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計算機主機箱後蓋板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15:23:39 2
一種計算機主機箱後蓋板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計算機主機箱後蓋板,包括由金屬材料製成的蓋板,所述蓋板包括一背板和設置在背板上下端的扣板,所述扣板與背板間互相垂直,所述扣板的內側面上開設有一插槽,所述背板的中間處設有一呈「豐」字形的溝槽,所述溝槽的兩側各設有一長方形通槽,該長方形通槽的上下兩端設有一滑軌,兩滑軌之間活動設置有一擋板;本實用新型主要卡裝與電腦主機箱的後端,使得與主機箱後板之間留有一定的間隙,插頭及電源連接件擺放在該間隙之間,電線則通過長方形通槽拉出,此時將擋板與長方形通槽封閉,兩個凹口正好與電源線配合。本實用新型可有效保護插頭由於主機箱的移動而發生鬆動的情況,可更好的保護主機箱的後端面。
【專利說明】一種計算機主機箱後蓋板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計算機主機箱後蓋板。
【背景技術】
[0002]計算機主機箱的後端部通常有很多的連接線,而連接線的長度又較短,而由於是電連接線,當主機箱不小心被踢到發生位移時,後面的連接線很容易鬆動,進而影響正常工作。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有效防止電源連接線鬆動的計算機主機箱後蓋板。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計算機主機箱後蓋板,包括由金屬材料製成的蓋板,所述蓋板包括一背板和設置在背板上下端的扣板,所述扣板與背板間互相垂直,所述扣板的內側面上開設有一插槽,該插槽的寬度等於主機箱的寬度,所述背板的中間處設有一呈「豐」字形的溝槽,所述溝槽的兩側各設有一長方形通槽,該長方形通槽的上下兩端設有一滑軌,兩滑軌之間活動設置有一擋板,該擋板的上下端面設有滑塊,該滑塊設置在長方形通槽的滑軌內。
[0005]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擋板的前端面設有一圓弧形的第一凹口,正對第一凹口的長方形通槽面上設有一圓弧形的第二凹口。
[0006]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上下端扣板的內側面上設有防滑條。
[000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主要卡裝與電腦主機箱的後端,使得與主機箱後板之間留有一定的間隙,插頭及電源連接件擺放在該間隙之間,電線則通過長方形通槽拉出,此時將擋板與長方形通槽封閉,兩個凹口正好與電源線配合。本實用新型可有效保護插頭由於主機箱的移動而發生鬆動的情況,可更好的保護主機箱的後端面。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為了易於說明,本實用新型由下述的具體實施例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計算機主機箱後蓋板,包括由金屬材料製成的蓋板,所述蓋板包括一背板I和設置在背板I上下端的扣板2,所述扣板2與背板I間互相垂直,所述扣板2的內側面上開設有一插槽3,該插槽3的寬度等於主機箱的寬度,所述背板的中間處設有一呈「豐」字形的溝槽5,所述溝槽5的兩側各設有一長方形通槽7,該長方形通槽7的上下兩端設有一滑軌(未圖示),兩滑軌之間活動設置有一擋板4,該擋板4的上下端面設有滑塊(未圖示),該滑塊設置在長方形通槽7的滑軌內。[0011]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擋板4的前端面設有一圓弧形的第一凹口 8,正對第一凹口 8的長方形通槽面上設有一圓弧形的第二凹口 6。
[0012]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上下端扣板2的內側面上設有防滑條9。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主要卡裝與電腦主機箱的後端,使得與主機箱後板之間留有一定的間隙,插頭及電源連接件擺放在該間隙之間,電線則通過長方形通槽拉出,此時將擋板與長方形通槽封閉,兩個凹口正好與電源線配合。本實用新型可有效保護插頭由於主機箱的移動而發生鬆動的情況,可更好的保護主機箱的後端面。
[001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範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計算機主機箱後蓋板,其特徵在於:包括由金屬材料製成的蓋板,所述蓋板包括一背板和設置在背板上下端的扣板,所述扣板與背板間互相垂直,所述扣板的內側面上開設有一插槽,該插槽的寬度等於主機箱的寬度,所述背板的中間處設有一呈「豐」字形的溝槽,所述溝槽的兩側各設有一長方形通槽,該長方形通槽的上下兩端設有一滑軌,兩滑軌之間活動設置有一擋板,該擋板的上下端面設有滑塊,該滑塊設置在長方形通槽的滑軌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計算機主機箱後蓋板,其特徵在於:所述擋板的前端面設有一圓弧形的第一凹口,正對第一凹口的長方形通槽面上設有一圓弧形的第二凹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計算機主機箱後蓋板,其特徵在於:所述上下端扣板的內側面上設有防滑條。
【文檔編號】G06F1/18GK203733055SQ201420132839
【公開日】2014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4日
【發明者】李剛, 周小磁 申請人:李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