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熱反射隔熱硅藻泥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14:42:36
本發明涉及塗料
技術領域:
,尤其涉及一種熱反射隔熱硅藻泥。
背景技術:
:當前建築能耗佔全社會能耗的30%,其中最主要是由於空調的使用。炎熱的夏天,太陽光通過直射到屋面,通過屋面吸收轉入屋內,提升室內溫度,據統計,屋面接受日照時間最長,而且屋面吸收的熱量佔房屋總吸收熱量的46%,因此研究和開發建築隔熱塗料具有重大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將反射型隔熱塗料刷在建築表面,就能夠降低建築物夏熱冬冷和夏熱冬暖地區,構成低輻射傳熱結構,提高建築結構隔熱效果,從而達到降低空調製冷能耗、節約能源的目的。其隔熱原理主要是由於熱反射率高,有效降低輻射傳熱和對流傳熱。但是目前使用的隔熱塗料還存在許多缺點,例如被太陽輻射時間久了易老化,而且容易磨損,這樣就會使得塗料膜的隔熱效果變差、使用壽命縮短。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熱反射隔熱硅藻泥,具有優異的熱反射降溫效果。技術實現要素: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是提供一種熱反射隔熱硅藻泥。本發明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熱反射隔熱硅藻泥,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製備而成:可再分散性膠粉42-48份、中空玻璃微珠22-32份、顏料6-12份、二氧化鈦15-25份、碳酸鈣20-30份、矽酸鋁15-25份、硅藻土22-28份、隔熱增效劑10-20份、防凍劑0.5-5份。優選地,所述的隔熱增效劑由二氧化鋯、二氧化矽、三氧化二硼組成,所述二氧化鋯、二氧化矽、三氧化二硼的質量比為(1-3):(1-3):(1-3)。優選地,所述的防凍劑由1,3-丙二醇、異丙醇、乙二醇組成,所述1,3-丙二醇、異丙醇、乙二醇的質量比為(1-3):(1-3):(1-3)。優選地,所述的可再分散性膠粉可以購買或製備得到,也可以參照專利申請號:201110240131.3中實施例1的方法製備。優選地,所述的顏料為酞箐綠、外牆紅、氧化鉻綠中一種或多種的混合物。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熱反射隔熱硅藻泥的製備方法:將可再分散性膠粉、中空玻璃微珠、顏料、碳酸鈣、矽酸鋁、二氧化鈦、硅藻土、隔熱增效劑、防凍劑混合均勻即得。本發明提供的熱反射隔熱硅藻泥,可以有效阻止太陽的熱量在物體表面累積升溫,又能自動進行熱量輻射散熱降溫,抗菌性、耐磨性優良,施工方便,效率高。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中各原料介紹:可再分散性膠粉,參照專利申請號:201110240131.3中實施例1的方法製備。矽酸鋁,CAS號:12141-46-7,採用常州市禹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工業級矽酸鋁,粒度為2500目。二氧化鈦,CAS號:13463-67-7,採用杜邦,型號為R-960的金紅石型二氧化鈦。碳酸鈣,CAS號:471-34-1,採用河北巖旭礦產品有限公司提供的輕質鈣粉,粒度1200目。中空玻璃微珠,採用信陽市永凱保溫材料有限公司提供的等級為2018,粒徑為65-75μm的中空玻璃微珠。二氧化鋯,CAS號:1314-23-4,粒徑:30-40nm。二氧化矽,CAS號:7631-86-9,粒徑:30-40nm。三氧化二硼,CAS號:1303-86-2,粒徑:30-40nm。1,3-丙二醇,CAS號:504-63-2。異丙醇,CAS號:67-63-0。乙二醇,CAS號:107-21-1。