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蒲公英的種植方法
2023-04-23 12:23:11 1
一種蒲公英的種植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草藥種植方法,具體是一種蒲公英的種植方法,包括選地整地、播種、除草、施肥澆水、防治病蟲害、收穫;其特徵在於:第一步,選地整地,選用向陽、肥沃、可灌溉的沙壤土地,土地深翻25-30cm,每10000m2施有機肥30000-40000kg,做畦待播,第二步,播種,在4-9月間播種,在5月下旬選用新種播種,直播,直播採用條播,澆足底水後按行距25-30cm開淺溝,畝用種500g,播後耙平地面即可,第三步,除草,每10天中耕除草1次,第四步,施肥澆水,追肥2次,以速效氮肥為主,在開花前與結籽後各澆水追肥1次,第五步,防治病蟲害,採用預防為主。
【專利說明】一種蒲公英的種植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草藥種植方法,具體是一種蒲公英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蒲公英,在江南被叫作華花郎,菊科,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頭狀花序,種子上有白色冠毛結成的絨球,花開後隨風飄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蒲公英植物體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膽鹼、有機酸、菊糖等多種健康營養成分。有利尿、緩瀉、退黃疸、利膽等功效。蒲公英同時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等,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可生吃、炒食、做湯,是藥食兼用的植物。蒲公英植物體中含特有的蒲公英醇、蒲公英素以及膽鹼、有機酸、菊糖、葡萄糖、維生素、胡蘿蔔素等多種健康營養的活性成分,同時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其鈣的含量為番石榴的2.2倍、刺梨的3.2倍,鐵的含量為刺梨的4倍,更重要的是其中富含具有很強生理活性的硒元素Se。因此,蒲公英具有十分重要的營養學價值。國家衛生部新近將蒲公英列入藥食兩用的品種。
[0003]隨著社會需求的增加,蒲公英的人工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對蒲公英的種植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現有蒲公英的種植其產量低,質量低,造成了經濟效益下降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4]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蒲公英的種植方法,解決了現有蒲公英的種植其產量低,質量低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 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6]一種蒲公英的種植方法,包括選地整地、播種、除草、施肥澆水、防治病蟲害、收穫;其特徵在於:第一步,選地整地,選用向陽、肥沃、可灌溉的沙壤土地,土地深翻25-30cm,每1000Om2施有機肥30000-40000kg,做畦待播,第二步,播種,在4-9月間播種,在5月下旬選用新種播種,直播,直播採用條播,澆足底水後按行距25-30cm開淺溝,畝用種500g,播後耙平地面即可,第三步,除草,每10天中耕除草I次,第四步,施肥澆水,追肥2次,以速效氮肥為主,在開花前與結籽後各澆水追肥I次,第五步,防治病蟲害,採用預防為主,清理掉地上部分枯黃後,選擇優良抗病品種,適時倒茬輪作,第六步,收穫,第一年收割I次或者不收害I],在幼苗期分批採摘外層大葉食用或用刀割取心葉以外的葉片,自第二年起,每隔15-20天割一次,葉基部長至10-15釐米時,可一次性整株割取,每年可收割2-4次,即:春季1-2次,秋季1-2次。
[000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0008]本發明解決了現有蒲公英的種植其產量低,質量低的問題,提高了經濟效益,提高了產量和質量,降低了對野生蒲公英的採摘,保護生態。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一種蒲公英的種植方法,包括選地整地、播種、除草、施肥澆水、防治病蟲害、收穫;其特徵在於:第一步,選地整地,選用向陽、肥沃、可灌溉的沙壤土地,土地深翻25-30cm,每1000Om2施有機肥30000-40000kg,做畦待播,第二步,播種,在4-9月間播種,在5月下旬選用新種播種,直播,直播採用條播,澆足底水後按行距25-30cm開淺溝,畝用種500g,播後耙平地面即可,第三步,除草,每10天中耕除草I次,第四步,施肥澆水,追肥2次,以速效氮肥為主,在開花前與結籽後各澆水追肥I次,第五步,防治病蟲害,採用預防為主,清理掉地上部分枯黃後,選擇優良抗病品種,適時倒茬輪作,第六步,收穫,第一年收割I次或者不收害I],在幼苗期分批採摘外層大葉食用或用刀割取心葉以外的葉片,自第二年起,每隔15-20天割一次,葉基部長至10-15釐米時,可一次性整株割取,每年可收割2-4次,即:春季1-2次,秋季1-2次。
[0010]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發明解決了現有蒲公英的種植其產量低,質量低的問題,提高了經濟效益,提高了產量和質量,降低了 對野生蒲公英的採摘,保護生態。
【權利要求】
1.一種蒲公英的種植方法,包括選地整地、播種、除草、施肥澆水、防治病蟲害、收穫;其特徵在於:第一步,選地整地,選用向陽、肥沃、可灌溉的沙壤土地,土地深翻25-30cm,每1000Om2施有機肥30000-40000kg,做畦待播,第二步,播種,在4-9月間播種,在5月下旬選用新種播種,直播,直播採用條播,澆足底水後按行距25-30cm開淺溝,畝用種500g,播後耙平地面即可,第三步,除草,每10天中耕除草I次,第四步,施肥澆水,追肥2次,以速效氮肥為主,在開花前與結籽後各澆水追肥I次,第五步,防治病蟲害,採用預防為主,清理掉地上部分枯黃後,選擇優良抗病品種,適時倒茬輪作,第六步,收穫,第一年收割I次或者不收害I],在幼苗期分批採摘外層大葉食用或用刀割取心葉以外的葉片,自第二年起,每隔15-20天割一次,葉基部長至10-15釐米時,可一次性整株割取,每年可收割2-4次,即:春季1-2次,秋季1-2次。`
【文檔編號】A01G1/00GK103875392SQ201410083077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7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7日
【發明者】何鋼 申請人:何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