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多功能淨水灌裝機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08:14:01 1
專利名稱:立式多功能淨水灌裝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桶裝淨水灌裝機的改進。
現有的桶裝淨水灌裝系統由消毒清洗機、灌裝機、封蓋機和輸送機組成,該桶裝淨水灌裝系統體積龐大、佔地面積多、工作場所的空氣必須淨化,故對廠房要求較高。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價格低、佔地面積小、集消毒、清洗、灌裝、封蓋於一體的立式多功能淨水灌裝機。
本實用新型包括機架19、機架19上部的進水管4、氣缸9和機架19下部的水泵16、空氣壓縮機17、水泵18和互相連通的噴咀14、分流器15,其主要特徵為,氣缸9的活塞杆5為空心活塞杆;機架19內依次設有氣泵10、氣缸12和氣缸13,氣缸12的一端固接迴轉瓶架11;機架19上有瓶蓋滑道21,瓶蓋滑道21的上端連接儲蓋器20和轉盤20′,下端連接固定架22和平臺23,活塞杆5的端部有壓蓋套5′。
本實用新型的進水管4上有經吸管3與臭氧發生器8連通的臭氧混合器1。機架19上還設有空氣淨化器6和紫外線螢光管7。
本實用新型採用立式結構,可將淨水瓶的消毒、清洗、灌裝、封蓋等機構有機組合成一整體,結構簡單緊湊、可免用輸送機構,佔地面積小,對生產廠房要求低,可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本實用新型特別適合中、小型淨水生產單位使用。
附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
圖1加封蓋機構後的側視示意圖。
以下結構附圖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
機架19為鋼質框架結構,水泵16為淨水灌裝用水泵,水泵15為消毒,清洗用水泵,兩泵流量可為0.6——3m3/h,揚程為15——30m,兩泵排出口分別經管道(圖中未繪出)與分流器15連接。空氣壓縮機17為氣缸(9、10、12、13)的工作動力源。氣缸9位於機架19上部,該氣缸的活塞杆5為空心活塞杆,經導套2與進水管4連接,端部固接壓蓋套5′。氣缸9為封蓋氣缸,用於將瓶蓋壓封在淨水瓶瓶口上。氣缸12端部固接迴轉瓶架11,該氣缸可使迴轉瓶架12作180°正反向迴轉,驅動淨水瓶,使之瓶口向下消毒清洗,或向上灌裝封口。氣缸13為推瓶氣缸,用於將灌封好的淨水瓶推離迴轉瓶架13。固接於機架19上部的瓶蓋滑道21上端連接儲蓋器20和轉盤20′,下端連接固定架22和平臺23。氣缸10用於推動從瓶蓋滑道導出直至平臺23的瓶蓋、送至淨水瓶瓶口。空氣淨化器6、紫外線螢光管7和臭氧發生器8分別置於機架19內。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先將空的淨水瓶放置在迴轉架瓶11上,氣缸12工作,迴轉瓶架11轉動180°,使空瓶瓶口朝下並對準噴咀14。水泵18工作,泵出消毒液對淨水瓶進行消毒。水泵18停止工作後,迴轉氣缸12反向迴轉180°,使空瓶瓶口朝下並對準噴咀14。水泵18再次工作,泵出消毒液,對淨水瓶進行消毒。水泵18停止工作後水泵16啟動,清洗淨水瓶。清洗結束後,迴轉氣缸12反向迴轉180°,使淨水瓶瓶口向上。水泵16再次啟動,淨水經進水管4進入臭氧混合器1,再經空心活塞杆5進入淨水瓶。淨水瓶滿裝後,氣缸10工作,將瓶蓋平臺23上的瓶蓋送至瓶口。氣缸9工作,將瓶蓋封壓在瓶口上。空心活塞杆5復位,最後氣缸13將灌封好的淨水瓶推離迴轉瓶架。
權利要求1.立式多功能淨水灌裝機,包括機架(19)、機架(19)上部的進水管(4)、氣缸(9)、機架(19)下部的水泵(16)、空氣壓縮機(17)、水泵(18)和互相連通的噴嘴(14)、分流器(15),其特徵為A、氣缸9的活塞杆(5)為空心活塞杆,B、機架(19)內依次設有氣缸(10)、氣缸(12)和氣缸(13),氣缸(12)的一端固接迴轉瓶架(11),C、機架(19)上設有瓶蓋滑道(21),瓶蓋滑道(21)的上端連接儲蓋器(20)和轉盤(20′),下端連接固定架(22)和平臺(23),活塞杆(5)的端部有壓蓋套(5′)。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多功能淨水灌裝機,其特徵為進水管(4)上有經吸管(3)與臭氧發生器(8)連通的臭氧混合器(1)。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多功能淨水灌裝機,其特徵為機架(19)上還設有空氣淨化器(6)和紫外線螢光管(7)。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立式多功能淨水灌裝機,它由機架、空氣壓縮機、多個氣缸和水泵等組成。其主要特徵為:機架內設有空氣淨化器、臭氧發生器和紫外線消毒管,用於灌裝、封蓋的氣缸活塞杆為空心結構。本實用新型集消毒、清洗、灌裝、封蓋於一體,結構簡單緊湊、佔地面積小,對生產廠房要求低、特別適合中、小型淨水生產單位使用。
文檔編號C02F1/78GK2430423SQ99230249
公開日2001年5月16日 申請日期1999年12月8日 優先權日1999年12月8日
發明者李耀平 申請人:無錫市南長區新興機電修造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