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機動兩輪車車架的製作方法
2023-05-21 05:00:46
專利名稱:一種機動兩輪車車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機動兩輪車領域,主要涉及一種機動兩輪車車架。
背景技術:
坐式機動兩輪車所用車架,從材料可分為鋼管車架、鋼板車架、鋼管鋼板車架和鋁 合金車架,目前由於工藝水平限制,常採用鋼製車架,由鋼管或鋼板製造的車架,雖強度和 剛性都比較好,但質量較大,同時焊縫的T型和角形接頭處易產生應力集中,焊接處疲勞強 度差。另外,車架的固有頻率設置不合適,對發動機振動引起的小載荷高頻振動及在行駛時 由路面反饋回的激振等外載荷會造成過敏的反應,對乘員的舒適性及操縱性有不同程度的 不利影響。
發明內容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機動兩輪車車架,使其能提高車架 的強度和剛度,減少焊接引起的應力集中,提高乘員的騎乘舒適性。本實用新型的目可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機動兩輪車車架,具有主管、與主管的前部連接的立管、位於主管兩側的左右 側管;所述的左右側管前部呈彎形連接在主管中部,主管的後部連接在主管連接管上;所 述主管連接管的兩端連接在左右側管上,主管的下部通過加強板加強;所述的左右側管之 間設置有吊架連接管、置物箱前支承板和置物箱後支承板;所述左右側管的中部焊接有左 右腳踏支承板、吊架支承板;所述的左右腳踏支承板、吊架支承板分別通過加強杆、加強板 固定;所述左右側管的後部通過左右加強板連接減震器連接管;所述的主管連接管、吊架 連接管、置物箱前支承板、置物箱後支承板和減震器連接管連接左右側管構成車架的框架 結構。所述的置物箱前支撐板、置物箱後支撐板、左右腳踏支撐板上均具有孔。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機動兩輪車車架,主管連接管、吊架連接管、置物箱前支承 組件、置物箱後支承組件和減震器連接管連接左、右側管構成車架的框架結構,提高了車架 整體的強度和剛度;左右腳踏支承板用加強杆支承加強,結構簡單,支承強度高;左右加強 板將減震器連接管與左右側管連為一體,有效消除了管狀件焊接時的應力集中;左右腳踏 支承板、置物箱前支承板、置物箱後支承板均由鋼板衝壓成型,不僅工藝性能良好,而且結 構強度大,結構尺寸小,節省材料,同時衝壓一些工藝孔,改變車架的剛度,減小發動機振動 對車架的影響,提高了騎乘舒適性。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俯視圖。圖中1、立管,2、主管,3、左右側管,4、主管連接管,5、吊架連接管,6、減震器連接
3管,7、15、加強板,8、尾管加強板,9、吊架限位板,10、吊架支撐板,11、置物箱前支承板,12、 左右腳踏支承板,13、加強杆,14、置物箱前後承板。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加以說明一種機動兩輪車車架,具有大直徑材料製成的主管2、與主管的前部拍扁後焊接一 體的立管1、位於主管兩側的左右側管3 ;所述的左右側管3前部呈彎形連接在主管中部,主 管的後部拍扁後銑圓弧與主管連接管4相連接,所述主管連接管4的兩端連接在左右側管 3上,主管的下部通過加強板7加強;用以提高轉向立管處的強度,減少應為集中;所述的左 右側管3之間設置有吊架連接管5、置物箱前支承板11和置物箱後支承板14 ;所述左右側 管的中部焊接有左右腳踏支承板12、吊架支承板10 ;所述的左右腳踏支承板12通過加強杆 13加強,不但可簡化結構,發揮板材的工藝優勢,更為重要的是提供足夠的支承強度;吊架 支承板10通過鋼板衝壓成型加強板固定,增加了該部位的強度,並充分發揮了板材在生產 工藝方面的優勢,減少了材料用量;所述左右側管的後部通過左右加強板15連接減震器連 接管6 ;避免了減震器連接管6與左右側管3焊接時產生應力集中;所述的主管連接管4、吊 架連接管5、置物箱前支承板11、置物箱後支承板14和減震器連接管6連接左右側管3構 成車架的框架結構,用以提高車架整體的強度和剛度;吊架限位板9限制吊架緩衝塊,並用 尾管加強板8對其進行加強;所述的置物箱前支撐板、物箱後支撐板、左右腳踏支撐板均由 鋼板衝壓成型,不僅工藝性能良好,而且結構強度大,結構尺寸小,節省材料,同時在它們的 上面上衝壓一些工藝孔,通過改變結構件的截面積,打破其腔型結構,改變車架的剛度,減 小發動機振動對車架的影響,提高騎乘舒適性。
權利要求一種機動兩輪車車架,其特徵是具有主管(2)、與主管的前部連接的立管(1)、位於主管兩側的左右側管(3);所述的左右側管(3)前部呈彎形連接在主管中部,主管的後部連接在主管連接管(4)上;所述主管連接管(4)的兩端連接在左右側管(3)上,主管的下部通過加強板(7)加強;所述的左右側管(3)之間設置有吊架連接管(5)、置物箱前支承板(11)和置物箱後支承板(14);所述左右側管的中部焊接有左右腳踏支承板(12)、吊架支承板(10);所述的左右腳踏支承板(12)、吊架支承板(10)分別通過加強杆(13)、加強板固定;所述左右側管的後部通過左右加強板(15)連接減震器連接管(6);所述的主管連接管(4)、吊架連接管(5)、置物箱前支承板(11)、置物箱後支承板(14)和減震器連接管(6)連接左右側管(3)構成車架的框架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機動兩輪車車架,其特徵是所述的置物箱前支撐板(11)、置物箱後支撐板(14)、左右腳踏支撐板(12)上均具有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機動兩輪車領域,提出的一種機動兩輪車車架,具有主管(2)、與主管的前部連接的立管(1)、位於主管兩側的左右側管(3);左右側管(3)前部呈彎形連接在主管中部,主管的後部連接在主管連接管(4)上;主管連接管(4)的兩端連接在左右側管(3)上;左右側管(3)之間設置有吊架連接管(5)、置物箱前支承板(11)和置物箱後支承板(14);左右側管的中部焊接有左右腳踏支承板(12)、吊架支承板(10);左右側管的後部通過左右加強板(15)連接減震器連接管(6)。本實用新型提高了車架整體的強度和剛度;有效消除了管狀件焊接時的應力集中;減小發動機振動對車架的影響,提高了騎乘舒適性。
文檔編號B62K11/02GK201580488SQ20092029701
公開日2010年9月15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12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12日
發明者李建波, 王進軍, 許新華 申請人:洛陽北方易初摩託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