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攜式制動電機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03:21:19 4

本實用新型涉及制動電機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可攜式制動電機。
背景技術:
制動電機廣泛應用於各種要求快速停止和準確定位的機械設備和傳動裝置中,體積小的制動電機,在運輸時,可以人工將制動電機搬運至貨架上,現有制動電機在搬運時十分不方便,導致搬運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解決現有制動電機在搬運時十分不方便,導致搬運效率低的問題,現提供了一種可攜式制動電機。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攜式制動電機,包括電機本體,還包括U型把手,所述U型把手兩端均設有卡接機構,所述卡接機構可拆卸連接在所述電機本體上;
所述卡接機構包括卡套、卡爪及連接座,所述卡套上端面設有限位軸肩,所述連接座固定連接在所述卡套上端面,所述卡套上開設有與所述卡爪相匹配的滑槽,所述卡爪滑動設置在所述滑槽內,所述卡爪與所述滑槽之間設置有彈簧,所述卡爪由第一橫杆、連接杆及若干第二橫杆組成,所述第一橫杆垂直設置在所述連接杆一端,所述第二橫杆垂直設置在所述連接杆上,所述第一橫杆與所述第二橫杆相互平行設置,所述第一橫杆位於所述限位軸肩上方,所述第二橫杆位於所述限位軸肩下方,所述第一橫杆與第二橫杆均突出與所述卡套外 周面,所述U型把手兩端轉動連接在所述連接座上;
所述電機本體上開設有與所述卡套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卡套設置在所述通孔內,所述通孔內周壁開設有與所述第二橫杆相匹配的環形槽,所述第二橫杆設置在所述環形槽內,所述第二橫杆遠離所述卡套的一端為斜面,所述斜面內至外向上傾斜,通過電機本體上可拆卸安裝有U型把手,使制動電機搬運時能夠更加方便快捷,提高搬運效率。
為了能夠順利方便提起制動電機,進一步地,所述U型把手上設有滾花,由於U型把手上設有滾花,在提拉時,增加了U型把手與手掌之間的摩擦力,使制動電機提起方便順利。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可攜式制動電機在搬運時,通過電機本體上可拆卸安裝有U型把手,使制動電機搬運時能夠更加方便快捷,提高搬運效率;由於U型把手上設有滾花,在提拉時,增加了U型把手與手掌之間的摩擦力,使制動電機提起方便順利;本實用新型操作方便,提高了搬運效率,避免了現有制動電機在搬運時十分不方便,導致搬運效率低的問題。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可攜式制動電機的主視圖;
圖2是圖1中A的局部放大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可攜式制動電機的卡接結構的主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可攜式制動電機的卡爪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可攜式制動電機的電機本體上通孔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電機本體,2、U型把手,3、卡套,4、卡爪,4-1,第一橫杆,4-2、連接杆,4-3、第二橫杆,5、連接座,6、限位軸肩,7、滑槽,8、彈簧,9、通孔,10、環形槽,11、斜面,12、滾花。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實施例1
如圖1、2、3、4和5所示,一種可攜式制動電機,包括電機本體1,還包括U型把手2,所述U型把手2上設有滾花12,所述U型把手2兩端均設有卡接機構,所述卡接機構可拆卸連接在所述電機本體1上;
所述卡接機構包括卡套3、卡爪4及連接座5,所述卡套3上端面設有限位軸肩6,所述連接座5固定連接在所述卡套3上端面,所述卡套3上開設有與所述卡爪4相匹配的滑槽7,所述卡爪4滑動設置在所述滑槽7內,所述卡爪4與所述滑槽7之間設置有彈簧8,所述卡爪4由第一橫杆4-1、連接杆4-2及若干第二橫杆4-3組成,所述第一橫杆4-1垂直設置在所述連接杆4-2一端,所述第二橫杆4-3垂直設置在所述連接杆4-2上,所述第一橫杆4-1與所述第二橫杆4-3相互平行設置,所述第一橫杆4-1位於所述限位軸肩6上方,所述第二橫杆4-3位於所述限位軸肩6下方,所述第一橫杆4-1與第二橫杆4-3均突出與所述卡套3外周面,所述U型把手2兩端轉動連接在所述連接座5上;
所述電機本體1上開設有與所述卡套3相匹配的通孔9,所述卡套3設置在 所述通孔9內,所述通孔9內周壁開設有與所述第二橫杆4-3相匹配的環形槽10,所述第二橫杆4-3設置在所述環形槽10內,所述第二橫杆4-3遠離所述卡套3的一端為斜面11,所述斜面11內至外向上傾斜。
上述可攜式制動電機在安裝時,首先將卡接機構的卡套3對準電機本體1上的通孔9插入,由於第二橫杆4-3遠離卡套3的一端為斜面11,斜面11內至外向上傾斜,在第二橫杆4-3在進入通孔9時,通孔9與斜面11接觸,擠壓第二橫杆4-3在滑槽7內向滑動且相互靠攏,此時滑槽7內的彈簧8處於擠壓狀態,當卡套3的限位軸肩6與電機本體1接觸時,彈簧8所受擠壓力消失並恢復原有狀態,彈簧力推動卡爪4在滑槽7內向外滑動,及遠離卡套3中心軸線的方向,使第二橫杆4-3位於所述環形槽10內,第一橫杆4-1突出與卡套3外周面,完成U型把手2與電機本體1之間安裝;當需要U型把手2從電機本體1上拆卸下來時,可以用手捏住卡套3外周面的第一橫杆4-1,使彈簧8受力並擠壓,第二橫杆4-3在滑槽7上向內滑動脫離環形槽10,將卡套3從通孔9中拔出,完成U型把手2的拆卸;由於U型把手2上有滾花12,使工作人員在搬運時能夠更加方便,提高工作人員的搬運效率,U型把手2與電機本體1之間可以相互拆裝並相互使用,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範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範圍並不局限於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範圍來確定其技術性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