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雷器件的排布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11 20:34:06 1
專利名稱:一種防雷器件的排布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雷設備/產品,特別是涉及一種防雷器件的排布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對防雷設備的要求越來越高,在長期的實踐發掘中,業界缺乏耐多次雷擊浪湧衝擊的設備和技術,能耐受多次雷擊浪湧衝擊的防雷器件開發是未來必然的趨勢。防雷器件,特別是傳統MOV設計在電路板上並聯使用時均一字排開,在真實雷擊浪湧或做雷擊實驗室時,因高頻大電流以納秒速度傳導至各個sro防雷模塊,由於電流傳輸路徑長短不一,會形成壓敏動作的時序不一致,在多脈衝衝擊的情況下,造成最短路徑sro先爆裂,能量分配不均。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防雷器件的排布結構,從輸入端開始即平均分配電流,使能量均分,耐衝擊次數增多,壽命變長。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雷器件的排布結構,設置於防雷箱底板上,依次包括相互電連接的接線端、熔斷器及防雷器件,所述熔斷器之間與接線端的連接距離相等,所述防雷器件之間與熔斷器的連接距離相等。進一步的,所述的防雷器件為壓敏電阻。進一步的,所述的防雷器件之間為並聯連接。進一步的,所述的熔斷器之間為並聯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從接線輸入端開始即平均分配電流,通過並聯的熔斷器及防雷器件使能量均分,耐衝擊次數增多,壽命變長。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電流流向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進行詳細說明,以便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徵及優點進行更深入的詮釋。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2所示,一種防雷器件的排布結構,設置於防雷箱底板I上,依次包括相互電連接的接線端2、熔斷器3及防雷器件4,所述熔斷器3之間與接線端2的連接距離相等,所述防雷器件4之間與熔斷器3的連接距離相等。進一步的,所述的防雷器件4為壓敏電阻。進一步的,所述的防雷器件4之間為並聯電連接。進一步的,所述的熔斷器4之間為並聯電連接。[0016]如圖2所示,一個接線端2接入3個熔斷器3,且熔斷器之間為並聯方式,均分電流,且熔斷器的輸入端與接線端之間的距離相等,熔斷器與防雷器件4連接,且防雷器件4之間為並聯連接,防雷器件4的輸入端與熔斷器3的輸出端距離相等,防雷器件4為壓敏電阻,從接線輸入端開始即平均分配電流,通過並聯的熔斷器及防雷器件使能量均分,耐衝擊次數增多,壽命變長。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應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於以上說明。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均應視為由本實用新型所提交的權利要求確定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防雷器件的排布結構,設置於防雷箱底板(I)上,依次包括相互電連接的接線端(2)、熔斷器(3)及防雷器件(4),其特徵在於:所述熔斷器(3)之間與接線端(2)的連接距離相等,所述防雷器件(4)之間與熔斷器(3)的連接距離相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器件的排布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防雷器件(4)為壓敏電阻。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雷器件的排布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防雷器件(4)之間為並聯電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器件的排布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熔斷器(3)之間為並聯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防雷器件的排布結構,設置於防雷箱底板上,依次包括相互電連接的接線端、熔斷器及防雷器件,所述熔斷器之間與接線端的連接距離相等,所述防雷器件之間與熔斷器的採用等距連接。所述的防雷器件為壓敏電阻;防雷器件之間為並聯電連接;所述的熔斷器之間為並聯電連接。本實用新型在一個接線端接入多個熔斷器,且熔斷器之間為並聯方式,均分電流,且熔斷器的輸入端與接線端之間的距離相等,熔斷器與防雷器件連接,且防雷器件之間為並聯連接,防雷器件的輸入端與熔斷器的輸出端距離相等,從接線輸入端開始即平均分配電流,通過並聯的熔斷器及防雷器件使能量均分,耐衝擊次數增多,壽命變長。
文檔編號H02H9/04GK203026933SQ20122066994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7日
發明者周建林 申請人:廣東明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