顏料採用氧化鉻綠,CAS號:1308-38-9,採用上海豔晨顏料有限公司生產的型號為T22的納米級氧化鉻綠。硅藻土,CAS號:91053-39-3,具體採用靈壽縣勇昌礦產品加工廠生產的600目的煅燒硅藻土。實施例1熱反射隔熱硅藻泥原料(重量份):可再分散性膠粉45份、中空玻璃微珠30份、氧化鉻綠6份、二氧化鈦20份、碳酸鈣25份、矽酸鋁20份、硅藻土25份、隔熱增效劑15份、防凍劑1.5份。所述的隔熱增效劑由二氧化鋯、二氧化矽、三氧化二硼組成按質量比為1:1:1攪拌混合均勻得到。所述的防凍劑由1,3-丙二醇、異丙醇、乙二醇按質量比為1:1:1攪拌混合均勻得到。熱反射隔熱硅藻泥的製備方法:將可再分散性膠粉、中空玻璃微珠、氧化鉻綠、二氧化鈦、碳酸鈣、矽酸鋁、硅藻土、防凍劑、隔熱增效劑使用懸臂雙螺旋錐形混合機攪拌15分鐘混合均勻即得實施例1的熱反射隔熱硅藻泥。實施例2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區別僅在於:所述的隔熱增效劑由二氧化鋯、二氧化矽按質量比為1:1攪拌混合均勻得到。得到實施例2的熱反射隔熱硅藻泥。實施例3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區別僅在於:所述的隔熱增效劑由二氧化鋯、三氧化二硼按質量比為1:1攪拌混合均勻得到。得到實施例3的熱反射隔熱硅藻泥。實施例4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區別僅在於:所述的隔熱增效劑由二氧化矽、三氧化二硼按質量比為1:1攪拌混合均勻得到。得到實施例4的熱反射隔熱硅藻泥。實施例5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區別僅在於:所述的防凍劑由1,3-丙二醇、異丙醇、按質量比為1:1攪拌混合均勻得到。得到實施例5的熱反射隔熱硅藻泥。實施例6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區別僅在於:所述的防凍劑由1,3-丙二醇、乙二醇按質量比為1:1攪拌混合均勻得到。得到實施例6的熱反射隔熱硅藻泥。實施例7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區別僅在於:所述的防凍劑由異丙醇、乙二醇按質量比為1:1攪拌混合均勻得到。得到實施例7的熱反射隔熱硅藻泥。測試例1對實施例1-7製備得到的熱反射隔熱硅藻泥,分別取1-7製備得到的熱反射隔熱硅藻泥10kg與5.5kg水攪拌混合均勻即得可用於施工,抗菌性能按GB/T21866-2008抗菌塗料抗菌性能測定方法和抗菌效果、HG/T3980-2007抗菌塗料測定。具體結果見表1。表1:抗菌性能測試結果表比較實施例1與實施例2-4,實施例1(二氧化鋯、二氧化矽、三氧化二硼復配)抗菌性能明顯優於實施例2-4(二氧化鋯、二氧化矽、三氧化二硼中任意二者復配)。比較實施例1與實施例5-7,實施例1(1,3-丙二醇、異丙醇、乙二醇復配)抗菌性能明顯優於實施例5-7(1,3-丙二醇、異丙醇、乙二醇中任意二者復配)。測試例2對實施例1-7製備得到的熱反射隔熱硅藻泥進行熱反射測試,分別取1-7製備得到的熱反射隔熱硅藻泥10kg與5.5kg水攪拌混合均勻即得可用於施工,按照JC/T1040-2007《建築外表面用熱反射隔熱硅藻泥》進行測試。對陽光光熱射線的反射率結果見表2。表2:熱反射性能測試結果表樣品反射率,%實施例198.1實施例294.1實施例393.4實施例494.3實施例595.4實施例694.8實施例794.1比較實施例1與實施例2-4,實施例1(二氧化鋯、二氧化矽、三氧化二硼復配)熱反射性能明顯優於實施例2-4(二氧化鋯、二氧化矽、三氧化二硼中任意二者復配)。比較實施例1與實施例5-7,實施例1(1,3-丙二醇、異丙醇、乙二醇復配)熱反射性能明顯優於實施例5-7(1,3-丙二醇、異丙醇、乙二醇中任意二者復配)。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