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排氣口的板式換熱器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21:00:41 1
專利名稱:帶排氣口的板式換熱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熱交換設備領域,具體指一種帶排氣口的板式換熱器。
背景技術:
工業上廣泛採用的板式換熱器,是在一塊不鏽鋼薄板上衝壓出連續排列的若干條波紋體,然後將兩塊波紋板反向疊合後經釺焊形成流體通道。若干片波紋板層層疊合,組成板式換熱器。安裝使用時,在不同通道中對流通入冷熱兩種流體,用於加熱、冷凝結晶、餘熱利用等工程。其熱交換介質有氣體或液體,交換方式有「氣-氣、氣-液、液-液」等幾種。由於傳熱介質和受熱介質兩者溫差較大,所以當溫度低的介質在受熱時其體積會膨脹,若受熱介質是液體,在溫度較高時還可能汽化,甚至產生壓力。尤其是採用雙流程結構的一種板式換熱器,雖然熱交換的流道延長一倍,受熱介質的出口溫度也有很大提高,但此類換熱器進出接管都在換熱器下部,因此當受熱液體在換熱通道中產生汽體後會集聚在換熱器的 頂部,影響換熱效果,嚴重時還可能發生換熱板爆裂的事故,所以要及時將換熱器內的氣體排除。已往的做法是在受熱液體的回流管路中串接一個小型氣包,氣包頂上設置壓力表和排氣閥,以便能及時發現氣體過多並能放空排除。但該方法增加了設備成本。當然理想的解決方案是在板式換熱器上設置排氣口,於是就有了帶排氣口的板式換熱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現有的板式換熱器設置一個排氣口,徹底解決熱液體產生氣體後的排放問題。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帶排氣口的板式換熱器,主體由多層波紋板疊合而成,每層之間用銅釺焊焊接後成無數流體通道,主體一端設有受熱介質進口、傳熱介質進口、受熱介質出口和傳熱介質出口,在主體的適當位置設置排氣口。所述排氣口外接有洩壓閥和回流管接頭。有益的是本實用新型的位置是在主體傳熱介質的進口一側,並有洩壓閥自動控制,能隨時排除換熱器通道中傳熱介質攜帶的多餘氣體,確保板式換熱器的安全,從而能使生產線正常生產。
圖I是本實用新型立體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熱交換原理圖;圖中各部名稱及編號1_主體、2-受熱介質出口、3-傳熱介質進口、4-受熱介質進口、5-傳熱介質出口、6-排氣口、7-洩壓閥、8-回流管接頭。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和圖2所示一種帶排氣口的板式換熱器,主體I由多層波紋板疊合而成,每層之間用銅釺焊焊接後成無數流體通道,主體I 一端設有受熱介質進口 4、傳熱介質進口
3、受熱介質出口 2、傳熱介質出口 5,在主體I的適當位置設置排氣口 6,排氣口 6外接洩壓閥7和回流管接頭8。本產品接入換熱管路中後,傳熱介質蒸發或揮發攜帶的多餘氣體會產生一定壓力,通過換熱器排氣口 6到達洩壓閥7,當達到一定壓力時洩壓閥7門會自動頂開釋放汽體排空,或用手動啟閉閥門達到排空氣體的目的,維持換熱器的正常工作。若同時有少量液體逸出,可通過回流管回到傳熱介質管路中。·
權利要求1.一種帶排氣口的板式換熱器,主體由多層波紋板疊合而成,每層之間用銅釺焊焊接後成無數流體通道,主體(I) 一端設有受熱介質進口(4)、傳熱介質進口(3)、受熱介質出口(2)和傳熱介質出口(5),其特徵是在主體(I)的適當位置設置排氣口(6)。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帶排氣口的板式換熱器,其特徵是所述排氣口(6)外接有洩壓閥(7)和回流管接頭(8)。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向熱交換工序推薦一種帶排氣口的板式換熱器,其主體由多層波紋板疊合而成,每層之間用銅釺焊焊接後成無數流體通道,主體一端設有受熱介質進口、傳熱介質進口、受熱介質出口和傳熱介質出口,在主體的適當位置設置排氣口。所述排氣口外接有洩壓閥和回流管接頭。本實用新型的位置是在主體傳熱介質的進口一側,並有洩壓閥自動控制,能隨時排除換熱器通道中傳熱介質攜帶的多餘氣體,確保板式換熱器的安全,從而能使生產線正常生產。若同時有少量液體介質逸出,可通過回流管回到傳熱介質管路中。
文檔編號F28D9/00GK202630756SQ20122028640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1日
發明者戴丁軍, 何昌寶, 卓宏強 申請人:寧波市哈雷換熱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