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的CATV信號通訊平臺的製作方法
2023-05-21 01:51:0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CATV的通訊設備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高密度的CATV信號通訊平臺。
背景技術:
現有的CATV信號通訊平臺多為12槽平臺,其難以滿足高密度的功能模塊的安裝需求。例如,如圖1所示,其為現有常見的一種CATV信號通訊平臺。該CATV信號通訊平臺的機架整體高度為4RU,機架的左邊安插有兩個電源模塊5,從電源模塊往右安裝有12個功能模塊2,其主控管理模塊和散熱風扇3被安裝在1RU的高度內。這種CATV信號通訊平臺存在以下問題:1、電源模塊5與功能模塊2並排安裝,佔用了機架正面功能模塊2的安裝位,導致不能插接更多的功能模塊2;2、電源模塊5在工作中的發熱也會影響到與其相鄰的功能模塊2的正常工作;3、當散熱風扇3需要更換,就要更換掉整個的1RU的模塊,從而中斷整個CATV信號通訊平臺的網絡管理,導致主控管理模塊和散熱風扇3不便於更換、維護,增加了設備的運營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種高密度的CATV信號通訊平臺,其可以滿足高密度的功能模塊的安裝,且散熱效果好,便於更換、維護散熱風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的高密度CATV信號通訊平臺,其包括:機架,若干功能模塊,若干對功能模塊進行散熱的散熱風扇,控制並顯示功能模塊的運行狀態的控制面板,至少一對功能模塊、控制面板以及散熱風扇進行供電的電源模塊。
機架內設有:設於機架的前部的兩相對設置的第一平板與第二平板,活動設於機架前端的且位於第二平板上方的第三平板,設於機架後上部的第四平板,以及固定在機架的後部的背板。第一平板、第二平板與機架的兩側板圍成用於安置若干功能模塊的開放式腔體。若干散熱風扇固定在第三平板,控制面板設於機架的前端並垂直固定在第三平板上。第三平板上設有與每一散熱風扇以及控制面板可插拔電連接的第一PCB板。第四平板位於第三平板所在的平面上,其上設有用於容置電源模塊的第一託板以及與電源模塊可插拔電連接的第二PCB板,第一PCB板與該第二PCB板可插拔電連接。背板上設有與每一功能模塊可插拔電連接的第三PCB板且第三PCB板與第二PCB板可插拔電連接。
優選地,第一平板上設有若干並列設置的第一導槽,第二平板上設有與第一導槽相對的第二導槽,若干功能模塊並列安置在第一導槽和第二導槽之間。
優選地,機架的前部兩側分別設有與第三平板的兩側端滑動配合的第三導槽,第三平板可沿第三導槽從機架的前端插入機架內。
優選地,第一導槽與第二導槽的槽道上開設若干通孔。
優選地,每一第二導槽的槽道與散熱風扇相對的位置開設有散熱孔。功能模塊的外殼上板與散熱孔相對的位置設有第一通風孔,其外殼下板設有第二通風孔。
優選地,第一通風孔與第二通風孔呈條形或圓形。
優選地,功能模塊的外殼後板向背板凸設兩相對設置的上導向片與下導向片。上導向片與下導向片分別位於功能模塊的接口的上下兩側,並形成夾槽,裝配時,第三PCB板的電源插頭相對沿夾槽插入功能模塊的電源接口內。
優選地,該通訊平臺還包括網絡模塊,第四平板上設有用於容置網絡模塊的第二託板,網絡模塊與第二PCB板可插拔電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
1、各功能模塊從後部取電和通訊,有效簡化了功能模塊的結構複雜度,降低了模塊盒的結構成本;
2、所有的模塊(包括功能模塊、控制面板以及散熱風扇)都可以或方便在線帶電拉出或插拔,實現了功能模塊不停電、不中斷工作的情況下更換機架上的任何部分故障模塊;
3、控制面板與散熱風扇整合在機架的前上部,便於拆裝、維護;
4、電源模塊與散熱風扇安裝在機架的同一高度,避免了電源模塊佔用功能模塊的安裝空間,使得機架內可以設置更多的功能模塊。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示出的結構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現有的CATV信號通訊平臺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高密度的CATV信號通訊平臺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機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的爆炸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功能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6圖5A處的局部放大圖。
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高密度的CATV信號通訊平臺。
參照圖2,圖2為本實用新型高密度的CATV信號通訊平臺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2所示,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該高密度CATV信號通訊平臺包括:機架1,若干功能模塊2,若干對功能模塊2進行散熱的散熱風扇3,控制並顯示功能模塊2的運行狀態的控制面板4,以及至少一電源模塊5。其中,機架1內設有:兩相對平行設置的第一平板11與第二平板12,第三平板13,第四平板14以及背板15。
