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前血糖與餐後血糖高哪個危害大(這5個因素是餐後血糖高的)
2023-04-20 19:01:07 2
有沒有糖友平常去醫院一般只查空腹血糖,很少測餐後血糖的呢?人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處於餐後狀態(指進餐後4~6小時內),與空腹血糖相比,餐後血糖對全天的平均血糖影響更大。
有數據顯示,糖尿病人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是普通人的2~4倍,且隨著餐後血糖的增高,發生心絞痛、心肌梗死、中風的風險也在增高。
餐後2小時血糖的含義:餐後2小時血糖是指早、中、晚餐後2小時測定的血糖,是指從第一口飯開始計時,2小時後測定的血糖水平,是診斷糖尿病的重要方法。
餐後血糖高是糖尿病併發症的獨立危險因素,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心腦血管健康。現代研究表明,餐後血糖高的危害很大,很多糖尿病就是因為餐後血糖高引起的。
餐後血糖的控制標準是因人而異的,需要結合病情、身體狀況,在儘量減少低血糖的基礎上,逐漸平穩安全地使血糖達標。
一般來說,糖友餐後2小時血糖控制在7~10mmol/L即可,病程較短、年齡較小,且無糖尿病併發症和其它嚴重疾病的2型糖友,最好控制在7.8mmol/L以下。
①飲食因素:比如沒控制好飲食的量;喜歡喝稀飯;食物熱量較高;炒菜使用的烹調油較多;吃了甜食;飯後馬上吃水果;飲食結構安排不合理,像蔬菜少、主食多等等.....
②運動因素:人在運動的時候,血液裡的血糖會進入到肌肉裡面提供能量,如果餐後運動量過少,身體對糖利用不夠,那麼血糖就降不下來。
③口服藥物因素:未按時服用降糖藥;藥物劑量不足;漏服藥物等。
④監測血糖的原因:採血過程中的某些環節,也會造成血糖升高的,如:手部沒有洗乾淨;未用酒精消毒皮膚;血糖試紙已過期,或者試紙條碼不相符等。
⑤其它原因:情緒波動(如焦慮、緊張、生氣等)、季節變換、身體狀況不佳(如感冒、腹瀉、睡眠不足、過度勞累等)。
①調整用餐順序:要想控制好餐後血糖,調整用餐順序很重要。
因為蔬菜裡面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可延長碳水化合物的分解時間,進而延緩餐後血糖的升高。建議糖友們的用餐順序調整為蔬菜—肉—飯,先吃蔬菜、蘑菇、藻類等,然後再吃肉、魚、大豆、乳製品等含蛋白質的菜,最後進食米飯、麵條、麵包和芋薯類碳水化合物,以及部分水果。
並且,經驗告訴我們,人們在吃飯的時候一般都是剛開始的時候會吃得比較多,所以米飯放在後面,既可以實現先進食升糖指數低的食物又可以減少米飯的進食量,對糖友而言是一種特別適合的用餐順序。
②用筷子代替勺子:用筷子吃飯有助於控制血糖,因為用筷子會拉長用餐的時間。
以一碗正常大小的米飯為例,用筷子平均要吃43口才能吃完,而用勺子吃飯只要20口。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同樣分量的一碗米飯,如果加長進餐時間,食物消化吸收的速度就會減慢,這樣有利於糖分緩緩地釋放到血液中,血糖也就更容易控制。
所以,糖友們應該儘量拉長用餐時間,每頓飯用20~30分鐘是比較合適的。
③增加每口飯的咀嚼次數:通過不斷咀嚼,人體會分泌一些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分泌到一定程度便會刺激大腦中的飽足中心發出吃飽了的信號,食慾就會下降。所以糖友們在吃飯的時候一定要慢慢吃,多咀嚼,這樣更有利於餐後血糖的控制哦。
以上就是對糖友們控制餐後血糖升高的小建議,希望對各位糖友們有所幫助,影響餐後血糖升高的因素有很多,大家日常在飲食中也要多加注意!
文中圖源網絡,侵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