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乳化液提純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5-11 17:50:20 2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乳化液提純設備,屬於乳化液處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由於乳化液在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混入雜油、切屑、塵埃等固體顆粒汙染物,這些雜質的不斷積累可導致乳化液的分解和失效,乳化液循環處理就是將汙染物從乳化液中及時去除出去,使乳化液重新送入加工區時不含汙染物,如果乳化液中的微小固體顆粒被帶入切削區後,會在加工時影響切削性能,降低加工精度和光潔度,乳化液中金屬微粒導致加工過程中摩擦的增加,降低乳化液的潤滑能力和冷卻能力。
乳化液是機械製造廠主要的汙染源之一,工具機設備在工作過程中會有大量導軌油、主軸油、液壓油以及鐵屑、灰塵等各種雜物混入乳化液,機械精密加工中車、磨、銑削等加工過程中,普遍使用乳化液,提高乳化液的純度可以提高精密加工中設備的精度、降低刀具磨損、減少乳化液對人體的危害,並從根本上降低乳化液用量,減少乳化液排放量,減少乳化液費液對環境的汙染。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乳化液提純設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包括進液管、蓋板、主體罐、電機、底座、傳動輪以及電動缸,所述蓋板上端面中間位置安裝有進液管,所述蓋板下端設有主體罐,所述主體罐前端固定有電機,所述電機下端連接傳動輪,所述主體罐下方設有底座,所述電動缸安裝有三個,三個所述電動缸等距裝配在底座內,三個所述電動缸上端設有主體罐,所述主體罐由過濾網、喇叭式漏鬥、外殼、錐形轉盤、乳化液收集槽、油汙排放管、油汙收集槽、主傳動輪、轉軸、乳化液排放管以及顆粒雜質收集槽組成,所述過濾網下方設有喇叭式漏鬥,所述喇叭式漏鬥下方安裝有轉軸,所述轉軸上等距裝配有四個錐形轉盤,所述油汙收集槽安裝在外殼內部底端,所述油汙收集槽外側設有乳化液收集槽,所述乳化液收集槽外側安裝有顆粒雜質收集槽,所述油汙收集槽左端連通有油汙排放管,所述乳化液收集槽右端連通有乳化液排放管,所述過濾網和喇叭式漏鬥都安裝在外殼內,四個所述錐形轉盤裝配在外殼內,所述乳化液收集槽安裝在外殼內部底端,所述外殼內部底端上裝配有顆粒雜質收集槽,所述乳化液排放管右端延伸出外殼右側,所述油汙排放管左端延伸出外殼左側,所述轉軸安裝在外殼內部底端中間位置,所述轉軸下端穿過外殼內部底端與主傳動輪相連接,所述錐形轉盤由平面轉盤、出油孔、出液口以及斜面轉盤組成,所述平面轉盤外端連接斜面轉盤,所述出油孔設有四個,四個所述出油孔等距安裝在平面轉盤上,所述出液口設有兩個以上,兩個以上所述出液口等距加工在斜面轉盤上,所述外殼上端安裝有蓋板,所述外殼下端通過三個電動缸與底座相連接,所述傳動輪通過皮帶與主傳動輪相連接,所述油汙收集槽正上方安裝著四個出油孔,所述乳化液收集槽正上方裝配有兩個以上出液口。
進一步地,所述蓋板上端面上安裝有兩個把手。
進一步地,所述底座下端設有調節腳墊。
進一步地,所述過濾網上安裝有提手。
進一步地,所述外殼上裝配有透明觀察口。
進一步地,所述外殼下端設有限位杆。
進一步地,所述油汙排放管上安裝有開關閥,所述乳化液排放管上裝配有開關閥。
進一步地,所述轉軸上端設有錐形頭。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種乳化液提純設備,本實用新型通過添加電機、傳動輪、主傳動輪以及轉軸,該設計提供本實用新型運行時需要的動力和動力傳遞,本實用新型通過添加底座和電動缸,該設計實現主體罐上下移動,本實用新型通過添加過濾網,該設計實現過濾出乳化液中的鐵屑等雜質,本實用新型通過添加平面轉盤、出油孔、出液口以及斜面轉盤,該設計實現把乳化液提純,可以同步分離乳化液中的雜油和各種顆粒雜質。
因添加油汙排放管和油汙收集槽,該設計收集和排出錐形轉盤分離出來的雜油,因添加乳化液收集槽和乳化液排放管,該設計收集和排出提純後的乳化液,因添加顆粒雜質收集槽,該設計收集錐形轉盤分離出來的各式顆粒雜質。
