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肌肉粘連幾年了怎麼辦(傷筋動骨100天骨折手術後)
2023-05-20 15:48:56 1
看到題目,相信大家都很好奇,骨折聽起來算是比較常見的外傷,但是關節粘連聽過的人就比較少了,甚至對於關節粘連這個概念懂得人也不多,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骨折手術後的頭等大事——康復訓練
骨折後,經過手術治療,都會有臥床修養期,肢體重新手術接好後,也要通過不斷地康復鍛鍊逐漸恢復機體的各項技能,然而,這個過程還是比較痛苦的。因此,有些患者為了逃避這種疼痛,減少甚至不去做康復訓練,帶來的後果就是關節粘連,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已經手術治療好器官失去知覺。
很多骨折術後的患者,術後沒有做康復治療,而是關節活動受限後才來。因為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了,通常骨科醫生會囑咐患者回去要加強鍛鍊,否則會關節粘連。患者也照做了,但為什麼關節還是粘連了呢?
關節制動之後,關節囊、關節周圍的韌帶、相關的肌肉、肌腱沒有了正常的牽伸。就使得關節周圍纖維組織基質中的化學成分發生改變,組織彈性下降;同時降低了纖維間的潤滑作用;纖維間的距離縮小,產生化學橫鍵,造成纖維之間的粘連。這種橫鍵增多增密又更加妨礙了纖維間的滑動和在應力之下正常的拉長變形,於是就產生了粘連。
因為人體裡除了骨骼以外,其它所有組織都是靠瘢痕生長的方式癒合的,沒有瘢痕形成,組織就根本長不到一起。因此,活動會影響新合成的膠原蛋的方向,制動關節的膠原呈現雜亂的乾草一樣排列,進而與原有的膠原纖維產生粘連,進一步限制了關節活動。
再加上瘢痕,制動之後的關節就會形成關節內粘連,關節腔狹窄,關節外的相關組織攣縮變短。這樣的「內憂外患」「內外夾擊」之下,就不可避免地導致了關節僵直,失去了活動的功能。
傳統觀念傷筋動骨100天,覺得養個三個月原來該有的功能都能恢復。事實上,卻伴隨了很多問題,疼痛、腫脹、肌肉萎縮、瘢痕增生、活動受限等等。這都是結締組織雜亂生長造成,研究表明我們的結締組織(韌帶、筋膜、肌腱)有一定的收縮能力,在重塑的過程中需要外界給予一定的應力,讓其正常排列。
骨折術後的康復治療經手術醫生評估確認安全即可介入,康復的計劃是依照結締組織生長、骨折癒合情況同步進行治療。康復所達到的目標是此階段的功能水平,但絕不會超過此階段的生長水平。因此,延期康復意味著關節的功能水平遠遠落後於生長水平,患者也需要花更多的時間、金錢來恢復關節功能。
所以認識到康復訓練的重要性了嗎?不好好對待自己的身體,會讓你的手術效果一夜回到解放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