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最新課程設置方案(高教2023面臨3種姿態)
2023-04-20 07:46:07 1
2023最新課程設置方案?文 | 董雲川(雲南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研究員),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於2023最新課程設置方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2023最新課程設置方案
文 | 董雲川(雲南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研究員)
世事無常。中國現代高等教育歷經百餘年發展,坎坷多難、弦歌不輟。近三年的疫情襲擾竟然也把學府內外搞得手忙腳亂。然而,高等教育作為社會發展的晴雨表,域內域外、校內校外、課內課外諸多要素交互作用,「新冠」僅為大千世界之毫末,雖有阻滯但無礙大局。從絕對意義上講,偶發的疫情今後依然避免不了。高等教育有人代代堅守、永久延續卻是篤定不變的。
眼下,作為教師的願望是能儘快回到有人且熱鬧的課堂,作為學者的願望是能積極投身於未知且無禁的學術場域,作為教育者的願望則是能篤定於文化精神與大學理想不動搖。
靜觀現實,高等教育所呈現出來的姿態有三,可分別用「《》」「?」「!」喻之。
表徵為「《》」的高等教育擔當著文化傳承的重任,對人類文明延續的經典學問抱有敬畏之心,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皓首窮經,感性上全情投入,行動上愚公移山,能通過「知短」而把握生長的契機。
表徵為「?」的高等教育專注於科學探究,始終保有懷疑精神,在研究中敢於突破陳規陋習,堅持理性自覺,據此尋找「脫困」的契機。
表徵為「!」的高等教育無不自以為是,時刻以賣點營銷為榮,感覺自己天下無敵,總是移花接木,彰顯標籤,言行舉止因果錯位,沉溺於「虛長」,盲目自大,難免失去「糾錯」契機。
不同教育姿態聯動不同的發展契機。第一種有待強化,第二種有待釋放,第三種有待降溫。
古往今來,站在任何時間基點往前看,教育的整體都可被瞭望、被展望,而具體到教育個體,卻只能去指望、去奢望。無論如何,高等教育系統內在的渴求和期盼都是更加安穩的制度、更加安靜的校園,以及更多安心的讀書人。更進一步說,我們指望未來高等教育順應「天時」,可有效規避不確定性;指望高等教育契合「地利」,憑藉穩定的制度保障更好地服務並紮根於大地;指望高等教育專注「人和」,充分激發出師生在教育情境中的活力和主動性。
因此,面對2023年「無常」的世界,教育需要調整再出發的姿態,回歸「正常」,竭力「守常」,追求「恆常」。唯其如此,高質量發展的高等教育局面才能如期而至。
於是,首先不得不努力扭轉並維護「正常」的教育秩序。說時容易做時難。學府內外總有數不清的「異常」事件需要應對,而孰輕孰重則取決於政策的天平和院校掌門人的智慧。其次,要千方百計「守常」。強力的管控短時容易顯效,但長期堅守不易,教育無法立竿見影,少不了持續穩定的制度保障。最後,要殫精竭慮地「恆常」。人才生長自有周期,學科演化自有規律,文化組織的運行自有邏輯,百年樹人的教育若非執著長期堅守則不能達成。
人的欲望無限,無所不欲,但熱脹冷縮,幅度極大。當下,教育者自當回復平常心。為學之道理應復歸於樸,有如戰亂時所望「安靜的書桌」,亦有如北大教授徐光憲所倡「上課比天大」。如此甚好。
《中國科學報》 (2023-01-03 第4版 高教聚焦 原標題為《新一年,校準姿態再出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