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錘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16:58:06 1
專利名稱:一種錘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主要涉及一種錘,具體為一種多功能錘,該錘可用於拔釘子、錘物件以及扭轉螺絲等物件。
背景技術:
目前,五金店賣的拔釘鐵錘一般結構簡單、功能單一,能拔裸露部分長度不超過3釐米的鐵釘;拔裸露部分長度超過3釐米以上的鐵釘時,需要在錘體的下方墊塊木塊或其它物品將錘頭墊高,才能順利完成拔釘操作。平常的錘操作簡單,但需要木塊等物品的協助,較為麻煩,不利於實際操作。因此,很有必要改變現行拔鐵錘的結構,讓它能快速地拔長短不同的鐵釘;同時,增加拔釘錘的使用功能。
發明內容
針對傳統拔釘鐵錘所存在的不足,我們給出了一種錘,該錘不僅能夠拔出裸露部分超過3cm的鐵釘,而且,增設了活動扳手,利於進行螺絲旋進或旋出的工作。一種錘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所述的錘由錘體、起子、抓手以及活動扳手組成;起子連接於錘體的側端面,抓手的一端連接錘體,另一端連接活動扳手,其中,抓手由錘體處向活動扳手處延伸,其上設有多級起子,錘體和抓手相連的面與起子所處的面形成90度角。優選的是,所述錘體為長方體,起子設在長方體中的最小面上。優選的是,所述起子由兩個相同的起子體部分組成。優選的是,所述起子體與錘體接連部分為前端,遠離錘體部分為末端,其末端橫截面遠遠小於其前端橫截面。優選的是,所述起子體末端向抓手方向彎曲。優選的是,所述抓手為空心杆。優選的是,所述多級起子即為從抓手上切去很多小塊形成的切口。優選的是,所述切口處於與錘體及抓手形成的面平行的面上。優選的是,所述多級起子切口接近錘體的部分較窄,遠離錘體較寬。通過以上方式做的拔釘錘,可以隨意拔裸露部分超過3cm的釘子,而不用藉助其它工具,較為簡單方便;同時,增設活動扳手,在需要進行螺絲扭轉的時候可以減少工具的使用。
圖1是一種錘的主視圖;其中,I為錘體,2為起子,3為抓手,4為活動扳手,5為多級起子。
具體實施例方式
根據一種錘的技術方案所述的錘由錘體、起子、抓手以及活動扳手組成;起子連接於錘體的側端面,抓手的一端連接錘體,另一端連接活動扳手,其中,抓手由錘體處向活動扳手處延伸,其上設有多級起子,其距離錘體的距離較大,拔釘子時以錘體為支點則其能達到距離地面較遠的位置,錘體和抓手相連的面與起子所處的面形成90度角。優選的是,所述錘體為長方體,起子設在長方體中的最小面上,在拔釘過程中,起子設在長方體最小面上,有利於提升起子高度。優選的是,所述起子由兩個相同的起子體部分組成,用於卡住釘頭。優選的是,所述起子體與錘體接連部分為前端,遠離錘體部分為末端,其末端橫截面遠遠小於其前端橫截面。優選的是,所述起子體末端向抓手方向彎曲防止拔釘時釘頭滑落。優選的是,所述抓手為空心杆。優選的是,所述多級起子即為從抓手上切去很多小塊形成的切口,其切口接近錘體處較小,便於卡住釘頭。優選的是,所述切口處於與錘體及抓手形成的面平行的面上。優選的是,所述多級起子切口接近錘體的部分較窄,遠離錘體較寬。通過以上方式做的拔釘錘,可以隨意拔裸露部分超過3cm的釘子,而不用藉助其它工具,較為簡單方便,同時,增設活動扳手,在需要進行螺絲扭轉的時候可以減少工具的使用。本發明保護的範圍不局限於本實施例,本發明保護範圍涵蓋說明書以及權利要求書所述的內容,以及以其做基礎所進行的簡單修改的技術。
權利要求
1.一種錘,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錘由錘體、起子、抓手以及活動扳手組成;起子連接於錘體的側端面,抓手的一端連接錘體,另一端連接活動扳手,其中,抓手由錘體處向活動扳手處延伸,其上設有多級起子,錘體和抓手相連的面與起子所處的面形成90度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錘,其特徵在於錘體為長方體,起子設在長方體中的最小面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錘,其特徵在於所述起子由兩個相同的起子體部分組成。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錘,其特徵在於所述起子體與錘體接連部分為前端,遠離錘體部分為末端,其末端橫截面遠遠小於其前端橫截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錘,其特徵在於起子體末端向抓手方向彎曲。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錘,其特徵在於所述抓手為空心杆。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錘,其特徵在於所述多級起子即為從抓手上切去很多小塊形成的切口。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錘,其特徵在於所述切口處於與錘體及抓手形成的面平行的面上。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錘,其特徵在於多級起子切口接近錘體的部分較窄,遠離錘體較寬。
全文摘要
一種錘,所述的錘由錘體、起子、抓手以及活動扳手組成;起子連接於錘體的側端面,抓手的一端連接錘體,另一端連接活動扳手,其中,抓手由錘體處向活動扳手處延伸,其上設有多級起子,錘體和抓手相連的面與起子所處的面形成90度角。
文檔編號B25F1/00GK103009346SQ20121052432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7日
發明者陸光華 申請人:陸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