行磷酸化反應,加水進行水解後通過鹼中和;
其中的磷酸化反應中先通入氮氣後再將多聚磷酸投入醚化後的產物中,溫度控制在40℃以下,投料完成後以250-350轉/分攪拌速度下攪拌,完畢後升溫至80℃,保溫2-4小時;
其中,所述鹼為氫氧化鉀、氨水或二乙醇胺;
所述集束劑的組成成分及其質量份比為:至少含有直鏈澱粉含量大於等於50%的醚化高直鏈澱粉56、植物油24、石蠟20;
所述添加劑的組成成分及其質量份數為:3-甲氧基苯甲酸甲酯26份、歐芹酚甲醚26份、偶氮二異丁酸二甲酯4份、偏磷酸鈉4份、滑石粉26份;
所述添加劑採用如下步驟:將3-甲氧基苯甲酸甲酯26份、歐芹酚甲醚26份、偶氮二異丁酸二甲酯4份、滑石粉26份,在50-60℃下攪拌均勻,加入偏磷酸鈉4份,超聲20分鐘得到。
有益效果: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採用本發明的紡油劑摩擦係數穩定,油膜強度高、油劑閃點高,確保纖維所受牽拉力穩定,紡絲張力波動較小,不易發生纏繞、斷頭現象。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但同時說明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本實施例的具體範圍,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實施例1
本實施例的一種提高汽車內飾件織物摩擦係數穩定度的油劑,包括平滑劑、乳化劑、抗靜電劑、集束劑和添加劑,其重量份比為:平滑劑71,乳化劑14,抗靜電劑4,集束劑6,添加劑5;
所述平滑劑的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比為:植物油、動物油、礦物油中任意一種或多種與羥基矽油的混合油50,三羥甲基丙烷脂肪酸酯3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20;
所述平滑劑採用如下步驟:取粘度為210萬CPS的羥基矽油和粘度78CPS的植物油、動物油、礦物油中任意一種或多種,放入高速分散機進行分散,形成混合油,其中羥基矽油的加入量為植物油、動物油、礦物油中任意一種或多種的加入量的25%;取三羥甲基丙烷脂肪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混合油置於乳化劑中進行不少於15分鐘,形成初級平滑劑,在該初級平滑劑中加入添加量為初級平滑劑重量的2%的納米氧化聚乙烯蠟乳液,用酸調節pH值至5,獲得平滑劑;
所述乳化劑的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比為:烷基醚型表面活化劑30、二甲基氨乙基丙烯酸酯5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縮合物20;
所述乳化劑採用如下步驟:採用粘度15CPS的烷基醚型表面活化劑、二甲基氨乙基丙烯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縮合物依次放入反應釜中,加熱熔化,升溫至150℃,在250轉/分攪拌速度下攪拌反應並冷卻至室溫;
抗靜電劑的主要成分為新戊醇甘油聚氧乙烯醚磷酸單酯鹽,通過以下方法製成:新戊醇與甘油進行醚化,所得物在於乙二醇低聚物進行醚化並在多聚磷酸的存在下進行磷酸化反應,加水進行水解後通過鹼中和;
其中的磷酸化反應中先通入氮氣後再將多聚磷酸投入醚化後的產物中,溫度控制在40℃以下,投料完成後以250轉/分攪拌速度下攪拌,完畢後升溫至80℃,保溫2小時;
其中,所述鹼為氫氧化鉀;
所述集束劑的組成成分及其質量份比為:至少含有直鏈澱粉含量大於等於50%的醚化高直鏈澱粉50、植物油30、石蠟20;
所述添加劑的組成成分及其質量份數為:3-甲氧基苯甲酸甲酯20份、歐芹酚甲醚30份、偶氮二異丁酸二甲酯2份、偏磷酸鈉3份、滑石粉20份;
所述添加劑採用如下步驟:將3-甲氧基苯甲酸甲酯20份、歐芹酚甲醚30份、偶氮二異丁酸二甲酯2份、滑石粉20份,在60℃下攪拌均勻,加入偏磷酸鈉3份,超聲20分鐘得到。
本實施例的摩擦係數保持在1.372左右,油膜強度可到758N,閃點可達205℃以上。
實施例2
本實施例的一種提高汽車內飾件織物摩擦係數穩定度的油劑,包括平滑劑、乳化劑、抗靜電劑、集束劑和添加劑,其重量份比為:平滑劑67,乳化劑10,抗靜電劑8,集束劑10,添加劑5;
所述平滑劑的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比為:植物油、動物油、礦物油中任意一種或多種與羥基矽油的混合油70,三羥甲基丙烷脂肪酸酯2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0;
所述平滑劑採用如下步驟:取粘度為225萬CPS的羥基矽油和粘度78CPS的植物油、動物油、礦物油中任意一種或多種,放入高速分散機進行分散,形成混合油,其中羥基矽油的加入量為植物油、動物油、礦物油中任意一種或多種的加入量的25%;取三羥甲基丙烷脂肪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混合油置於乳化劑中進行不少於15分鐘,形成初級平滑劑,在該初級平滑劑中加入添加量為初級平滑劑重量的2%的納米氧化聚乙烯蠟乳液,用酸調節pH值至5,獲得平滑劑;