因添加把手,該設計方便工人打開蓋板,因添加調節腳墊,該設計方便安裝本實用新型,因添加提手,該設計便於工人取出過濾網,因添加透明觀察口,該設計便於觀察主體罐內情況,因添加限位杆,該設計限制底座和主體罐之間極限距離,用於保護主傳動輪,因添加開關閥,該設計實現控制排出液體的流量,本實用新型提高提純效果,降低刀具磨損、減少乳化液對人體的危害,減少乳化液排放量,降低乳化液費液對環境的汙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主體罐的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錐形轉盤的示意圖;
圖中:1-進液管、2-蓋板、3-主體罐、4-電機、5-底座、6-傳動輪、7-電動缸、8-過濾網、9-喇叭式漏鬥、10-外殼、11-錐形轉盤、12-乳化液收集槽、13-油汙排放管、14-油汙收集槽、15-主傳動輪、16-轉軸、17-乳化液排放管、18-顆粒雜質收集槽、19-平面轉盤、20-出油孔、21-出液口、22-斜面轉盤。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圖2和圖3,本實用新型包括進液管1、蓋板2、主體罐3、電機4、底座5、傳動輪6以及電動缸7,蓋板2上端面中間位置安裝有進液管1,蓋板2下端設有主體罐3,主體罐3前端固定有電機4,電機4下端連接傳動輪6,主體罐3下方設有底座5,電動缸7安裝有三個,三個電動缸7等距裝配在底座5內,三個電動缸7上端設有主體罐3。
主體罐3由過濾網8、喇叭式漏鬥9、外殼10、錐形轉盤11、乳化液收集槽12、油汙排放管13、油汙收集槽14、主傳動輪15、轉軸16、乳化液排放管17以及顆粒雜質收集槽18組成,過濾網8下方設有喇叭式漏鬥9,喇叭式漏鬥9下方安裝有轉軸16,轉軸16上等距裝配有四個錐形轉盤11,油汙收集槽14安裝在外殼10內部底端,油汙收集槽14外側設有乳化液收集槽12,乳化液收集槽12外側安裝有顆粒雜質收集槽18,油汙收集槽14左端連通有油汙排放管13,乳化液收集槽12右端連通有乳化液排放管17,過濾網8和喇叭式漏鬥9都安裝在外殼10內,四個錐形轉盤11裝配在外殼10內,乳化液收集槽12安裝在外殼10內部底端,外殼10內部底端上裝配有顆粒雜質收集槽18,乳化液排放管17右端延伸出外殼10右側,油汙排放管13左端延伸出外殼10左側,轉軸16安裝在外殼10內部底端中間位置,轉軸16下端穿過外殼10內部底端與主傳動輪15相連接。
錐形轉盤11由平面轉盤19、出油孔20、出液口21以及斜面轉盤22組成,平面轉盤19外端連接斜面轉盤22,出油孔20設有四個,四個出油孔20等距安裝在平面轉盤19上,出液口21設有兩個以上,兩個以上出液口21等距加工在斜面轉盤22上。
外殼10上端安裝有蓋板2,外殼10下端通過三個電動缸7與底座5相連接,傳動輪6通過皮帶與主傳動輪15相連接,油汙收集槽14正上方安裝著四個出油孔20,乳化液收集槽12正上方裝配有兩個以上出液口21。
蓋板2上端面上安裝有兩個把手,底座5下端設有調節腳墊,過濾網8上安裝有提手,外殼10上裝配有透明觀察口,外殼10下端設有限位杆,油汙排放管13上安裝有開關閥,乳化液排放管17上裝配有開關閥,轉軸16上端設有錐形頭。
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使用時,首先工作人員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檢查,檢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話就無法進行使用,此時需要通知維修人員進行維修,如果不存在問題的話就可以進行使用,工作人員通過進液管1向主體罐3內加入乳化液,乳化液經過過濾網8落到喇叭式漏鬥9上,過濾網8現過濾出乳化液中的鐵屑等雜質。
乳化液通過喇叭式漏鬥9落到平面轉盤19上,工作人員運行電機4,電機4工作帶動傳動輪6旋轉,因傳動輪6通過皮帶與主傳動輪15相連接,所以傳動輪6旋轉帶動主傳動輪15旋轉,主傳動輪15旋轉帶動轉軸16旋轉,轉軸16旋轉帶動錐形轉盤11高速旋轉,錐形轉盤11高速旋轉帶動平面轉盤19上的乳化液高速旋轉,乳化液中的比重大的固體顆粒雜質被甩到最外面,然後順著外殼10內壁進入顆粒雜質收集槽18上,比重最輕的浮油留在平面轉盤19上,然後通過出油孔20落到油汙收集槽14上,純淨的乳化液位於斜面轉盤22上,然後通過出液口21落到乳化液收集槽12,因添加平面轉盤19、出油孔20、出液口21以及斜面轉盤22,該設計實現把乳化液提純,可以同步分離乳化液中的雜油和各種顆粒雜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