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承裝球器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21:29:51 4
專利名稱:軸承裝球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軸承加工設備領域,尤其設計一種用於軸承裝備的軸承裝球器。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軸承的裝配方法通常是將軸承外套加熱到一定溫度,同時用黃幹油將鋼球粘到保持架的兜孔處與內套一起放到檯面上,此時將加熱好的外圈迅速壓入,然後將軸承放到汽油中反覆清洗直到將黃幹油完全洗淨。這種裝配方法工人勞動強度大,裝配效率低,利用這種人工裝配的方法對軸承安裝時,鋼球抨擊內外圈所帶來的磕碰傷和劃傷的機率比較大,影響軸承旋轉的靈活性及精度,減少軸承的使用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本申請人針對現有軸承裝配工序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軸承裝球器,能有效的解決軸承裝球效率低的問題,提高了軸承的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種軸承裝球器,包括一底座,底座的中心部開有凹槽,位於凹槽上方,於底座上還設有內錐面,內錐面與水平面之間形成夾角a。其進一步特徵在於所述底座上設有的內錐面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a為28。 30° ;所述底座的中心開有通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實用新型具有操作簡單、裝配效率高、速度快,省時省力等優點,在裝配過程中不易劃傷鋼球和滾道,避免了以往出現鋼球抨擊內外圈所帶來的磕碰傷和劃傷的問題,大大的提聞了裝配質量,提聞了軸承的使用壽命。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沿圖I在A-A面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在A部的放大結構示意圖。圖4為內圈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裝置內圈、隔離塊及鋼球後的結構示意簡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裝置內圈、隔離塊及鋼球後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一底座I,底座的中心部開有可與軸承內圈2相配合的凹槽102,位於凹槽2的上方,於底座I上還設有內錐面101。如圖3所示,內錐面101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a為28。 30°。如圖I所示,在底座I的中心開有通孔103,其作用是為了減輕本實用新型的重量,使其更加輕便。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工作過程如下將本實用新型置於水平面(如地面、臺面等),如圖5、圖6所示,將內圈2嵌合於凹槽102中,嵌合完畢後 ,如圖5所示,將隔離塊4及鋼球3間隔排列置於內錐面101上,隔離塊4與鋼球3互相抵接,如圖6所示,隔離塊4還與內圈緊密抵接,待所有鋼球安裝完畢後,待外圈5加熱到一定溫度後,將外圈5緊密壓合於裝置內圈2、隔離塊4及鋼球3的本實用新型上,待外圈5冷卻到一定溫度膨脹後,內圈2、鋼球3、隔離塊4及外圈5合體形成完整的軸承。本實用新型具有操作簡單、裝配效率高、速度快,省時省力等優點,在裝配過程中不易劃傷鋼球和滾道,避免了以往出現鋼球抨擊內外圈所帶來的磕碰傷和劃傷的問題,大大的提聞了裝配質量,提聞了軸承的使用壽命。以上描述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不是對實用新型的限定,本實用新型所限定的範圍參見權利要求,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權利要求1.一種軸承裝球器,其特徵在於包括一底座(1),底座(I)的中心部開有凹槽(102),位於所述凹槽(102)上方,於底座(I)上還設有內錐面(101),內錐面(101)與水平面之間形成夾角a。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軸承裝球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I)上設有的內錐面(101)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a為28° 30°。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軸承裝球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I)的中心開有通孔(10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軸承裝球器,一種軸承裝球器,包括一底座,底座的中心部開有凹槽,位於凹槽上方,於底座上還設有內錐面,內錐面與水平面之間形成夾角α。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有效的解決軸承裝球效率低的問題,提高了軸承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F16C43/06GK202790157SQ201220430538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8日
發明者吳星照 申請人:無錫市三立軸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