所述乳化劑的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比為:烷基醚型表面活化劑50、二甲基氨乙基丙烯酸酯2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縮合物30;
所述乳化劑採用如下步驟:採用粘度18CPS的烷基醚型表面活化劑、二甲基氨乙基丙烯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縮合物依次放入反應釜中,加熱熔化,升溫至150℃,在350轉/分攪拌速度下攪拌反應並冷卻至室溫;
抗靜電劑的主要成分為新戊醇甘油聚氧乙烯醚磷酸單酯鹽,通過以下方法製成:新戊醇與甘油進行醚化,所得物在於乙二醇低聚物進行醚化並在多聚磷酸的存在下進行磷酸化反應,加水進行水解後通過鹼中和;
其中的磷酸化反應中先通入氮氣後再將多聚磷酸投入醚化後的產物中,溫度控制在40℃以下,投料完成後以250轉/分攪拌速度下攪拌,完畢後升溫至80℃,保溫4小時;
其中,所述鹼為二乙醇胺;
所述集束劑的組成成分及其質量份比為:至少含有直鏈澱粉含量大於等於50%的醚化高直鏈澱粉60、植物油20、石蠟20;
所述添加劑的組成成分及其質量份數為:3-甲氧基苯甲酸甲酯28份、歐芹酚甲醚28份、偶氮二異丁酸二甲酯3份、偏磷酸鈉3份、滑石粉20份;
所述添加劑採用如下步驟:將3-甲氧基苯甲酸甲酯28份、歐芹酚甲醚28份、偶氮二異丁酸二甲酯3份、滑石粉20份,在60℃下攪拌均勻,加入偏磷酸鈉3份,超聲20分鐘得到。
本實施例的摩擦係數保持在1.364左右,油膜強度可到750N,閃點可達205℃以上。
實施例3
本實施例的一種提高汽車內飾件織物摩擦係數穩定度的油劑,包括平滑劑、乳化劑、抗靜電劑、集束劑和添加劑,其重量份比為:平滑劑71,乳化劑10,抗靜電劑4,集束劑10,添加劑5;
所述平滑劑的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比為:植物油、動物油、礦物油中任意一種或多種與羥基矽油的混合油58,三羥甲基丙烷脂肪酸酯22,壬基酚聚氧乙烯醚20;
所述平滑劑採用如下步驟:取粘度為220萬CPS的羥基矽油和粘度078CPS的植物油、動物油、礦物油中任意一種或多種,放入高速分散機進行分散,形成混合油,其中羥基矽油的加入量為植物油、動物油、礦物油中任意一種或多種的加入量的20%;取三羥甲基丙烷脂肪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混合油置於乳化劑中進行不少於15分鐘,形成初級平滑劑,在該初級平滑劑中加入添加量為初級平滑劑重量的2%的納米氧化聚乙烯蠟乳液,用酸調節pH值至4,獲得平滑劑;
所述乳化劑的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比為:烷基醚型表面活化劑58、二甲基氨乙基丙烯酸酯32、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縮合物10;
所述乳化劑採用如下步驟:採用粘度18CPS的烷基醚型表面活化劑、二甲基氨乙基丙烯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縮合物依次放入反應釜中,加熱熔化,升溫至150℃,在250轉/分攪拌速度下攪拌反應並冷卻至室溫;
抗靜電劑的主要成分為新戊醇甘油聚氧乙烯醚磷酸單酯鹽,通過以下方法製成:新戊醇與甘油進行醚化,所得物在於乙二醇低聚物進行醚化並在多聚磷酸的存在下進行磷酸化反應,加水進行水解後通過鹼中和;
其中的磷酸化反應中先通入氮氣後再將多聚磷酸投入醚化後的產物中,溫度控制在40℃以下,投料完成後以250轉/分攪拌速度下攪拌,完畢後升溫至80℃,保溫4小時;
其中,所述鹼為氨水;
所述集束劑的組成成分及其質量份比為:至少含有直鏈澱粉含量大於等於50%的醚化高直鏈澱粉56、植物油24、石蠟20;
所述添加劑的組成成分及其質量份數為:3-甲氧基苯甲酸甲酯26份、歐芹酚甲醚26份、偶氮二異丁酸二甲酯4份、偏磷酸鈉4份、滑石粉26份;
所述添加劑採用如下步驟:將3-甲氧基苯甲酸甲酯26份、歐芹酚甲醚26份、偶氮二異丁酸二甲酯4份、滑石粉26份,在50℃下攪拌均勻,加入偏磷酸鈉4份,超聲20分鐘得到。
本實施例的摩擦係數保持在1.370左右,油膜強度可到755N,閃點可達205℃以上。
本發明的實施例是為了示例和描述起見而給出的,而並不是無遺漏的或者將本發明限於所公開的形式。很多修改和變化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是顯而易見的。選擇和描述實施例是為了更好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和實際應用,並且使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夠理解本發明從而設計適於特定用途的帶有各種修改的各種實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