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跟國寶互動(生動鏡頭語言讓國寶)
2023-04-20 13:09:17 1
十七載耕耘,收錄海內外超一萬件國寶繪畫藏品的《中國歷代繪畫大系》終於完成,而記錄「大系」背後故事的人文紀錄片,正於金秋十月正式拉開序幕。由浙江廣電集團精心打造的三集人文紀錄片《盛世修典》於17日20:30開始,以每晚一集的形式在浙江衛視播出。該片聚焦「中國歷代繪畫大系」這一規模浩大、縱貫歷史、橫跨中外的國家級重大文化工程,以《匯聚》《賡續》《彌新》為分集,不僅全景式記錄了海內外繪畫珍品的數位化匯聚過程、揭秘國寶流傳與失落過程中的故事,更以點帶面,生動講述了中國繪畫史發展的文化脈絡與精神傳承。
古畫數位化「回家」夢想
2005年,一個讓散落世界各地的中國古代繪畫數位化「回家」的夢想,在浙江「萌發」,「中國歷代繪畫大系」這一項規模浩大、縱貫歷史、橫跨中外的國家級重大文化工程啟動。
從2005年至2022年,「大系」項目組從零開始,讓散失海外的3569件(套)繪畫精品,通過高精度數位化方式重返祖國懷抱,與國內8910件(套)藏品圖像「團聚」,最終收錄出版海內外263家文博機構藏畫 12405件(套),共同構成了縱貫兩千餘年的中國古代繪畫史的恢宏圖景。
「四千精神」如何煉成
「大系」項目組始終堅持「千山萬水,千方百計,千辛萬苦,千言萬語」的「四千精神」,十七年如一日地付出。紀錄片《盛世修典》第一集《匯聚》中特別講述了名畫《女史箴圖》聚散離合的背後故事,讓觀眾能一窺大系團隊的「四千精神」是如何煉成的。
《女史箴圖》為中國東晉顧愷之創作的絹本繪畫作品,原作已佚失,目前已知最早的唐代摹本在經歷1900年八國聯軍之亂後,被英軍上尉詹森趁亂盜走,以25鎊的價格賣給了大英博物館。由於年代久遠,12段畫面現僅存9段,且出現了嚴重的風化掉渣情況。是怎樣的契機讓「大系」團隊說服大英博物館提供了圖像數據?他們又怎樣讓中華瑰寶《女史箴圖》終於首尾相連,真實還原古代書畫的氣息與質感,最終完成了數位化匯聚?
與「大系」相伴十七年的金曉明教授,也在紀錄片中講述了許多難以忘懷的經歷。他為何要帶領團隊「三顧」日本黑川古文化研究所?他又是如何耗費三年時間,經歷溝通、談判、陷入僵局、等待、再次溝通……才能完成一幅畫數位化採集的?
《盛世修典》不僅有大江大河,也有點點水滴,這些幕後故事也將在紀錄片中逐一揭秘。「大系」項目組所付出的精力之多、所涉及的人數之眾,難以估量。紀錄片鏡頭裡每一個「大系人」的故事,那些不平凡的生命體驗都與這一重大文化成果緊密相連。《盛世修典》訴說著時間的力量,原來十七年時光過去,每一刻都不曾有過浪費。
真實是底色 創造是靈魂
真實,是紀錄片的底色。在三集紀錄片《盛世修典》中,有「我在故宮拍文物」的感人細節,也有「此畫怎講」的鉤沉索隱。生動的鏡頭語言讓那些沉默千年的國寶「開口說話」,同時也帶領觀眾走入「大系」團隊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日常,跟隨他們的足跡,走遍千山萬水,展開世界級藝術巡禮。
創造是紀錄片的靈魂。紀錄片中有許多扣人心弦的國寶傳奇,《五牛圖》的回歸有著怎樣的傳奇?收藏家張伯駒捐獻《遊春圖》的背後又有什麼樣的曲折?「大系」通過尋訪藝術史家、收藏家及他們的後代,同時也運用特效手段,展現國寶繪畫的細節特徵,以特有的知識性、觀賞性和互動性,多角度地展現了《中國歷代繪畫大系》的文化內蘊。傳世藝術珍品的數位化重現,讓更多人能有機會近距離欣賞誕生於不同時空的藝術精品,從中感受到中國之於世界民族的獨特文化魅力。
文/記者 祖薇薇 王磊
原標題:紀錄片《盛世修典》首播 見證超一萬件國寶繪畫的數位化匯聚過程 生動鏡頭語言讓國寶「開口說話」
來源: 北京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