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最基礎的知識總結(原來還可以這麼學)
2023-04-23 21:32:57 1
化學最基礎的知識總結?《原來還可以這麼學》:如何更好理解記憶化學知識,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於化學最基礎的知識總結?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化學最基礎的知識總結
《原來還可以這麼學》:如何更好理解記憶化學知識
化學作為一門理科,「理解」永遠是站在第一位的。而化學又與數學、物理不同。數學和物理較為抽象,利用計算解決問題佔了很大比重,但化學更加具體,數學計算相對少一些,而更加注重在形象思維的邏輯推理。因此對於化學知識,我們可以利用更加形象的方法來理解。
舉個例子,對於複分解反應,我們已經非常熟悉。這一部分知識雖然非常簡單,但其蘊含的思維含量非常寶貴。就舉一個經典的反應,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與氯化鈉。那這個反應為何會發生呢?在這個反應中碳酸根與鈣離子產生了碳酸鈣沉澱。
那為什麼產生碳酸鈣沉澱就會反應呢?因為我們知道,當離子反應可以產生沉澱、水或氣體時(準確來說應該是更難溶物、更弱的電解質和氣體)便會進行。但是你真正理解了這一條了嗎?我們不妨用形象的方式來再現反應的過程。還是來看上面提到的那個反應。當碳酸鈉和氯化鈣加入水中後,他們發生電離,這時水中存在著大量鈉離子,鈣離子,氯離子,碳酸根離子。我們可以將四種離子看做四種不同的小球,這些小球在溶液中四處遊蕩(即布朗運動),相互間不斷碰撞。為了便於思考,我們將這個模型簡化,使體系中只存在四種離子對應的小球各一個。這四個小球不斷碰撞,當其他小球碰撞時無
事發生,立刻就相互分開,如鈉離子碰到氯離子。但當鈣離子碰到碳酸根離子時,他們卻不會再次分開,而是會牢牢「綁」在一起,失去了再次在溶液中自由運動的機會。這樣,一次複分解反應就發生了。利用這種形象的思維方式,可以更好的來理解化學知識。
有些人認為化學知識太多,記不住,是因為沒有深刻理解化學知識的本質,或沒有找到知識間規律和聯繫。利用知識間的規律和聯繫,我們可以進行知識遷移,這樣不僅能更加輕鬆的記憶新的知識,也能對未知的現象和情況進行合理的推斷。
比如,我們說氧化鈉是離子化合物,其中的氧以二價負離子形式存在。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有一樣的感受,當我剛開始學習這部分內容時,總覺得這個氧離子非常的奇怪,因為我們見過氯離子、碘離子,有時也能看到和氧同族的硫的負離子,但是我們從來沒有提到過在溶液中氧離子。其實這是因為氧離子在水溶液中無法穩定存在,一旦遇到水會立刻生成氫氧根離子(這也是為什麼氧化鈉、氧化鈣等部分鹼性氧化物與水反應會生成對應的鹼)。那我們如何利用現有知識確定氧化鈉中的氧就是氧離子呢?我們都知道氧是非金屬性非常強的元素,只顯負價(至少課內是這麼認為),而鈉又是金屬性很強的物質,二者對核外電子的束縛能力差異極大,肯定難以形成穩定的共價鍵。如果說這樣推斷不太嚴謹,那咱們再想一想非金屬性比氧弱的硫、碘等元素,他們與鈉形成的鹽都是離子化合物。這樣我們便可以確定氧離子的存在。但有人可能認為硫、碘等元素與鈉形成的物質都是鹽,而氧化鈉屬於氧化物,二者不能相提並論。沒錯,從分類上來看,鹽與氧化物是沒有交叉的兩大類。但是我們可以進一步進行知識遷移,像氧化鈉這樣的鹼性氧化物難道不能被視作一種鹽嗎?這些「鹽」的酸根便是氧離子,其對應的酸就是水。沒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水也可以被當做一種酸。再進一步,氫氧化物可以不可以看作是氧離子的酸式鹽呢?大家可以沿著這個思路繼續思考。在這樣的知識遷移中,我們便可以理解更多,收穫更多。
化學是一個充滿趣味的學科。這種趣味不僅在多姿多彩的化學實驗中,也在不斷學習思考而獲得知識的過程中。希望大家能夠學好化學,熱愛化學,在學習化學過程中收穫知識和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