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自動人員噴霧消毒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11 13:24:21 1
一種新型自動人員噴霧消毒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自動人員噴霧消毒系統,所述的熱水源(2)和冷水源(4)分別通過管路與稀釋劑量筒(8)相連,且消毒原液(16)通過管路與消毒原液量筒(18)相連,稀釋劑量筒(8)和消毒原液量筒(18)分別通過管路與混勻器(11)相連,混勻器(11)的底端通過帶有液壓泵(12)的管路與封閉消毒間(21)內的霧化噴頭(20)相連;所述的微電腦控制面板(1)分別通過線路與熱水源(2)、冷水源(4)、稀釋劑量筒(8)、消毒原液(16)、消毒原液量筒(18)和混勻器(11)上的閥門以及液壓泵(12)相連。本實用新型的消毒系統可有效控溫並按比例配製,結構簡單、安全使用且利於環保,適宜大範圍推廣使用。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消毒系統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實現標準化、自動化稀釋配比並 最大限度減少稀釋液使用量的新型自動人員噴霧消毒系統。 一種新型自動人員噴霧消毒系統
【背景技術】
[0002] -些場所(如生物製品企業、食品加工企業及畜禽養殖場所等)人員日常進出都需 要進行消毒,一些傳染性病突發季節,部分公共場所也會對進出人員進行消毒。目前市場上 常用的人員噴霧消毒系統大都存在著共同的缺點:1、在寒冷的冬季,消毒系統所噴出的消 毒液溫度也較低,被消毒人員會身感不適,往往會縮短在消毒室的消毒時間;2、消毒液用量 不易標準化控制,一次稀釋量過多,容易造成消毒液失效浪費。
【發明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解決冬季消毒液溫度低給消 毒人員帶來不適問題,保障最佳消毒效果,解決消毒液稀釋配比憑經驗、憑感覺的問題,提 供一種實現標準化、自動化稀釋配比並最大限度減少稀釋液使用量的新型自動人員噴霧消 毒系統。
[0004]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的:
[0005] -種新型自動人員噴霧消毒系統,包括微電腦控制面板、熱水源、冷水源和消毒原 液,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熱水源和冷水源分別通過管路與稀釋劑量筒相連,且消毒原液通過 管路與消毒原液量筒相連,稀釋劑量筒和消毒原液量筒分別通過管路與混勻器相連,混勻 器的底端通過帶有液壓泵的管路與封閉消毒間內的霧化噴頭相連;所述的微電腦控制面板 分別通過線路與熱水源、冷水源、稀釋劑量筒、消毒原液、消毒原液量筒和混勻器上的閥門 以及液壓泵相連。
[0006] 所述的閥門包括熱水源閥門、冷水源閥門、稀釋劑量筒閥門、消毒原液閥門、消毒 原液量筒閥門和混勻器閥門,熱水源閥門、冷水源閥門、稀釋劑量筒閥門、消毒原液閥門、消 毒原液量筒閥門、混勻器閥門分別對應設置在熱水源、冷水源、稀釋劑量筒、消毒原液、消毒 原液量筒、混勻器的底部出口處。
[0007] 所述的熱水源和冷水源位於稀釋劑量筒的上方,消毒原液位於消毒原液量筒的上 方,且稀釋劑量筒和消毒原液量筒位於混勻器的上方。
[0008] 所述的稀釋劑量筒和消毒原液量筒進口端的管路上皆設有通過線路與微電腦控 制面板相連的流量記錄儀。
[0009] 所述的稀釋劑量筒內設有通過線路與微電腦控制面板相連的溫度敏感器。
[0010] 所述的混勻器上設有通過線路與微電腦控制面板相連的攪拌棒電機,攪拌棒電機 的輸出端與混勻器內設置的攪拌棒相連接。
[0011] 所述的混勻器上設有進氣管且混勻器的底部呈漏鬥狀。
[0012] 所述的熱水源為太陽能熱水器或電熱水器內的熱水。
[0013] 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有如下優點:
[0014] 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自動人員噴霧消毒系統設計簡單,實施方便、操作簡單且安全 實用,可有效地調控稀釋後消毒液的溫度,同時可以避免一次稀釋過多的消毒液、儲存時間 長造成的失效浪費問題;與目前市場上使用的人員噴霧消毒系統相比,可減少消毒液的浪 費,同時可以保證冬季被消毒人員的舒適度及消毒效果,還有利於環保;該消毒系統可以為 多個行業提供更多的經濟回報,適宜大範圍推廣使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自動人員噴霧消毒系統結構示意圖。
