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良的梁柱連接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07:56:31 1
一種改良的梁柱連接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改良的梁柱連接結構,其包括有主梁、第一副梁、第二副梁以及中間連接件,中間連接件包括主梁固定板、第一擋板、第二擋板、第一副梁固定板、第二副梁固定板、第一豎嚮導板、第二豎嚮導板、第一限位柱以及第二限位柱,第一限位柱包括第一圓柱部和第一錐形部,第二限位柱包括第二圓柱部和第二錐形部。裝配時,主梁嵌裝於主梁卡持槽內並與主梁固定板螺接,第一副梁嵌裝於第一副梁卡持槽內並與第一豎嚮導板螺接,第二副梁嵌裝於第二副梁卡持槽內並與第二豎嚮導板螺接,第一副梁通過第一限位孔與第一限位柱配合來實現定位,第二副梁通過第二限位孔與第二限位柱配合來實現定位。故而,本實用新型具有安裝方便且使用安全的優點。
【專利說明】一種改良的梁柱連接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鋼結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改良的梁柱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在鋼結構建築物建設過程中,特別是在冷彎薄壁鋼結構建築物建設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兩種不同方向(大多為垂直方向)的梁柱相交的連接;其中,現有技術普遍採用直角角鋼配合螺釘固定的方式將兩根梁柱連接於一起,該固定連接方式必須先將被連接的副梁通過人力穩固在主梁相應的連接位置,而後才可以通過角鋼、螺釘固定。
[0003]然而,在實際建設過程中,現有的相交梁柱連接方式難度較大且存在一定的不安全性;另外,由於副梁與主梁一般為單側連接,副梁在受力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偏心現象,進而容易埋下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改良的梁柱連接結構,該改良的梁柱連接結構安裝方便且使用安全。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6]一種改良的梁柱連接結構,包括有主梁、中間連接件、垂直布置於主梁的前端側的第一副梁以及垂直布置於主梁的後端側的第二副梁,中間連接件包括有主梁固定板,主梁固定板的前側邊緣部朝下延設有第一擋板,主梁固定板的後側邊緣部朝下延設有第二擋板,第一擋板與第二擋板平行間隔布置且兩者之間成型有主梁卡持槽,主梁嵌裝於主梁卡持槽內且與主梁固定板螺接;第一擋板的下端部朝前延設有第一副梁固定板,第一擋板前表面的左側邊緣部和右側邊緣部分別朝前延設有與第一副梁固定板垂直布置的第一豎嚮導板,兩個第一豎嚮導板之間成型有第一副梁卡持槽,第一擋板前表面的中間位置朝前延設有第一限位柱,第一限位柱包括有第一圓柱部以及設置於第一圓柱部前端側的第一錐形部,第一副梁對應第一限位柱開設有第一限位孔,第一副梁嵌裝於第一副梁卡持槽內且第一限位柱嵌插於第一限位孔內,第一豎嚮導板與第一副梁螺接;第二擋板的下端部朝後延設有第二副梁固定板,第二擋板後表面的左側邊緣部和右側邊緣部分別朝後延設有與第二副梁固定板垂直布置的第二豎嚮導板,兩個第二豎嚮導板之間成型有第二副梁卡持槽,第二擋板後表面的中間位置朝後延設有第二限位柱,第二限位柱包括有第二圓柱部以及設置於第二圓柱部前端側的第二錐形部,第二副梁對應第二限位柱開設有第二限位孔,第二副梁嵌裝於第二副梁卡持槽內且第二限位柱嵌插於第二限位孔內,第二豎嚮導板與第二副梁螺接。
