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封閉工件的折彎機上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19:14:51
專利名稱:加工封閉工件的折彎機上模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折彎機模具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加工封閉工件的折彎機上模具。
背景技術:
隨著現在人們對摺彎產品的要求變得多樣,需求量的增大,在技術不斷創新的情況下,產品的更新換代比較迅速,產品越來越豐富多彩。折彎機的發展不僅向著高端、高功能的數控方向發展,也在向簡易、廉價的數控折彎機發展,從而可以滿足各個層次的需求,折彎機藉助於各種模具完成折彎工作,所以對不同的折彎模具需求也日益多樣化。現在普通的折彎機模具只能對開口式工件進行折彎,而對於像圓筒形、長方體形或多邊體形等封閉式工件則無法加工,現在很多產品要加工成圓筒形或者長方體形等封閉式形狀,比如筆筒,很多時候是將兩個V形工件焊接成一個方形,或者將兩個半圓工件焊接成一個圓筒形,加工這樣一個筆筒至少需要兩道焊縫。 中國專利號200520068804. 1,
公開日2006年03月29日,公開了一種無壓痕模具,是一種改進的金屬板折彎模具,其特徵是位於下模的V形槽口的左、右斜面的上段部位,按下模的長度方向,在下模上對稱地各開設水平的成型通槽,此成型通槽的橫截面為近似圓形或近似長方形,在每個成型通槽中均對應地嵌裝成型嵌條,此成型嵌條的橫截面相應地加工成圓形或長方形,成型嵌條與下模嵌裝成一體,且局部成型嵌條外露於成型通槽的豁口,高出V形槽口的左、右斜面;金屬板料在折彎過程中,金屬板料的折彎表面沿著成型嵌條的外露表面運動並逐漸壓縮成型嵌條變形,金屬板料的折彎表面不直接與下模的金屬部位接觸,從而達到金屬板料的折彎表面無壓痕的目的,有效地提高金屬板料折彎產品的質量、檔次和合格率。現在使用的這種模具只能對開口式工件進行折彎,而對於像圓筒形或者長方體形等封閉式工件則無法加工,而現在很多產品要加工成圓筒形、長方體形或多邊體形等封閉式形狀,該模具就無法加工。中國專利號201120111133. 8,
公開日2012年01月04日,公開了一種封閉折彎模具,其包括一條狀的成型模,所述成型模上面通過螺釘可拆卸地固定兩個相平行的並與成型模垂直的易模夾。該模具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主要適用於材質較軟或長度較短的零件。但是使用該專利加工工件時,每次要拆卸螺釘很多次,操作複雜,使用不方便,而且效率低,無法推廣。
發明內容要解決的問題針對現在很多產品需要加工成圓筒形、長方體形或多邊體形等封閉式工件的模具,現有模具只能對開口式工件進行折彎,而對於像圓筒形、長方體形或多邊體形等封閉式工件則無法加工;雖然有一份有關加工封閉工件的模具的專利,但是該專利加工封閉工件時,每次要拆卸螺釘很多次,操作複雜,使用不方便,而且效率低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加工封閉工件的折彎機上模具,不但可以加工封閉式工件,而且零件之間的組合巧妙,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便於推廣。技術方案加工封閉工件的折彎機上|吳具,包括夾持|吳和中|吳具,所述的夾持|吳有兩個,夾持模的下部有個T型凹槽,T型凹槽從上向下由第一水平面、第一垂直面、第二水平面和第二垂直面依次連接組成;所述的中模具為T字形,表面形狀與T型凹槽內表面相匹配,中模具從上向下由第三水平面、第三垂直面、第四水平面、第四垂直面和底面依次連接組成。所述的底面為弧形或者為V形。有益效果相比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I)本實用新型包括兩個夾持模和一個中模具,夾持模的下部有個T型凹槽,中模具為T字形,使用時可以將中模具插入T型凹槽中,折彎時可以將工件包裹在中模具上折彎,即中模具可以插入工件內部,可以加工封閉式工件;(2)本實用新型夾持模的下部有個T型凹槽,中模具為T字形,表面形狀與T型凹槽內表面相匹配,使用時,中模具可以從T型凹槽中方便的抽出與插入,取放工件方便,效
率聞;(3)本實用新型中模具的底面為弧形或者為V形,不但可以加工圓筒形封閉工件,還可以加工長方體形或多邊體形封閉工件;(4)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易於製造。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夾持模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模具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夾持模101.第一水平面102.第一垂直面103.第二水平面104.第二垂直面2.中模具201.第三水平面202.第三垂直面203.第四水平面204.第四垂直面205.
