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柱內置式鐵路敞車車體側牆的製作方法
2023-05-21 08:39:21 2
專利名稱:側柱內置式鐵路敞車車體側牆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鐵路敞車車體的側牆。
背景技術:
重載貨運是我國乃至世界鐵路貨運的發展方向,而現有鐵路敞車車體已不能適應 重載貨運的需要。因此,必須在滿足車體強度要求及可適應現有線路限界和翻車機、人工操 作要求的條件下,對現有鐵路敞車車體進行改進,尤其是對承受貨物側壓力和運行中產生 的橫向力的側牆進行改進,以增大車體的容積。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具有等強度結構、可適應重載貨運要 求的側柱內置式鐵路敞車車體側牆。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包括位於門框及門框擋板兩側的側板、側柱和上側梁, 其特徵在於所說側板由上側板、門孔加強板和側柱連鐵構成,其中,上側板為內折式整體結 構,位於側柱的中上部外側,門孔加強板和側柱連鐵的兩端均與側柱中下部的側邊板連接, 且門孔加強板通過側柱連鐵與上側板連接,所說上側梁位於門框擋板和側柱的上端並與上 側板的外側連接。上述側柱的橫截面為上小下大變截面等強度結構。所說門孔加強板的下端設有圓弧形角板。所說上側板外側的折彎部分和側柱中下部的外側分別設有上封板和下封板,其 中,上側板外側與上封板之間還設有筋板。所說上封板和/或上側板及下封板的外側設有靠車墊板。所說側柱連鐵的上側面呈內低外高低傾斜狀。本實用新型將側柱的內側部分設置在側板之內,即採用內置式側柱,可在不改變 車體長度的情況下將側牆外移,不僅可增大車體的容積,而且可適應現有線路限界和翻車 機、人工操作要求。側柱的橫截面設置為上小下大變截面結構,即採用等強度結構設計,可 提高對貨物側壓的承受力,從而可滿足車體對強度的要求。門孔加強板的下端設置圓弧形 角板,可增強側牆下部的連接強度,有利於卸貨。設置靠車墊板則可適應翻車機作業。本實 用新型可用於製造軸重27噸、載重80噸級的鐵路通用敞車車體。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是側板結構示意圖。圖3是側柱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的A向示意圖。圖中1——門框、2——門框擋板、3——側板(3A——上側板、3B——門孔加強板、3C—側柱連鐵)、4——側柱(4A——側邊板)、5——上側梁、6——圓弧形角板、7——上封板、8——下封板、9——筋板、10——靠車墊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側板3由上側板3A、門孔加強板3B和側柱連鐵3C構成,位於門框1及門 框擋板2的兩側,其中,上側板3A為內折式整體結構,位於側柱4的中上部外側,門孔加強 板3B和側柱連鐵3C的兩端均與側柱4中下部的側邊板4A連接,且門孔加強板3B通過上 側面呈內低外高低傾斜狀的側柱連鐵3C與上側板3A連接,門孔加強板3B的下端設有圓弧 形角板6,側柱4的橫截面為上小下大變截面等強度結構,其內側部分位於側板3之內,上側 板3A外側的折彎部分和側柱4中下部的外側分別設有上封板7和下封板8,上側板3A外側 與上封板7之間還設有筋板9,上封板7和上側板3A及下封板8的外側設有靠車墊板10, 上側梁5位於門框擋板2和側柱4的上端並與上側板3A的外側連接即成為本實用新型。
權利要求一種側柱內置式鐵路敞車車體側牆,包括位於門框及門框擋板兩側的側板、側柱和上側梁,其特徵在於所說側板由上側板、門孔加強板和側柱連鐵構成,其中,上側板為內折式整體結構,位於側柱的中上部外側,門孔加強板和側柱連鐵的兩端均與側柱中下部的側邊板連接,且門孔加強板通過側柱連鐵與上側板連接,所說上側梁位於門框擋板和側柱的上端並與上側板的外側連接。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柱內置式鐵路敞車車體側牆,其特徵在於所說側柱的橫截面 為上小下大變截面等強度結構。
3.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側柱內置式鐵路敞車車體側牆,其特徵在於所說門孔加強 板的下端設有圓弧形角板。
4.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側柱內置式鐵路敞車車體側牆,其特徵在於所說上側板外 側的折彎部分和側柱中下部的外側分別設有上封板和下封板,其中,上側板外側與上封板 之間還設有筋板。
5.按權利要求4所述的側柱內置式鐵路敞車車體側牆,其特徵在於所說上封板和/或 上側板及下封板的外側設有靠車墊板。
6.按權利要求3所述的側柱內置式鐵路敞車車體側牆,其特徵在於所說側柱的外側設 有上封板和下封板。
7.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側柱內置式鐵路敞車車體側牆,其特徵在於所說側柱連鐵 的上側面呈內低外高低傾斜狀。
8.按權利要求3所述的側柱內置式鐵路敞車車體側牆,其特徵在於所說側柱連鐵的上 側面呈內低外高低傾斜狀。
9.按權利要求4所述的側柱內置式鐵路敞車車體側牆,其特徵在於所說側柱連鐵的上 側面呈內低外高低傾斜狀。
10.按權利要求5所述的側柱內置式鐵路敞車車體側牆,其特徵在於所說側柱連鐵的 上側面呈內低外高低傾斜狀。
專利摘要一種側柱內置式鐵路敞車車體側牆,涉及鐵路敞車車體的側牆。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滿足車體強度要求及可適應現有線路限界和翻車機、人工操作要求的鐵路敞車車體側牆。本實用新型包括位於門框及門框擋板兩側的側板、側柱和上側梁,其特徵在於所說側板由上側板、門孔加強板和側柱連鐵構成,其中,上側板為內折式整體結構,位於側柱的中上部外側,門孔加強板和側柱連鐵的兩端均與側柱中下部的側邊板連接,且門孔加強板通過側柱連鐵與上側板連接,所說上側梁位於門框擋板和側柱的上端並與上側板的外側連接。本實用新型具有等強度結構,可適應重載貨運要求,可用於製造軸重27噸、載重80噸級的鐵路通用敞車車體。
文檔編號B61D17/08GK201559661SQ20092022973
公開日2010年8月25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10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10日
發明者劉文亮, 劉桂軍, 劉翀原, 史春江, 周東海, 張仙花, 楊永強, 胡海平 申請人:南車長江車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