[0007]其中,所述主梁固定板、所述第一擋板、所述第二擋板、所述第一副梁固定板、所述第二副梁固定板、所述第一豎嚮導板、所述第二豎嚮導板、所述第一限位柱以及所述第二限位柱一體成型。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改良的梁柱連接結構,其包括有主梁、第一副梁、第二副梁以及中間連接件,中間連接件包括主梁固定板、第一擋板、第二擋板、第一副梁固定板、第二副梁固定板、第一豎嚮導板、第二豎嚮導板、第一限位柱以及第二限位柱,第一限位柱包括第一圓柱部和第一錐形部,第二限位柱包括第二圓柱部和第二錐形部。裝配時,主梁嵌裝於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之間的主梁卡持槽內並與主梁固定板螺接,第一副梁嵌裝於兩個第一豎嚮導板之間的第一副梁卡持槽內並與第一豎嚮導板螺接,第二副梁嵌裝於兩個第二豎嚮導板之間的第二副梁卡持槽內並與第二豎嚮導板螺接,其中,第一副梁通過第一限位孔與第一限位柱配合來實現定位,第二副梁通過第二限位孔與第二限位柱配合來實現定位;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分別為兩段式結構,該結構設計能夠方便相應的第一副梁和第二副梁對位。綜合上述情況可知,本實用新型具有安裝方便且使用安全的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下面利用附圖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說明,但是附圖中的實施例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中間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圖。
[0012]在圖1和圖2中包括有:
[0013]1-主梁2-中間連接件
[0014]21——主梁固定板 22——第一擋板
[0015]23——第二擋板24——主梁卡持槽
[0016]25——第一副梁固定板 26——第一豎嚮導板
[0017]27——第一副梁卡持槽 28——第一限位柱
[0018]28a——第一圓柱部28b——第一錐形部
[0019]29——第二副梁固定板 210——第二豎嚮導板
[0020]211——第二副梁卡持槽 212——第二限位柱
[0021]212a——第二圓柱部212b——第二錐形部
[0022]3——第一副梁31——第一限位孔
[0023]4——第二副梁41——第二限位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說明。
[0025]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改良的梁柱連接結構,包括有主梁1、中間連接件2、垂直布置於主梁I的前端側的第一副梁3以及垂直布置於主梁I的後端側的第二副梁4,中間連接件2包括有主梁固定板21,主梁固定板21的前側邊緣部朝下延設有第一擋板22,主梁固定板21的後側邊緣部朝下延設有第二擋板23,第一擋板22與第二擋板23平行間隔布置且兩者之間成型有主梁卡持槽24,主梁I嵌裝於主梁卡持槽24內且與主梁固定板21螺接;第一擋板22的下端部朝前延設有第一副梁固定板25,第一擋板22前表面的左側邊緣部和右側邊緣部分別朝前延設有與第一副梁固定板25垂直布置的第一豎嚮導板26,兩個第一豎嚮導板26之間成型有第一副梁卡持槽27,第一擋板22前表面的中間位置朝前延設有第一限位柱28,第一限位柱28包括有第一圓柱部28a以及設置於第一圓柱部28a前端側的第一錐形部28b,第一副梁3對應第一限位柱28開設有第一限位孔31,第一副梁3嵌裝於第一副梁卡持槽27內且第一限位柱28嵌插於第一限位孔31內,第一豎嚮導板26與第一副梁3螺接;第二擋板23的下端部朝後延設有第二副梁固定板29,第二擋板23後表面的左側邊緣部和右側邊緣部分別朝後延設有與第二副梁固定板29垂直布置的第二豎嚮導板210,兩個第二豎嚮導板210之間成型有第二副梁卡持槽211,第二擋板23後表面的中間位置朝後延設有第二限位柱212,第二限位柱212包括有第二圓柱部212a以及設置於第二圓柱部212a前端側的第二錐形部212b,第二副梁4對應第二限位柱212開設有第二限位孔41,第二副梁4嵌裝於第二副梁卡持槽211內且第二限位柱212嵌插於第二限位孔41內,第二豎嚮導板210與第二副梁4螺接。
[0026]其中,本實用新型的主梁固定板21、第一擋板22、第二擋板23、第一副梁固定板25、第二副梁固定板29、第一豎嚮導板26、第二豎嚮導板210、第一限位柱28以及第二限位柱212為一體式結構,該結構設計能夠有效地增強本實用新型的中間連接件2的整體強度。
