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良的buck電路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17:45:31 3
專利名稱:一種改良的buck電路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改良的BUCK電路。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BUCK電路,如圖1所示,通常採用N溝道MOSFET開關管V2,並將該 N溝道MOSFET開關管V2接至DC電源U的正極,當開關管V2導通時,電感Ll電流增加,電 感Ll儲能,LC濾波器的電容Cl上輸出一較為平直的直流電壓,向負載R供電;當開關管 V2截止時,電感Ll的儲能通過續流二極體Vl繼續向負載R輸出能量。這種BUCK電路的 MOSFET開關管的漏極和源極串聯在直流母線中,開關管V2的觸發Ves須使用一額外的控制 信號源地,電路複雜,成本相對較高,同時,對調試人員檢測開關管,提高了危險係數。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實用電路較為簡單、成本 較低、調試較為安全的改良的BUCK電路。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一種改良的BUCK電路,包括DC電源、開關管、續 流二極體、電感、電容、負載,所述的電容與所述的負載並接,所述的開關管的柵極接至控制 信號源,所述的DC電源的正極經過負載、電感,與所述的開關管的漏極連接,所述的開關管 的源極接至所述的DC電源的負極,在所述的DC電源的正極與電感的輸出端之間反並接一 續流二極體。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的區別在於開關管的源極與DC電源的負極相連接, 開關管與DC電源共地,節省了輔助電源部分,簡化了電路,降低了成本,調試人員檢測開關 管時相對安全。特別地,它還包括一保護二極體,串接於所述的DC電源的正極與所述的續流二極 管的負極之間,以防止由於DC電源反接時,容性負載對DC電源造成的破壞。
圖1是現有技術中BUCK電路的原理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改良的BUCK電路的原理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改良的BUCK電路的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所示,一種改良的BUCK電路,包括DC電源U、開關管V2、續流二極體VI、電 感Ll、電容Cl、負載R,DC電源U的正極經過負載R、電感Ll,與開關管V2的漏極連接,開關 管V2的源極接至DC電源U的負極,在DC電源U的正極與電感Ll的輸出端之間反並接一 續流二極體VI,電容Cl與負載R並接。在開關管V2的柵極加上控制信號源,當開關管V2 的柵極電壓為高電平時,開關管V2導通,電流流經DC電源、負載R、電感Li、開關管V2,電 感Ll儲能,當開關管V2的柵極電壓為低電平時,開關管V2截止,由續流二極體Vl為負載R和電感Ll提供電流環路,電感Ll釋放儲能。 如圖3所示,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於增加了一隻保護二極體VI,串接於 DC電源U的正極與續流二極體Vl的負極之間,當DC電源U反接時,為其提供反接保護。
權利要求1.一種改良的BUCK電路,包括DC電源、開關管、續流二極體、電感、電容、負載,所述的 電容與所述的負載並接,所述的開關管的柵極接至控制信號源,其特徵在於所述的DC電 源的正極經過負載、電感,與所述的開關管的漏極連接,所述的開關管的源極接至所述的DC 電源的負極,在所述的DC電源的正極與電感的輸出端之間反並接一續流二極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良的BUCK電路,其特徵在於它還包括一保護二極 管,串接於所述的DC電源的正極與所述的續流二極體的負極之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改良的BUCK電路,包括DC電源、開關管、續流二極體、電感、電容、負載,所述的電容與所述的負載並接,所述的開關管的柵極接至控制信號源,其特徵在於所述的DC電源的正極經過負載、電感,與所述的開關管的漏極連接,所述的開關管的源極接至所述的DC電源的負極,在所述的DC電源的正極與電感的輸出端之間反並接一續流二極體。開關管的源極與DC電源的負極相連接,開關管與DC電源共地,節省了輔助電源部分,簡化了電路,降低了成本,調試人員檢測開關管時相對安全。
文檔編號H02M3/10GK201904722SQ20102028896
公開日2011年7月20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8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8日
發明者方興餘 申請人:浙江上方光伏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