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琴止音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11 22:08:51 1
專利名稱:揚琴止音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揚琴止音器。
所述的左止音頭梁和右止音頭梁上端位於琴弦17下端,止音頭彈箕18的一端連接左止音頭梁,或右止音頭梁的上端,止音頭彈箕的另一端連接止音頭4、20,止音頭上端設有止音墊19。左止音頭梁和右止音頭梁上的止音頭數量根據琴弦根數確定,每根對應的琴弦下端設一止音頭。
所述的拉繩與踏板之間能設有預加應力彈簧14。該彈簧的預加應力為3公斤,超過3公斤該彈簧拉開防止損壞止音頭。所述的左復梁和右復梁兩端滑配在導向板9上,導向板的作用是使左復梁和右復梁只能沿導向板上下滑動。
使用時,若需要止音則用腳踩下踏板15,踏板帶動拉繩拉動兩對稱槓桿一擺脫復位彈簧8的拉力向下運動,在對稱槓桿的支點軸21的作用下另一端的對稱槓桿通過傳動吊鉤抬升傳動曲杆7的兩端從而帶動左復梁2和右復梁16平直同步上升,也使左止音頭梁1和右止音頭梁6平直同步上升,造成止音頭上端的止音墊19與振動的琴弦接觸而止音。踏板的下壓力大可進行深度立即止音,反之則淺度止音。止音後松下踏板則在復位彈簧8作用下兩對稱槓桿向上復位,傳動曲杆7的兩端亦復位,在左復梁和右復梁及左止音頭梁和右止音頭梁的本身重量下向下亦復位,帶動止音頭脫離琴弦,揚琴恢復演奏狀態。
總之,本實用新型具有靈敏和穩定的揚琴止音效果,可靈活地進行深度立即止音或淺度止音。且結構簡單,隱蔽性好,易於操作,使用成本低,也具有不改變揚琴傳統結構的音色音質的優點。
權利要求1.一種揚琴止音器,由踏板和止音頭所組成,其特徵在於共鳴箱內間隔距離設有左復梁和右復梁,與左復梁和右復梁垂直的琴面音板上端設有左止音頭梁和左止音頭梁,各復梁與對應的各止音頭梁之間用連杆連接,左復梁和右復梁的下端設在傳動曲杆的兩端上,傳動曲杆的中端位於固定在共鳴箱內底面板的曲杆軸座上,兩傳動曲杆的一端套設有傳動吊鉤,傳動吊鉤與對應的對稱槓桿一端連接,對稱槓桿的支點軸與槓桿支撐板軸接,兩對稱槓桿的另一端軸接,兩對稱槓桿的支點軸之間設有復位彈簧,拉繩一端穿過共鳴箱內底面板與位於支點軸之間的對稱槓桿連接,拉繩另一端連接位於共鳴箱下端的踏板。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揚琴止音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左止音頭梁和左止音頭梁上端位於琴弦下端,止音頭彈箕的一端連接左止音頭梁,或左止音頭梁的上端,止音頭彈箕的另一端連接止音頭,止音頭上端設有止音墊。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揚琴止音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拉繩與踏板之間能設有預加應力彈簧。
4.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揚琴止音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左復梁和右復梁兩端滑配在導向板上。
5.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揚琴止音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連杆穿設過琴面音板並與其滑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揚琴止音器,本實用新型採用在共鳴箱內間隔距離設有左復梁和右復梁,與左復梁和右復梁垂直的琴面音板上端設有左止音頭梁和左止音頭梁,各復梁與對應的各止音頭梁之間用連杆連接,左復梁和右復梁的下端設在傳動曲杆的兩端上,傳動曲杆的中端位於固定在共鳴箱內底面板的曲杆軸座上,兩傳動曲杆的一端套設有傳動吊鉤,傳動吊鉤與對應的對稱槓桿一端連接,對稱槓桿的支點軸與槓桿支撐板軸接,兩對稱槓桿的另一端軸接,兩對稱槓桿的支點軸之間設有復位彈簧,拉繩一端穿過共鳴箱內底面板與位於支點軸之間的對稱槓桿連接,拉繩另一端連接位於共鳴箱下端的踏板,本實用新型具有靈敏和穩定的揚琴止音效果。
文檔編號G10D3/00GK2562301SQ0225294
公開日2003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02年9月2日 優先權日2002年9月2日
發明者江玉蘭 申請人:江玉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