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加工工件的固定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2 03:15:16
專利名稱:一種加工工件的固定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零件加工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加工工件的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加工設備來加工工件的兩邊圓臺時存在的問題是用車床不能夾持,車床只能加工圓柱類的工件;用銑床可以加工,但是加工時需要銑好一邊,拆下來,翻過來,重新校表,夾持,再加工另外一面,這樣加工的缺點是每次加工後需要進行調整,且不能保證加工出來加工工件的兩邊圓臺的精確性,裝夾也比較麻煩,嚴重影響了加工工件的工作效率。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現狀,而提供一種裝夾速度快,加工效率高,且能夠保證加工精確性的一種加工工件的固定裝置。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加工工件的固定裝置, 包括本體,其特徵是所述的本體上開設有容置槽,工件放置在容置槽內,所述的本體上還設置有壓料體,壓料體的下端具有斜向壓邊,斜向壓邊壓在加工工件上。為優化上述方案採取的措施具體包括在上述的一種加工工件的固定裝置中,所述的本體和壓料體之間設置有彈簧,彈簧的一端頂壓在本體上,另一端頂壓在壓料體上。在上述的一種加工工件的固定裝置中,所述的本體和壓料體上均開設有螺孔,在螺孔上安裝有固定螺栓。在上述的一種加工工件的固定裝置中,所述的壓料體的斜向壓邊上還配裝有防滑件。這裡通過防滑件一方面是保證了加工工件固定的牢固性,另一方面是防止劃傷加工工件。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利用此固定裝置成功將不能在車床上加工的工件使其適合在車床上加工,解決了重複裝夾導致兩邊圓臺達不到要求和效率低的問題,保證了加工工件的合格率,簡化了加工過程,減少加工人員工作量,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圖1是本加工工件的固定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向剖視結構示意圖。圖中,本體1 ;容置槽11 ;壓料體2 ;斜向壓邊21 ;彈簧3 ;防滑件4 ;固定螺栓5 ;加
工工件6。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這些實施例。如圖1和圖2所示,本加工工件的固定裝置,包括本體1,本體1上開設有容置槽 11,工件與容置槽11的大小形狀相適應並放置在容置槽11內,本體1上還設置有壓料體2, 壓料體2的下端具有斜向壓邊21,斜向壓邊21壓在加工工件6上從而固定住加工工件6 ; 為了保證牢固地固定加工工件6,所述的壓料體2的斜向壓邊21上還配裝有防滑件4,這裡防滑件4採用軟性材料製成,防止劃傷加工工件6的表面。本體1和壓料體2之間設置有彈簧3,彈簧3的一端頂壓在本體1上,另一端頂壓在壓料體2上,所述的本體1和壓料體2上均開設有螺孔,在螺孔上安裝有固定螺栓5。工作原理為將加工工件6裝到本體1上的容置槽11內,將壓料體2壓到加工工件 6上,向右移動壓料體2使其上的螺孔與本體1上的螺孔對準,再安裝上固定螺栓5鎖緊壓料體2,將加工工件6夾緊,最後將本體1裝到車床上,用車削對加工工件6進行加工,加工好一個面後,只要拔掉固定螺栓5,在彈簧3拉力的作用下壓料體2自動向左移動,從而壓料體2上的斜向壓邊21退開加工工件6,把加工工件6換個方向加工另一面即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採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並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所定義的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加工工件的固定裝置,包括本體(1),其特徵是所述的本體(1)上開設有容置槽(11),工件放置在容置槽(11)內,所述的本體(1)上還設置有壓料體0),壓料體O)的下端具有斜向壓邊(21),斜向壓邊壓在加工工件(6)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加工工件的固定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本體(1)和壓料體( 之間設置有彈簧( ,彈簧( 的一端頂壓在本體(1)上,另一端頂壓在壓料體(2) 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加工工件的固定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本體(1)和壓料體( 上均開設有螺孔,在螺孔上安裝有固定螺栓(5)。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加工工件的固定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壓料體的斜向壓邊上還配裝有防滑件G)。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零件加工設備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加工工件的固定裝置,包括本體,本體上開設有容置槽,工件放置在容置槽內,所述的本體上還設置有壓料體,壓料體的下端具有斜向壓邊,斜向壓邊壓在加工工件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利用此固定裝置成功將不能在車床上加工的工件使其適合在車床上加工,解決了重複裝夾導致兩邊圓臺達不到要求和效率低的問題,保證了加工工件的合格率,簡化了加工過程,減少加工人員工作量,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B23Q3/00GK201997959SQ20112004611
公開日2011年10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2月22日 優先權日2011年2月22日
發明者王銀法 申請人:王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