鈑金件夾緊、焊接一體化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22:16:06 1
專利名稱:鈑金件夾緊、焊接一體化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夾緊、焊接裝置,尤其是一種應用在汽車白車身焊接中,適合於對人工或焊接機器人無法達到的部位進行焊接的鈑金件夾緊、焊接一體化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工業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汽車的外觀造型及其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白車身型面也越來越複雜。這樣在某些形狀或結構較為複雜的部位,傳統的方法和工具無法完成焊接工作,操作起來十分麻煩,生產效率低下,由於人工或機器人焊槍的體積較大,靈活性較差,因此利用傳統方式實現的焊接,其焊接質量也會受到影響。因此現在需要一種能夠解決上述問題的新型焊接裝置。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巧妙,適用於複雜型面白車身焊接的,生產效率高,焊接效果好的鈑金件夾緊、焊接一體化裝置。本實用新型的具體解決方案是一種鈑金件夾緊、焊接一體化裝置,包括安裝座 1,在安裝座1的下端鉸接有氣缸2,氣缸2的工作端與連接件3相互鉸接,連接件3還通過迴轉鉸鏈4與安裝座1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連接件3上設置有上導體5,上導體5的端頭處設置有上電極6,與上電極6位置相對的定位塊7連接在下導體8上,下導體8固定連接在安裝座1上,在上導體5和下導體8上分別連接有電纜9。本實用新型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本種結構形式的鈑金件夾緊、焊接一體化裝置,其結構簡單,設計獨特,構思巧妙, 它創造性地將夾具與焊接裝置有機地設計為一體結構,這樣可以是現在夾緊的同時焊接, 不僅可以實現許多造型和結構較為複雜的鈑金件之間的焊接,而且由於電極與焊接接觸面相吻合,焊接的效果和質量也較高,本裝置可以應用在空間較為狹小的地方,對傳統的焊接工藝與焊接工具無法進入的部分進行焊接,加快了生產節拍,提高了焊接質量,因此可以說這種裝置具備了多種優點,十分有利於在本領域中推廣應用,其市場前景較為廣闊。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鈑金件夾緊、 焊接一體化裝置,包括安裝座1,在安裝座1的下端鉸接有氣缸2,氣缸2的工作端與連接件 3相互鉸接,而連接件3則通過迴轉鉸鏈4與安裝座1連接,在連接件3上設置有上導體5, 在上導體5的端頭處設置有上電極6,與上電極6位置相對的設置有定位塊7,定位塊7設置在下導體8上,並且下導體8固定連接在安裝座1上,在上導體5和下導體8上則分別連接有電纜9,電纜9的另一端與遠端的焊接控制器連接,上述的氣缸2也同樣通過焊接控制器控制。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鈑金件夾緊、焊接一體化裝置的工作過程如下首先將需要焊接的零件對正,放置在定位塊7處(或者移動安裝座1,使定位塊7與待焊零件相對),位置對正後,手動啟動氣缸2動作,其工作端向外頂出,連接件3以迴轉鉸鏈4為支點做轉動,最終實現上電極6逐漸靠近定位塊7,並最終將待焊零件夾緊的動作。氣缸2運動到位後,焊接控制器分別對連接在上導體5和下導體8上的電纜9通電,且這兩根電纜中的電流極性相反,這兩股電流通過上導體5和下導體8分別導通到上電極6和定位塊7上,上電極6和定位塊7之間的兩個(或多個)待焊零件在電流作用下熔融, 焊接在一起;利用本裝置完成焊接的零件,夾緊點即為焊接點。焊接完成後,焊接控制器將焊接完成信號反饋給氣缸2,氣缸2開始將工作端回收,連接件3反向轉動,上電極6與定位塊7打開,失去對已焊接零件的自由度限制,將焊接完成後的零件移走(從安裝座移走),等待下一次夾緊、焊接工作即可。
權利要求1. 一種鈑金件夾緊、焊接一體化裝置,包括安裝座(1),在安裝座(1)的下端鉸接有氣缸(2),氣缸(2)的工作端與連接件(3)相互鉸接,連接件(3)還通過迴轉鉸鏈(4)與安裝座 (1)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連接件(3)上設置有上導體(5),上導體(5)的端頭處設置有上電極(6),與上電極(6)位置相對的定位塊(7)連接在下導體(8)上,下導體(8)固定連接在安裝座(1)上,在上導體(5)和下導體(8)上分別連接有電纜(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鈑金件夾緊、焊接一體化裝置,包括安裝座(1),在安裝座(1)的下端鉸接有氣缸(2),氣缸(2)的工作端與連接件(3)相互鉸接,連接件(3)還通過迴轉鉸鏈(4)與安裝座(1)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連接件(3)上設置有上導體(5),上導體(5)的端頭處設置有上電極(6),與上電極(6)位置相對的定位塊(7)連接在下導體(8)上,下導體(8)固定連接在安裝座(1)上,在上導體(5)和下導體(8)上分別連接有電纜(9)。這是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巧妙,適用於複雜型面白車身焊接的,生產效率高,焊接效果好的鈑金件夾緊、焊接一體化裝置。
文檔編號B23K37/04GK202045463SQ20112003239
公開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30日
發明者丁振晨 申請人:大連奧託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