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水交換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15:25:56 1
專利名稱:熱水交換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鍋爐技術,尤其涉及一種熱水機的閉循環與用戶端的外循環進行熱交換的熱水交換機。
背景技術:
國內目前所使用的常壓熱水爐大多為由燃燒器、燃燒室、煙管、鍋爐本體、自動供水及自動溫控系統所組成的立式火管式熱水爐。德國標準牌鍋爐及世界其它國家所設計製造的蒸汽鍋爐及熱水鍋爐均為臥式火管式鍋爐。上述兩種設計均為容積式,即被加熱介質在容器內處於靜止狀態,熱傳遞是被加熱介質在靜止狀態下的導熱係數所決定,因而傳熱速度慢,效率低。美國克雷登蒸汽發生器改變了上述設計,它將一根金屬管繞製成串接在一起的多層漸開線盤管,燃料燃燒後的火焰和熱煙氣在金屬管外運動,被加熱介質在管內流動,這樣便使被加熱介質在運動中吸熱,並擴大了受熱面積。但其不足之處是燃燒後的火焰及煙氣運動距離太短,在爐內停留時間太少,使轉換
後的熱能得不到充分吸收利用,煙囪中排出的煙氣溫度高達35(TC,其熱能利用率低,能源消耗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燃燒充分,熱交換效率高,且結構緊湊的熱水交換機。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由機箱、機箱內設的燃燒室、燃燒器、煙道、設置在機箱內的熱交換裝置組成,所述的煙道設在機箱一側的側壁上,所述的燃燒室中設一直立的隔板,隔板下部設有若干通孔或通槽,燃燒器連通其中一個腔室,另一個腔室連通煙道,熱交換裝置設在另一腔室和煙道之間;與熱水機連接有換熱器,熱水機的出水口連接換熱器內循環入口,熱水機的進水口連接換熱器內循環出口,換熱器的外循環進、出口連接外循環管路。所述的換熱器為板式換熱器。
本實用新型的煙道改變了以往設置在箱頂的結構,設置在箱側,這增加了與交換器進行熱交換的面積,進一步提高了效率;由於煙道內經常有積碳、雜質,本實用新型在煙道底部設置了活動門,能方便排汙排雜,進一步提高熱效率;熱水機與板式換熱器之間的管道短,熱損失小,工作時很快能達到最高溫度,處在滿負荷下運行,充分發揮了 "機組"的熱效率。採暖系統通過板式換熱器吸收"機組"發出的熱量,當釆暖系統的熱負荷降低,供水減少時,不影響"機組"的正常工作,機組內的水流狀態為紊流狀態,可保持最高傳熱係數。採暖系統與"機組"之間用板式換器隔離後,能在採暖系統發生故障維修時互不影響各自的系統。從而保證了我們所提供的熱水機組的熱效率真正達到卯%以上。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l是熱水機,2是熱水機出水口, 3是熱水機進水口, 4是換熱器,5是換熱器進水口, 6是換熱器出水口。圖2是圖1的俯視圖具體實施方式
,燃燒室中設一直立的隔板,隔板下部設有若干通孔或通槽,燃燒器連通其中一個腔室,另一個腔室連通煙道,
熱交換裝置設在另一腔室和煙道之間;與熱水機連接有換熱器4,熱水機的出水口 2連接換熱器內循環入口 ,熱水機的進水口 3連接換熱器內循環出口 ,換熱器的外循環進、換熱器進水口5、換熱器出水口6連接外循環管路。換熱器4為板式換熱器。
權利要求1、熱水交換機,由機箱、機箱內設的燃燒室、燃燒器、煙道、設置在機箱內的熱交換裝置組成,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煙道設在機箱一側的側壁上,所述的燃燒室中設一直立的隔板,隔板下部設有若干通孔或通槽,燃燒器連通其中一個腔室,另一個腔室連通煙道,熱交換裝置設在另一腔室和煙道之間;與熱水機連接有換熱器,熱水機的出水口連接換熱器內循環入口,熱水機的進水口連接換熱器內循環出口,換熱器的外循環進、出口連接外循環管路。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水交換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換 熱器為板式換熱器。
專利摘要熱水交換機。涉及一種熱水機的閉循環與用戶端的外循環進行熱交換的熱水交換機。它由機箱、機箱內設的燃燒室、燃燒器、煙道、設置在機箱內的熱交換裝置組成,所述的煙道設在機箱一側的側壁上,所述的燃燒室中設一直立的隔板,隔板下部設有若干通孔或通槽,燃燒器連通其中一個腔室,另一個腔室連通煙道,熱交換裝置設在另一腔室和煙道之間;與熱水機連接有換熱器,熱水機的出水口連接換熱器內循環入口,熱水機的進水口連接換熱器內循環出口,換熱器的外循環進、出口連接外循環管路。本實用新型的煙道改變了以往設置在箱頂的結構,設置在箱側,這增加了與交換器進行熱交換的面積,進一步提高了效率;在煙道底部設置了活動門,能方便排汙排雜。
文檔編號F24H1/22GK201306833SQ20082018703
公開日2009年9月9日 申請日期2008年9月16日 優先權日2008年9月16日
發明者賈祖儀 申請人:賈祖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