[0016] 其中:1 一微電腦控制面板;2-熱水源;3-熱水源閥門;4一冷水源;5-冷水源閥 門;6-流量記錄儀;7-溫度敏感器;8-稀釋劑量筒;9 一稀釋劑量筒閥門;10-進氣管; 11 一混勻器;12-液壓泵;13-攪拌棒電機;14 一攪拌棒;15-混勻器閥門;16-消毒原液; 17一消毒原液閥門;18-消毒原液量筒;19 一消毒原液量筒閥門;20-霧化噴頭;21-封閉 消毒間。
【具體實施方式】
[0017]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8] 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自動人員噴霧消毒系統,包括微電腦控制面板1、熱水源2、 冷水源4和消毒原液16,採用熱水源2與冷水源4作為稀釋劑的來源,可保證稀釋劑的溫 度,其中熱水源2優先採用太陽能熱水器或電熱水器內的熱水,熱水源2和冷水源4分別通 過管路與稀釋劑量筒8相連,且消毒原液16通過管路與消毒原液量筒18相連,稀釋劑量筒 8和消毒原液量筒18分別通過管路與混勻器11相連,其中熱水源2和冷水源4位於稀釋 劑量筒8的上方,消毒原液16位於消毒原液量筒18的上方,且用於觀察微電腦控制面板1 精確工作與否的稀釋劑量筒8和消毒原液量筒18位於混勻器11的上方;混勻器11的底端 通過帶有液壓泵12的管路與封閉消毒間21內的霧化噴頭20相連,液壓泵12和霧化噴頭 20的使用增加了消毒液的消毒效果;該微電腦控制面板1分別通過線路與熱水源2、冷水源 4、稀釋劑量筒8、消毒原液16、消毒原液量筒18和混勻器11上的閥門以及液壓泵12相連 以精確控制稀釋劑和消毒原液的配比;上述的閥門包括熱水源閥門3、冷水源閥門5、稀釋 劑量筒閥門9、消毒原液閥門17、消毒原液量筒閥門19和混勻器閥門15,熱水源閥門3、冷 水源閥門5、稀釋劑量筒閥門9、消毒原液閥門17、消毒原液量筒閥門19、混勻器閥門15分 別對應設置在熱水源2、冷水源4、稀釋劑量筒8、消毒原液16、消毒原液量筒18、混勻器11 的底部出口處。另外在稀釋劑量筒8和消毒原液量筒18進口端的管路上皆通過線路與微 電腦控制面板1相連的設有流量記錄儀6,稀釋劑量筒8內設有通過線路與微電腦控制面板 1相連的溫度敏感器7以通過微電腦控制面板1控制稀釋劑的溫度;在混勻器11上還設有 通過線路與微電腦控制面板1相連的攪拌棒電機13,攪拌棒電機13的輸出端與混勻器11 內設置的攪拌棒14相連接,同時在混勻器11上設有進氣管10且混勻器11的底部呈漏鬥 狀以避免消毒液殘留在混勻器11內。
[0019] 在上述結構中,微電腦控制面板1連接熱水源閥門3、冷水源閥門5、流量記錄儀6、 溫度敏感器7和稀釋劑量筒閥門9可自動精確控制稀釋劑的溫度與體積,微電腦控制面板 1連接消毒原液閥門17、流量記錄儀6和消毒原液量筒閥門19可自動精確控制消毒原液的 體積,即稀釋消毒原液所用稀釋劑和消毒原液的稀釋比例可通過微電腦控制面板1進行自 動控制,溫度敏感器7可調控熱水源閥門3和冷水源閥門5控制稀釋劑的溫度,同時配置了 流量記錄儀6,實現了消毒液按比例及需求量即配即用,稀釋劑量筒8和消毒原液量筒18可 實時觀察微電腦控制面板1與流量記錄儀6的正常工作與否,該自動人員噴霧消毒系統設 計科學、實施方便、操作簡單且安全實用,有效的保證消毒液的溫度,可提高冬季被消毒人 員的舒適度,還可實現消毒液的即配即用,提高了消毒液的消毒效率,降低了運營成本。
[0020] 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自動人員噴霧消毒系統使用時,熱水源2中的熱水和冷水源4 中的冷水通過其下方的管道匯總於稀釋劑量筒8,在稀釋劑量筒8的上方安裝的流量記錄 儀6會監測稀釋劑的流量,且溫度敏感器7可將稀釋劑量筒8內稀釋劑的實時溫度傳輸至 微電腦控制面板1,通過微電腦控制面板1調控熱水源閥門3和冷水源閥門5的打開程度 以控制稀釋劑的溫度;同時消毒原液16下方的管道上設有消毒原液閥門17,且消毒原液16 的下端通過管道連接至消毒原液量筒19,消毒原液量筒19上方的管道上設有流量記錄儀 6 ;稀釋劑量筒8與消毒原液量筒18下方管道上設置的稀釋劑量筒閥門9和消毒原液量筒 閥門19在微電腦控制面板1的控制下調控稀釋劑和消毒原液的流量,稀釋劑和消毒原液通 過管道匯總於混勻器11,混勻器11上的攪拌棒14在攪拌棒電機13的帶動下對稀釋劑和消 毒原液進行混勻,混勻器閥門15對混勻器11內消毒液的流出進行控制,同時進氣管10和 漏鬥狀底部的混勻器11可以避免消毒液殘留在混勻器11內。當密閉消毒間21內需要有 人員進行消毒時,微電腦控制面板1控制混勻器閥門15打開並啟動液壓泵12,將消毒液自 混勻器11沿著管道輸送至霧化噴頭20對密閉消毒間21內的人員進行消毒。上述過程中, 微電腦控制面板1分別通過導線連接熱水源閥門3、冷水源閥門5、兩個流量記錄儀6、溫度 敏感器7、稀釋劑量筒閥門9、液壓泵12、攪拌棒電機13、混勻器閥門15、消毒原液閥門17、 消毒原液量筒閥門19對消毒液進行調配和輸送。
