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向腿部肌群鍛鍊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12 05:38:34 1

本發明涉及鍛鍊器材領域,涉及腿部鍛鍊器,具體是一種雙向腿部肌群鍛鍊器。
背景技術:
常見的鍛鍊腿部肌群的鍛鍊裝置,通常是健身房專用於鍛鍊腿部肌群的大型健身器械,這種健身器械結構複雜,成本高價格貴,佔地面積大,不適合家庭日常生活隨時使用,適應面較小。因此,設計一種方便個人隨時隨地進行腿部肌群鍛鍊的鍛鍊器很有必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雙向腿部肌群鍛鍊器,這種鍛鍊器成本低、便於攜帶、使用方便、可隨時隨地進行鍛鍊,鍛鍊效果較好。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雙向腿部肌群鍛鍊器,包括
左鋼管和右鋼管,所述左鋼管、右鋼管的中部鉸接,鉸接處的前端和後端的左、右鋼管上均設有掛耳;
彈性件,所述彈性件與前端或後端的一對掛耳掛接。
所述的彈性件為壓縮彈簧、拉伸彈簧、橡筋繩或橡皮帶。
還設有左、右護墊,所述左、右護墊與左、右鋼管為可拆卸式連接。
使用時,有兩種方式進行鍛鍊,一種方式是:選擇不同的彈性件掛在前端或後端的一對掛耳上,使左、右鋼管產生向內的壓力,將雙腿併攏置於左、右鋼管之間,然後腿部肌群向外側發力,用力將左、右鋼管撐開,撐開後腿部肌群放鬆,雙腿在鋼管向內的壓力作用下併攏,併攏後腿部肌群再次向外側發力,用力將左、右鋼管撐開,如此反覆,達到鍛鍊腿部肌群的目的,可以雙腿同時發力,兩腿同時進行鍛鍊;另一種方式是:選擇不同的彈性件掛在前端或後端的一對掛耳上,使左、右鋼管產生向外的張力,將雙腿分開置於左、右鋼管的外側,然後腿部肌群向內側發力,用力將左、右鋼管合攏,合攏後腿部肌群放鬆,雙腿在鋼管向外的張力作用下分開,分開後腿部肌群再次向內側發力,用力將左、右鋼管合攏,如此反覆,達到鍛鍊腿部肌群的目的,可以雙腿同時發力,兩腿同時進行鍛鍊。
前端和後端設置的一對掛耳,可以方便地掛接更換不同力度的彈性件,使左、右鋼管產生不同力度大小的壓力或張力,更好地適應不同要求的使用者對腿部肌群進行循序漸進力度的鍛鍊。
不用時,可方便地將彈性件從掛耳上取下,使左、右鋼管處於放鬆狀態,方便攜帶或存放、儲藏。
本鍛鍊器通過用力撐開左、右鋼管或併攏左、右鋼管來鍛鍊人體腿部內側、外側、以及大腿根部的肌群,不僅能達到強身健體、延緩衰老、而且有增強性功能、延緩性功能衰退的效果。
這種腿部肌群鍛鍊器成本低、便於攜帶、使用方便、可隨時隨地進行鍛鍊,鍛鍊效果較好。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中左、右鋼管產生向內壓力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中左、右鋼管產生向外張力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左鋼管 2.右鋼管 3.掛耳 4.彈性件 5.左護墊 6.右護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內容作進一步的闡述,但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定。
實施例:
參照圖1圖2,一種雙向腿部肌群鍛鍊器,包括
左鋼管1和右鋼管2,所述左鋼管1、右鋼管2的中部鉸接,鉸接處的前端和後端的左鋼管1、右鋼管2上均設有掛耳3;
彈性件4,所述彈性件4與前端或後端的一對掛耳3掛接。
所述的彈性件4為壓縮彈簧、拉伸彈簧、橡筋繩或橡皮帶。
還設有左護墊5、右護墊6,所述左護墊5、右護墊6與左鋼管1、右鋼管2為可拆卸式連接。護墊可設置在左、右鋼管的內側或外側,墊在腿部與鋼管之間,方便腿部發力。
第一種鍛鍊方式:
如圖1所示,選擇壓縮彈簧掛在前端的一對掛耳,或者是選擇拉伸彈簧、橡筋繩或橡皮帶掛在後端的一對掛耳3上,使左鋼管1、右鋼管2產生向內的壓力,將雙腿併攏置於左鋼管1、右鋼管2之間,然後腿部肌群向外側發力,用力將左鋼管1、右鋼管2撐開,撐開後腿部肌群放鬆,雙腿在鋼管向內的壓力作用下併攏,併攏後腿部肌群再次向外側發力,用力將左鋼管1、右鋼管2撐開,如此反覆,達到鍛鍊腿部肌群的目的,可以雙腿同時發力,兩腿同時進行鍛鍊。
第二種鍛鍊方式:
如圖2所示,選擇拉伸彈簧、橡筋繩或橡皮帶掛在前端的一對掛耳,或者是選擇壓縮彈簧掛在後端的一對掛耳3上,使左鋼管1、右鋼管2產生向外的張力,將雙腿分開置於左鋼管1、右鋼管2的外側,然後腿部肌群向內側發力,用力將左鋼管1、右鋼管2合攏,合攏後腿部肌群放鬆,雙腿在鋼管向外的張力作用下分開,分開後腿部肌肉再次向內側發力,用力將左鋼管1、右鋼管2合攏,如此反覆,達到鍛鍊腿部肌群的目的,可以雙腿同時發力,兩腿同時進行鍛鍊。
前端和後端設置的一對掛耳3,可以方便地掛接更換不同力度的彈性件4,使左鋼管1、右鋼管2產生不同力度大小的壓力或張力,更好地適應不同要求的使用者對腿部肌肉進行循序漸進力度的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