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痺膏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00:59:46 1
專利名稱:骨痺膏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治療風、寒、溼的膏藥,特別是一種骨痺膏。
現有技術中治療風、寒、溼等引起的肢體疼痛或麻木病的膏藥透骨性差,止痛差,治癒率低。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治療外傷後遺症,筋骨痛,關節冷痛,腰痛,肩痛、筋骨萎縮痛的骨痺膏,能祛風溼寒,消腫散結,療效好。
本發明的構成配方是馬錢子、巴豆、藤黃、斑毛、吳茱萸、冰片、樟腦、生松香、黃丹、輕粉、阿魏、磁石、蜂蠟、草霜、油。配方的組份是馬錢子4-6%、巴豆2-4%、藤黃4-6%、斑毛3-5%、吳茱萸3-5%、冰片2-4%、樟腦2-4%、生松香14-16%、黃丹17-19%、輕粉0.4-0.6%、阿魏19-21%、磁石19-21%、蜂蠟2-4%、草霜1-3%、油45-55%。按配方的組份將馬錢子、斑毛、吳茱萸、研細篩為第一備用藥;將巴豆、阿魏、磁石、草霜,研細篩為第二備用藥;將銅鍋放火爐上,按配方組份的油倒入煎燒,起煙三次稍冷後,先放第一備用藥調均,後放第二備用藥調均,再放第三備用藥藤黃、冰片、樟腦、輕粉,調均後加生松香、蜂蠟、黃丹收膏,邊收邊試驗,至有粘性後再製成膏藥。
與現有技術比較,本發明透骨性好,止痛好,治癒率高,一般病痛,一貼膏藥,一周內即可治癒。
具體實施例方式將馬錢子5%、斑毛4%、吳茱萸4%研細篩備用,將巴豆3%、阿魏20%、磁石20%、草霜2%研細篩備用;將銅鍋放火爐上,取油50%倒入煎燒,起煙三次稍冷後,先放第一備用藥調均,後放第二備用藥調均,再放第三備用藥藤黃5%、冰片3%、樟腦3%、輕粉0.5%,調均後加生松香15%、蜂蠟3%、黃丹18%收膏,邊收邊調直至有粘性後,再製成膏藥。
膏藥貼穴位,貼痛點,一貼貼一周為一個療程,一般病痛,一個療程可治癒。
有的人皮膚較嫩,貼兩天會起泡,但不會感染,會自己消失痊癒。
禁忌開放性的創傷和孕婦禁用。
權利要求
1.一種骨痺膏,其特徵在於配方是馬錢子、巴豆、藤黃、斑毛、吳茱萸、冰片、樟腦、生松香、黃丹、輕粉、阿魏、磁石、蜂蠟、草霜、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骨痺膏,其特徵在於配方的組份是馬錢子4-6%、巴豆2-4%、藤黃4-6%、斑毛3-5%、吳茱萸3-5%、冰片2-4%、樟腦2-4%、生松香14-16%、黃丹17-19%、輕粉0.4-0.6%、阿魏19-21%、磁石19-21%、蜂蠟2-4%、草霜1-3%、油45-55%。
3.骨痺膏的製備工藝,其特徵在於按配方的組份將馬錢子、斑毛、吳茱萸、研細篩為第一備用藥;將巴豆、阿魏、磁石、草霜,研細篩為第二備用藥;將銅鍋放火爐上,按配方組份的油倒入煎燒,起煙三次稍冷後,先放第一備用藥調均,後放第二備用藥調均,再放第三備用藥藤黃、冰片、樟腦、輕粉,調均後加生松香、蜂蠟、黃丹收膏,邊收邊試驗,至有粘性後再製成膏藥。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治療風、寒、溼的膏藥,特別是一種骨痺膏。將銅鍋放爐上,倒油煎燒,起煙三次後先將馬錢子、斑毛、吳茱萸研細放入鍋內調均,後將巴豆、阿魏,磁石、草霜研細放入鍋內調均,再放藤黃、冰片、樟腦、輕粉,調均後加生松香、蜂蠟、黃丹收膏,至有粘性後製成膏藥。其透骨性好,止痛好,祛風溼寒,消腫散結,治癒率高,適用於外傷後遺症,筋骨痛,關節冷痛,腰、肩痛,筋骨萎縮痛。
文檔編號A61K9/06GK1235842SQ9811201
公開日1999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1998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1998年5月18日
發明者張昌祿 申請人:張昌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