[0021] 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自動人員噴霧消毒系統設計簡單,實施方便、操作簡單且安全 實用,可有效地調控稀釋後消毒液的溫度,同時可以避免一次稀釋過多的消毒液、儲存時間 長造成的失效浪費問題;與目前市場上使用的人員噴霧消毒系統相比,可減少消毒液的浪 費,同時可以保證冬季被消毒人員的舒適度及消毒效果,還有利於環保;該消毒系統可以為 多個行業提供更多的經濟回報,適宜大範圍推廣使用。
[0022] 以上實施例僅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 圍,凡是按照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技術思想,在技術方案基礎上所做的任何改動,均落入本實 用新型保護範圍之內;本實用新型未涉及的技術均可通過現有技術加以實現。
【權利要求】
1. 一種新型自動人員噴霧消毒系統,包括微電腦控制面板(1)、熱水源(2)、冷水源(4) 和消毒原液(16),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熱水源(2)和冷水源(4)分別通過管路與稀釋劑量筒 (8)相連,且消毒原液(16)通過管路與消毒原液量筒(18)相連,稀釋劑量筒(8)和消毒原 液量筒(18)分別通過管路與混勻器(11)相連,混勻器(11)的底端通過帶有液壓泵(12)的 管路與封閉消毒間(21)內的霧化噴頭(20)相連;所述的微電腦控制面板(1)分別通過線 路與熱水源(2)、冷水源(4)、稀釋劑量筒(8)、消毒原液(16)、消毒原液量筒(18)和混勻器 (11)上的閥門以及液壓泵(12)相連。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動人員噴霧消毒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閥門包括熱 水源閥門(3)、冷水源閥門(5)、稀釋劑量筒閥門(9)、消毒原液閥門(17)、消毒原液量筒閥 門(19)和混勻器閥門(15),熱水源閥門(3)、冷水源閥門(5)、稀釋劑量筒閥門(9)、消毒原 液閥門(17)、消毒原液量筒閥門(19)、混勻器閥門(15)分別對應設置在熱水源(2)、冷水源 (4)、稀釋劑量筒(8)、消毒原液(16)、消毒原液量筒(18)、混勻器(11)的底部出口處。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自動人員噴霧消毒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熱水源 (2)和冷水源(4)位於稀釋劑量筒(8)的上方,消毒原液(16)位於消毒原液量筒(18)的上 方,且稀釋劑量筒(8)和消毒原液量筒(18)位於混勻器(11)的上方。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動人員噴霧消毒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稀釋劑量筒 (8)和消毒原液量筒(18)進口端的管路上皆設有通過線路與微電腦控制面板(1)相連的流 量記錄儀(6)。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動人員噴霧消毒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稀釋劑量筒 (8 )內設有通過線路與微電腦控制面板(1)相連的溫度敏感器(7 )。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動人員噴霧消毒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混勻器(11) 上設有通過線路與微電腦控制面板(1)相連的攪拌棒電機(13),攪拌棒電機(13)的輸出端 與混勻器(11)內設置的攪拌棒(14)相連接。
7. 根據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新型自動人員噴霧消毒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混勻器 (11)上設有進氣管(10)且混勻器(11)的底部呈漏鬥狀。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動人員噴霧消毒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熱水源(2) 為太陽能熱水器或電熱水器內的熱水。
【文檔編號】A61L2/22GK203874153SQ201420292963
【公開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4日
【發明者】黃瑞華, 唐磊, 李平華, 周波, 魏清甜 申請人:南京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