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車載圓筒容器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21:46:46 4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載圓筒容器。
背景技術:
現在市面上流行的食品圓筒容器如「薯片」筒大多是用細紙帶卷繞加工而成的硬紙筒,很耗原紙材料並且硬紙筒外表面還需要另花人工貼上表層有圖案的面紙,又費原材料又費人工;而另一種圓錐狀的食品圓筒容器,如「方便麵杯」或「方便麵筒」,是用一張印刷好的紙一次性捲成具有一條自上而下的粘接縫的圓筒容器,但該圓筒側面收縮角度普遍較大,造成外形不美觀並且由於圓筒容器側面收縮角度大底面積較小在桌面上放置不穩,圓筒容器側面收縮角度大還導致圓筒容器放置在汽車的茶杯座孔內不易夾住容易滑出的結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在現有圓筒容器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車載圓筒容器,具有重心不會偏高、底座較大、放置較穩、節約紙張用料、容易放入汽車茶杯座並容易夾住的優點。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車載圓筒容器,包括圓筒狀的本體和底片,所述本體的頂部設有出物口,所述底片安裝在本體的底部上形成本體內部的儲物區,所述出物口與儲物區相貫通,圓筒狀的本體具有一條自上而下的疊加粘接縫,本體的外徑從上至下逐漸收縮,所述底片包括橫片和向下彎折的豎折片,所述本體包括外側片和位於本體底部向上彎折的內翻片,所述外側片與內翻片之間形成本體內鉤,所述豎折片位於外側片與內翻片之間並進入本體內鉤中,使得底片安裝在本體的底部上,圓筒狀本體的頂部具有向外延伸彎曲的頂部加強筋,以本體的外側圓錐面的幾何規律自然延伸為分界面,外側圓錐面以內的部分屬於容器本體部分,外側圓錐面以外的部分屬於頂部加強筋部分,在任意一個通過車載圓筒容器中心軸線的縱向截面上,本體頂部外翻加強筋中部內側點高度線即為通過本體頂部外翻加強筋中部內側點而引出的一條與中心軸線平行的直線線段,該高度線上端為本體頂部外翻加強筋中部內側點、下端為圓筒容器底端面與該高度線的交點,本體頂部外翻加強筋中部外側點位於本體頂部外翻加強筋中部內側點高度線的外側,本體底部外側點則位於本體頂部外翻加強筋中部內側點高度線的內側,上下端外側連線即為本體頂部外翻加強筋中部外側點與本體底部外側點的連線,該上下端外側連線與本體頂部外翻加強筋中部內側點高度線相交,其相交點低於本體頂部外翻加強筋中部內側點高度線的中點。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有益效果是:這種外卷邊圓筒很好地克服了現有的明顯大小頭的圓錐狀的食品容器如「方便麵杯」或「方便麵筒」的缺陷:重心偏高、底座偏小、放置不穩、也不美觀,而且由於如圖1所示現有技術中明顯大小頭的圓錐狀結構會使得該容器的展開原形板的頂上側外凸弧形、底下側內凹弧形的圓弧彎曲度較大,也會使得展開原型板的左右側邊的斜度較大,這還會導致現有技術的圓筒容器的展開原型板裁切時必然會造成較多邊角料的材料浪費,顯然這種材料浪費的問題在本實用新型專利中可以得到很合理有效的解決;同時,本實用新型專利也克服了現有市場上常見的用細紙帶卷繞加工而成的硬直筒圓筒容器,如「薯片筒」和「葡萄酒硬圓筒外盒」的缺陷:生產效率極慢、極費原紙,外表的面紙還要人工貼上,既費材料又費人工,效率還低,人工貼還不平整不美觀,圓筒上下一樣大小沒有錐度不易放入汽車茶杯座。正是由於本實用新型專利的技術方案創造性地設置了這種特定的微錐直筒圓筒容器,外形很接近直筒而又帶有上大下小的小錐度,在克服現有技術缺點的同時產生了一系列吸引使用者的優點,這是一種革命性的替代創新,也是一種恰到好處的微創新,在市場上必然會普遍受歡迎。這種技術方案上的安排可以有效地使容器重心儘量降低,儘量接近容器的中間水平面,同時也使容器底平面圓儘量大,儘量接近本體頂部外翻加強筋中部內側點高度線的位置。在達到產品好看好用的同時又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兩類容器的不足。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車載圓筒容器作進一步詳細介紹。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中圓筒容器展開原型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車載圓筒容器展開原型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車載圓筒容器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中右側頂部加強筋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1、本體;2、底片;3、出物口;4、儲物區;5、橫片;6、豎折片;7、外側片;8、內翻片;9、內鉤;10、疊加粘接縫;30、頂部加強筋;31、外側圓錐面;32、本體頂部外翻加強筋中部外側點;33、本體頂部外翻加強筋中部內側點;34、本體頂部外翻加強筋中部內側點高度線;35、本體底部外側點;36、上下端外側連線;37、中點水平平分線;38、相交點;39、中點。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圖3、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車載圓筒容器,包括圓筒狀的本體1和底片2,所述本體1的頂部設有出物口3,所述底片2安裝在本體1的底部上形成本體1內部的儲物區4,所述出物口3與儲物區4相貫通,圓筒狀的本體1具有一條自上而下的疊加粘接縫10,本體1的外徑從上至下逐漸收縮,所述底片2包括橫片5和向下彎折的豎折片6,所述本體1包括外側片7和位於本體底部向上彎折的內翻片8,所述外側片7與內翻片8之間形成本體內鉤9,所述豎折片6位於外側片7與內翻片8之間並進入本體內鉤9中,使得底片2安裝在本體1的底部上,圓筒狀本體1的頂部具有向外延伸彎曲的頂部加強筋30,以本體1的外側圓錐面31的幾何規律自然延伸為分界面,外側圓錐面31以內的部分屬於容器本體部分,外側圓錐面以外的部分屬於頂部加強筋30部分,在任意一個通過車載圓筒容器中心軸線的縱向截面上,本體頂部外翻加強筋中部內側點高度線34即為通過本體頂部外翻加強筋中部內側點33而引出的一條與中心軸線平行的直線線段,該高度線上端為本體頂部外翻加強筋中部內側點33、下端為圓筒容器底端面與該高度線的交點,本體頂部外翻加強筋中部外側點32位於本體頂部外翻加強筋中部內側點高度線34的外側,本體底部外側點35則位於本體頂部外翻加強筋中部內側點高度線34的內側,上下端外側連線36即為本體頂部外翻加強筋中部外側點32與本體底部外側點35的連線,該上下端外側連線36與本體頂部外翻加強筋中部內側點高度線34相交,其相交點38低於本體頂部外翻加強筋中部內側點高度線34的中點39。其中,本體頂部外翻加強筋中部外側點32是在某個縱向截面上頂部加強筋30的最高點和最低點之間的中點水平平分線37的最外側點;本體頂部外翻加強筋中部內側點33是在某個縱向截面上頂部加強筋30的最高點和最低點之間的中點水平平分線37的最內側點;本體底部外側點35是在某個縱向截面上本體底部的最外側點。通過技術方案中頂部加強筋30與本體1的結構、位置、尺寸關係以及所述相交點38與所述中點39的位置限定,從而可以精確地實現圓筒容器本體的形狀和使用特性,也達到前面所述的節省材料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