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帝王思想的一首詩(宋詞中的帝君宗)
2023-04-20 14:27:53
最有帝王思想的一首詩?按歷史出場為序 【詞帝】李煜(937年),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於最有帝王思想的一首詩?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最有帝王思想的一首詩
按歷史出場為序
【詞帝】李煜(937年)
人物一句評:若以治詞治國家,安能東風一半為臣虜?
·相見歡·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蝶戀花·
遙夜亭皋閒信步,乍過清明,早覺傷春暮。
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雲來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誰在鞦韆,笑裡低低語。
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詞宗】柳永(984年)
人物一句評:一生蹉跎長短句,兩宋後世我詞宗。
·蝶戀花·
佇倚危樓風細細。
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草色煙光殘照裡。
無言誰會憑闌意。
也擬疏狂圖一醉。
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
·八聲甘州·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
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爭知我,倚欄杆處,正恁凝愁!
【詞君】晏殊(991年)
人物一句評:政文兩壇真君子,一代大家百代師。
·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
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
等閒離別易銷魂,
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
落花風雨更傷春,
不如憐取眼前人。
【詞尊】歐陽修(1007年)
人物一句評:詩詞文史皆才量,遠大之器一先鋒。
·玉樓春·
尊前擬把歸期說,欲語春容先慘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
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蝶戀花·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
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詞巔】蘇軾(1037年)
人物一句評:千載之下豈李杜,傾蕩磊落也在巔。
·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卜算子·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詞驕】晏幾道(1038年)
人物一句評:矜驕獨步生婉妙,小詞千古第一人。
·鷓鴣天·
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
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臨江仙·
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
去年春恨卻來時。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
琵琶弦上說相思。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詞冠】周邦彥(1056年)
人物一句評:人間詞話譽老杜,巧工冠宋集大成。
·蘇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
鳥雀呼晴,侵曉窺簷語。
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
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
五月漁郎相憶否。
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浣溪沙·
水漲魚天拍柳橋。
雲鳩拖雨過江皋。
一番春信入東郊。
閒碾鳳團消短夢,
靜看燕子壘新巢。
又移日影上花梢。
【詞後】李清照(1084年)
人物一句評:千古第一真才女,質豈婉約也雄渾。
·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浣溪沙·
繡幕芙蓉一笑開,
斜偎寶鴨親香腮,
眼波才動被人猜。
一面風情深有韻,
半箋嬌恨寄幽懷,
月移花影約重來。
【詞翁】陸遊(1125年)
人物一句評:詩詞兩絕盡透骨,亙古男兒一放翁。
·訴衷情·
當年萬裡覓封侯,匹馬戍梁州。
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
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卜算子·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詞龍】辛棄疾(1140年)
人物一句評:命世大才馭戎筆,稼軒身後無宋詞。
·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鷓鴣天·
晚日寒鴉一片愁。
柳塘新綠卻溫柔。
若教眼底無離恨,
不信人間有白頭。
腸已斷,淚難收。
相思重上小紅樓。
情知已被山遮斷,
頻倚闌幹不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