[0027]在本實用新型裝配過程中,主梁I嵌裝於相應的主梁卡持槽24內,主梁固定板21搭設於主梁I的上表面並通過鎖緊螺絲螺裝固定於主梁I ;第一副梁3的連接端部嵌插於第一副梁卡持槽27內並使得第一副梁3的第一限位孔31對準第一限位柱28,其中,第一副梁固定板25主要用於支承第一副梁3的連接端部,本實用新型的第一限位柱28設計成第一圓柱部28a和第一錐形部28b兩段式結構,其目的在於:方便第一限位柱28與第一限位孔31對中,簡單快速;當第一副梁3位置確定時,第一豎嚮導板26通過相應的鎖緊螺絲固定第一副梁3。
[0028]同樣的,第二副梁4的連接端部嵌插於第二副梁卡持槽211內並使得第二副梁4的第二限位孔41對準第二限位柱212,其中,第二副梁固定板29主要用於支承第二副梁4的連接端部,本實用新型的第二限位柱212設計成第二圓柱部212a和第二錐形部212b兩段式結構,其目的在於:方便第二限位柱212與第二限位孔41對中,簡單快速;當第二副梁4位置確定時,第二豎嚮導板210通過相應的鎖緊螺絲固定第一副梁3。
[0029]綜合上述情況可知,本實用新型具有安裝方便且使用安全的優點。
[0030]以上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範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權利要求】
1.一種改良的梁柱連接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有主梁(I)、中間連接件(2)、垂直布置於主梁(I)的前端側的第一副梁(3)以及垂直布置於主梁(I)的後端側的第二副梁(4),中間連接件(2)包括有主梁固定板(21),主梁固定板(21)的前側邊緣部朝下延設有第一擋板(22),主梁固定板(21)的後側邊緣部朝下延設有第二擋板(23),第一擋板(22)與第二擋板(23)平行間隔布置且兩者之間成型有主梁卡持槽(24),主梁(I)嵌裝於主梁卡持槽(24)內且與主梁固定板(21)螺接;第一擋板(22)的下端部朝前延設有第一副梁固定板(25),第一擋板(22)前表面的左側邊緣部和右側邊緣部分別朝前延設有與第一副梁固定板(25)垂直布置的第一豎嚮導板(26),兩個第一豎嚮導板(26)之間成型有第一副梁卡持槽(27),第一擋板(22)前表面的中間位置朝前延設有第一限位柱(28),第一限位柱(28)包括有第一圓柱部(28a)以及設置於第一圓柱部(28a)前端側的第一錐形部(28b),第一副梁(3)對應第一限位柱(28)開設有第一限位孔(31),第一副梁(3)嵌裝於第一副梁卡持槽(27)內且第一限位柱(28 )嵌插於第一限位孔(31)內,第一豎嚮導板(26 )與第一副梁(3 )螺接;第二擋板(23)的下端部朝後延設有第二副梁固定板(29),第二擋板(23)後表面的左側邊緣部和右側邊緣部分別朝後延設有與第二副梁固定板(29)垂直布置的第二豎嚮導板(210),兩個第二豎嚮導板(210)之間成型有第二副梁卡持槽(211),第二擋板(23)後表面的中間位置朝後延設有第二限位柱(212),第二限位柱(212)包括有第二圓柱部(212a)以及設置於第二圓柱部(212a)前端側的第二錐形部(212b),第二副梁(4)對應第二限位柱(212)開設有第二限位孔(41),第二副梁(4)嵌裝於第二副梁卡持槽(211)內且第二限位柱(212)嵌插於第二限位孔(41)內,第二豎嚮導板(210)與第二副梁(4)螺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良的梁柱連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主梁固定板(21)、所述第一擋板(22)、所述第二擋板(23)、所述第一副梁固定板(25)、所述第二副梁固定板(29)、所述第一豎嚮導板(26)、所述第二豎嚮導板(210)、所述第一限位柱(28)以及所述第二限位柱(212)—體成型。
【文檔編號】E04B1/58GK203403535SQ201320414015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12日
【發明者】陳興大 申請人:寧波華星鋼構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