。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圖2、圖3所示,一種加工封閉工件的折彎機上模具,包括夾持模I和中模具2,所述的夾持模I有兩個,夾持模I的下部有個T型凹槽,T型凹槽從上向下由第一水平面101、第一垂直面102、第二水平面103和第二垂直面104依次連接組成;所述的中模具2為T字形,表面形狀與T型凹槽內表面相匹配,中模具2從上向下由第三水平面201、第三垂直面202、第四水平面203、第四垂直面204和底面205依次連接組成。所述的底面205為弧形或者為V形。實施例I如圖I、圖2、圖3所示,一種加工封閉工件的折彎機上模具,包括夾持模I和中模具2,所述的夾持模I有兩個,夾持模I的下部有個T型凹槽,T型凹槽從上向下由第一水平面101、第一垂直面102、第二水平面103和第二垂直面104依次連接組成;所述的中模具2為T字形,表面形狀與T型凹槽內表面相匹配,中模具2從上向下由第三水平面201、第三垂直面202、第四水平面203、第四垂直面204和底面205依次連接組成。所述的底面205為弧形。使用時,將中模具2的兩端分別插入兩個夾持模I下部的T型凹槽中,夾持模I固定在折彎機上,將工件放在中模具2的中段,中模具2的中段將工件壓入帶有與底面205形狀匹配凹槽的下模具,即帶有弧形凹槽的下模具,將工件折好一個弧形彎後,轉動一下工件,繼續折彎,直至折成所需的封閉式圓筒形工件,這時圓筒形工件包裹著中模具2,即中模具2插入工件內部,此時只需將中模具2從T型凹槽中抽出,即可將圓筒形工件取下,完成圓筒形工件的折彎。實施例2如圖I、圖2、圖3所示,一種加工封閉工件的折彎機上模具,包括夾持模I和中模具2,所述的夾持模I有兩個,夾持模I的下部有個T型凹槽,T型凹槽從上向下由第一水平面101、第一垂直面102、第二水平面103和第二垂直面104依次連接組成;所述的中模具2為T字形,表面形狀與T型凹槽內表面相匹配,中模具2從上向下由第三水平面201、第三垂直面202、第四水平面203、第四垂直面204和底面205依次連接組成。所述的底面205為V形,並且V形的兩個邊的夾角為90°。使用時,將中模具2的兩端分別插入兩個夾持模I下部的T型凹槽中,夾持模I固定在折彎機上,將工件放在中模具2的中段,壓入帶有與底面205形狀匹配的V形凹槽的下模具,折好一個直角彎時,轉動一下工件,繼續折彎,直至折成所需的封閉式正方體形工件,這時正方體形工件包裹著中模具2,即中模具2插入工件內部,此時只需將中模具2從T型凹槽中抽出,即可將正方體形工件取下,完成正方體形工件的折彎。實施例3同實施例2,所不同的是所述的底面205為V形,並且V形的兩個邊的夾角為60°。折彎為夾角為60°,所加工的工件為正六方體形工件。以上示意性的對本實用新型及其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該描述沒有限制性,附圖中所示的也只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之一,實際的結構並不局限於此。所以,如果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受其啟示,在不脫離本發明創造宗旨的情況下,不經創造性的設計出與該技術方案相似的結構方式及實施例,均應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加工封閉エ件的折彎機上模具,包括夾持模(I)和中模具(2),其特徵在幹所述的夾持模(I)有兩個,夾持模(I)的下部有個T型凹槽,T型凹槽從上向下由第一水平面(101)、第一垂直面(102)、第二水平面(103)和第二垂直面(104)依次連接組成;所述的中模具(2)為T字形,表面形狀與T型凹槽內表面相匹配,中模具(2)從上向下由第三水平面(201)、第三垂直面(202)、第四水平面(203)、第四垂直面(204)和底面(205)依次連接組成。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加工封閉エ件的折彎機上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底面(205)為弧形或者為V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加工封閉工件的折彎機上模具,屬於折彎機模具領域。它包括夾持模和中模具,所述的夾持模有兩個,夾持模的下部有個T型凹槽,T型凹槽從上向下由第一水平面、第一垂直面、第二水平面和第二垂直面依次連接組成;所述的中模具為T字形,表面形狀與T型凹槽內表面相匹配,中模具從上向下由第三水平面、第三垂直面、第四水平面、第四垂直面和底面依次連接組成。本實用新型能加工圓筒形、長方體形或多邊體形等封閉式工件,具有取放工件方便、效率高、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和易於製造的優點。
文檔編號B21D37/10GK202506746SQ201220150369
公開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1日
發明者劉孝俊, 邰建軍 申請人:馬鞍山市國菱機械刃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