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磁感應熔爐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08:51:2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化工設備領域,具體為一種電磁感應熔爐。
背景技術:
目前,工業的發展越來越快,各種先進設備不斷出現,電磁感應熔爐效率高,節能環保,是中國近些年來工業化進步的標誌,在感應加熱技術的進步下,使熔煉變得簡單可靠。
電磁感應熔爐是利用電磁場渦流原理產生的高溫進行熔煉,熔煉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容易傳遞到感應線圈的表面,造成浪費,線圈長時間在高溫環境下工作容易老化損壞,影響工作效率,這些問題急需解決。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磁感應熔爐,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磁感應熔爐,包括熔爐外殼和矽化物隔熱棉,所述熔爐外殼的內壁表面設有散熱銅板,所述散熱銅板的內部設有冷水管,所述散熱銅板的內壁表面與矽化物隔熱棉的外表面之間設有感應線圈,所述矽化物隔熱棉的內壁表面設有坩堝,所述熔爐外殼的表面分別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
優選的,所述散熱銅板的內壁表面設有凸體,且延伸至感應線圈之間的空隙邊緣。
優選的,所述冷水管呈螺旋狀分布於散熱銅板的內部。
優選的,所述進水口位於熔爐外殼的下端側面,出水口位於熔爐外殼的上端側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矽化物隔熱棉能起到保溫隔熱的作用,有效的減少了內部熱量的流失損耗,提高利用率,散熱銅板內部設有冷水管,從進水口通入冷卻水,冷卻水沿冷水管運行,帶走感應線圈表面的熱量,使感應線圈工作更加穩定,延長感應線圈的使用壽命,散熱銅板內壁的凸體結構設計可以更好的達到散熱效果,進水口在下方,出水口在上方,使冷卻水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效率更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A位置結構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進水口位置結構剖視圖。
圖中:1熔爐外殼、2散熱銅板、3冷水管、4感應線圈、5矽化物隔熱棉、6坩堝、7進水口、8出水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電磁感應熔爐,包括熔爐外殼1和矽化物隔熱棉5,矽化物隔熱棉5能起到保溫隔熱的作用,有效的減少了內部熱量的流失損耗,提高利用率,所述熔爐外殼1的內壁表面設有散熱銅板2,所述散熱銅板2的內部設有冷水管3,所述冷水管3呈螺旋狀分布於散熱銅板2的內部,使冷卻的面積最大化,所述散熱銅板2的內壁表面與矽化物隔熱棉5的外表面之間設有感應線圈4,所述散熱銅板2的內壁表面設有凸體,且延伸至感應線圈4之間的空隙邊緣,凸體的設計可以更好的達到散熱效果,所述矽化物隔熱棉5的內壁表面設有坩堝6,所述熔爐外殼1的表面分別設有進水口7和出水口8,所述進水口7位於熔爐外殼1的下端側面,出水口8位於熔爐外殼1的上端側面,使冷卻水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效率更高,從進水口7通入冷卻水,冷卻水沿冷水管3運行,帶走感應線圈4表面的熱量,使感應線圈4工作更加穩定,延長使用壽命。
工作原理:熔爐工作時,感應線圈4通電,坩堝6產生熱量,矽化物隔熱棉5可以有效防止坩堝6內部熱量散失;從進水口7通入冷卻水,冷卻水沿冷水管3運行,與散熱銅板2進行熱交換,進而帶走感應線圈4表面的熱量,再從出水口8排出,完成對感應線圈4的散熱功能。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