參照圖3-4,圖3為本實用新型機架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的爆炸圖。
如圖3-4所示,第一平板11與第二平板12設於機架1的前部,且第一平板11、第二平板12與機架1的兩側板圍成用於安置若干功能模塊2的開放式腔體。具體地,為了便於安置功能模塊2,在第一平板11上設有若干並列設置的第一導槽111,第二平板12上設有與第一導槽111相對的第二導槽,若干功能模塊2並列安置在第一導槽111和第二導槽之間。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導槽111和第二導槽均通過衝壓方式構成,當功能模塊2從機架1的前端插入機架1時,第一導槽111與第二導槽不易受損。同時,還省掉了專用、易損的塑料導槽,使得功能模塊2的電氣接地更好。為便於散熱,第一導槽111與第二導槽的槽道上開設若干通孔112。
如圖3-4所示,第三平板13活動設於機架1的前端且位於第二平板12上方,其上設有若干與散熱風扇3相對應的安裝位,以固定散熱風扇3。控制面板4設於機架1的前端,並垂直固定在第三平板13上。在第三平板13上還設有第一PCB板131,控制面板4與若干散熱風扇3通過信號排線電纜與第一PCB板131可插拔電連接。具體地,在機架1的前部兩側的側板上分別設有與第三平板13的兩側端滑動配合的第三導槽132,第三平板13可沿第三導槽132從機架1的前端插入機架1內。當散熱風扇3需要進行更換維護時,直接將散熱風扇3和控制面板4隨第三平板13一起帶電抽出即可進行維護、更換。
如圖3-4所示,第四平板14設於機架1的後上部且位於第三平板13所在的平面上,其上設有與電源相配合的第一託板142以及第二PCB板141。電源模塊5置於第一託板142內,並通過信號排線電纜與第二PCB板141可插拔電連接。第一PCB板131也通過信號排線電纜與第二PCB板141可插拔電連接。將電源模塊5設在與散熱風扇3的同一高度,避免了電源模塊5佔用第三平板13之下的機架1空間,使得機架1內可以安置更多的功能模塊2。由此,在相同尺寸的機架1外框下,可滿足高密度的功能模塊2的安裝需求。此外,在本實施例中,機架1內設有兩個電源模塊5,相應地,第四平板14上也設有兩第一託板142,以保證通訊平臺的冗餘熱備份。
如圖4所示,背板15固定在機架1的後部,其上設有第三PCB板151。每一功能模塊2均通過信號排線電纜與第三PCB板151可插拔電連接,且第三PCB板151通過信號排線電纜與第二PCB板141可插拔電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通過第一平板11、第二平板12以及第三平板13將機架1前部的空間劃分為兩個相互獨立的空間,將功能模塊2安置在第一平板11與第二平板12之間,將控制面板4以及散熱風扇3安置在第三平板13上。第三平板13與機架1為滑動配合,可方便快捷地將控制面板4以及散熱風扇3隨第三平板13從機架1內取出,進行更換、維護。功能模塊2、控制面板4、散熱風扇3與電源模塊5之間的電連接相互獨立,因此在取出控制面板4和散熱風扇3時,不會影響功能模塊2的正常運行,可實現在功能模塊2的不斷電的情況下進行故障維護。電源模塊5設置在第三平板13所在的平面上,不佔用第三平板13以下的機架1空間,使得機架1內有更多空間安置功能模塊2,可滿足高密度的功能模塊2的安裝需求。
相比現有的相同尺寸的CATV信號通訊平臺,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
1、各功能模塊2從後部取電和通訊,有效簡化了功能模塊2的結構複雜度,降低了模塊盒的結構成本;
2、所有的模塊(包括功能模塊2、控制面板4以及散熱風扇3)都可以或方便在線帶電拉出或插拔,實現了功能模塊2不停電、不中斷工作的情況下更換機架1上的任何部分故障模塊;
3、控制面板4與散熱風扇3整合機架1的前上部,便於拆裝、維護;
4、電源模塊5與散熱風扇3安裝在機架1的同一高度,避免了電源模塊5佔用功能模塊2的安裝空間,使得機架1內可以設置更多的功能模塊2。
為提高功能模塊2的散熱效率,優選地,每一第二導槽的槽道與散熱風扇3相對的位置開設有散熱孔121。功能模塊2的外殼上板與散熱孔121相對的位置設有第一通風孔21,其外殼下板設有第二通風孔。具體地,第一通風孔21與第二通風孔呈條形或圓形。在本實施例中,通過在功能模塊2的外殼上設置第一通風孔21與第二通風孔,以提高功能模塊2內的熱氣流通;在散熱風扇3下開設散熱孔121,可提高散熱風扇3吹或者抽取功能模塊2內部熱氣流的效率。由此,以提高機架1內功能模塊2的散熱效率,減小通訊平臺的故障概率。
為避免功能模塊2與第三PCB板151電源插口定位不準,優選地,如圖6所示,功能模塊2的外殼後板向背板15凸設兩相對設置的上導向片22與下導向片23。上導向片22與下導向片23分別位於功能模塊2的接口的上下兩側,並形成一夾槽,將功能模塊2插入機架1內時,第三PCB板151的電源插頭可相對沿夾槽插入功能模塊2的電源接口內。通過在功能模塊2的外殼後板上設置上下雙片倒角的第一導向片22與第二導向片23,以保證功能模塊2的插拔定位的準確性,避免定位不良損壞插針或燒壞接插件的問題。
在本實施例中,該通訊平臺還包括網絡模塊6,第四平板14上設有用於容置網絡模塊6的第二託板143,網絡模塊6與第二PCB板141可插拔電連接,以提高通訊平臺的實用性和適用範圍。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是在本實用新型的發明構思下,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