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適應拉絲框架的製作方法
2023-05-11 20:02:11 3

本實用新型涉及金屬絲生產技術領域,具體而言,尤其涉及一種自適應拉絲框架。
背景技術:
金屬表面處理有多種不同的形式,例如:噴砂(形成啞光珍珠銀面)、拋光(形成鏡面)、壓紋(壓製出各種紋理)、電鍍(覆蓋一層其他金屬)、噴塗(覆蓋其他非金屬塗層),以及拉絲(形成類似緞面效果)。相比其他表面處理,拉絲處理可使金屬表面獲得非鏡面般金屬光澤,就像絲綢緞面般具有非常強的裝飾效果,猶如給了普通金屬予新的生機和生命,所以拉絲處理具有越來越多的市場認可和廣泛應用,在建築行業有電梯門板,自動扶梯裝飾板,在建築五金行業中龍頭、合頁、把手、鎖具飾板,等等;櫥具如抽油煙機、不鏽鋼灶具、水槽等等。 而近幾年興起的各種3C數碼產品更是將拉絲的應用推向了高潮,如筆記本電腦的面板,鍵盤板等,手機的面板,LCD框面,電池蓋板,攝像頭的保護滑蓋,數位相機鏡頭滑蓋板等。
平壓式拉絲是很常見的一種拉絲方式,工件固定在模具上,研磨砂帶高速運轉,砂帶的背面有一個氣動控制的可以水平移動的壓塊,下壓後砂帶貼服在被加工表面進行拉絲。但是當砂帶移動到工件外部時,由於工件與平臺不處於同一平面上,會使砂帶運轉到工件周邊時下壓,導致拉絲發生變形,變成圓弧狀等,尤其工件為不規則形狀時更為嚴重,極大地降低了良品率,增加了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自適應拉絲框架。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自適應拉絲框架,包括至少4條框邊連接形成的閉合的、不定形結構的框架,所述框架的收容空間用於放置上表面與其上表面共面的待加工件,所述框邊包括第一連接部及第二連接部,任一框邊的第一連接部樞軸且可往復滑動地設置於與其相鄰的框邊的第二連接部處。
優選的,所述第一連接部的自由端具有圓弧面。
優選的,所述第一連接部的自由端與和其連接的第二連接部的滑槽底面保持間隙,且相鄰兩個框邊的第二連接部無接觸。
優選的,所述第二連接部包括一滑槽,所述滑槽的兩側壁上對稱設置有腰型孔,所述第一連接部上設置有與所述腰型孔匹配的通孔,所述第一連接部通過一貫穿兩個所述腰型孔及通孔的銷樞軸連接所述第二連接部。
優選的,所述框邊為至少6個。
優選的,所述框邊至少第二連接部為磁性金屬邊框或所述框架上均勻分布有一組磁鐵。
優選的,所述框架設置於一包括一組電磁鐵的放置平臺上,變形狀態下,所述電磁鐵不通電,定形狀態下,所述電磁鐵通電。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體現在:結構簡單巧妙,能很好地解決工件拉絲時發生變形的問題。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2:本實用新型框邊的立體示意圖;
圖3:本實用新型框邊的主視圖;
圖4:本實用新型框邊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所示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但這些實施方式並不限於本實用新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根據這些實施方式所做出的結構、方法、或功能上的變換均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自適應拉絲框架,包括至少4條框邊3連接形成的閉合的、不定形結構的框架2,進一步優選所述框邊3至少為6個,所述框架2的收容空間8用於放置上表面與其上表面共面的待加工件,所述框邊3包括第一連接部及第二連接部,任一框邊3的第一連接部31樞軸且可往復滑動地設置於與其相鄰的框邊的第二連接部32處。
所述第二連接部32包括一滑槽4,所述滑槽4的兩側壁41上對稱設置有腰型孔5,所述第一連接部31的自由端34上設置有與所述腰型孔5匹配的通孔33,所述自由端34具有圓弧面,且所述自由端34與和其連接的第二連接部32的滑槽4底面保持間隙,且相鄰兩個框邊3的第二連接部32無接觸,從而確保轉動時,所述自由端34與滑槽4之間以及兩個第二連接部32之間不會產生幹涉。
所述第一連接部31通過一貫穿兩個所述腰型孔5及通孔33的銷6樞軸連接所述第二連接部32,所述第一連接部31可在所述第二連接部32上往復滑動,且可通過所述銷6樞軸轉動。
所述框邊3至少第二連接部32為磁性金屬邊框或所述框架2上均勻分布有一組磁鐵,所述框架2設置於一包括一組電磁鐵的放置平臺上,變形狀態下,所述電磁鐵不通電,定形狀態下,所述電磁鐵通電。
工作時,首先將電磁鐵斷電,使其不會對框邊或框邊上的磁鐵產生磁力,從而所述框架2的各框邊3能夠活動,以根據待加工件形狀調整框架2的整體形狀,當框架2圍合在待加工件的周圍時,為所述電磁鐵通電,電磁鐵對框邊3或其上設置的磁鐵產生磁力,使其形狀固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體現在:結構簡單巧妙,能很好地解決工件拉絲時發生變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