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計算背光模組增光膜與lcd匹配角度的方法
2023-04-28 17:11:11 1
一種計算背光模組增光膜與lcd匹配角度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計算背光模組增光膜與LCD匹配角度的方法,發現出現斜紋的關鍵部件增光膜和LCD之間的必然聯繫以及膠框背面無擋牆或者擋牆高度可忽略,進而LCD可在膠框背面無障礙旋轉的優勢,將出現斜紋背光的反射膜組裝到原出光面,將擴散膜、上增光膜及下增光膜都反裝到膠框的背面,LCD在此平面上自由旋轉,同時觀察斜紋是否消失,測試無斜紋時的LCD放置角度,再將此角度與原增光膜的角度相加減,即可直接得到正確的增光膜角度,此方案可移植性強,可適應各種不同的LCD。
【專利說明】一種計算背光模組增光膜與LCD匹配角度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計算背光模組增光膜與IXD匹配角度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背光模組布置在LCD的下方,作為液晶顯示器的光源,它的關鍵零部件由上自下分別是:遮光膠、上增光膜、下增光膜、擴散膜、焊有若干LED的柔性線路板、導光板、反射膜、鐵框(可選)。其中,增光膜是背光模組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其上表面平行排列的鋸齒狀稜鏡能將其下方散開的大角度光線聚集到中央可視角內,而將原本射向中央的光反射到導光板內,重新利用,達到提高亮度的目的,背光模組的上下兩張增光膜稜鏡角度垂直,當增光膜的稜鏡角度與IXD下偏光片透光軸角度不匹配,則會產生斜紋。
[0003]在申請號為「200710028231.3」,題為「背光產品的幹涉紋處理工藝」的專利中,介紹了設置多個增光膜的角度:15度、30度或45度,或者選擇90/20、90/50的鋸距的增光膜,來匹配LCD的角度的方法以消除幹涉紋,但隨著LCD角度多樣化和隨機化,此有限的角度不能適應繁複多變的LCD角度,難以從根源上解決幹涉紋問題。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角度測試適應性強的計算背光模組增光膜與LCD匹配角度的方法。
[0005]一種計算背光模組增光膜與IXD匹配角度的方法,所述背光模組包括擴散膜、下增光膜、上增光膜、遮光膠、反射膜及用於安裝上述各部件的膠框,膠框上設有導光板,所述計算背光模組增光膜與LCD匹配角度的方法包括:
將反射膜貼裝到裝有導光板的膠框正面,再將膠框背面朝上平放,依次將擴散膜、下增光膜、上增光膜、遮光膠沿導光板外邊緣平貼在導光板上;
將LCD貼合到導光板在膠框背面的一面上,並將LCD在導光板所在平面上自由旋轉,同時判斷斜紋是否消失;
當判斷斜紋消失時,測試LCD與膠框的長度方向或寬度方向的夾角,根據夾角計算得出匹配角度。
[0006]進一步地,所述增光膜具有稜鏡,所述LCD具有透光軸,所述增光膜的稜鏡角度的夾角為α度,所述LCD的透光軸沿順時針方向旋轉後幹涉斜紋消失,LCD的透光軸與膠框的長度方向的夾角為β度,匹配角度Υ = α+β。
[0007]進一步地,所述增光膜的稜鏡角度的夾角為α度,所述LCD的透光軸沿逆時針方向旋轉後幹涉斜紋消失,LCD的透光軸與膠框的長度方向的夾角為β度,匹配角度y = α-β,當Y為負值時,匹配角度為Y的補角。
[0008]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計算背光模組增光膜與LCD匹配角度的方法,發現出現斜紋的關鍵部件增光膜和LCD之間的必然聯繫以及膠框背面無擋牆或者擋牆高度可忽略,進而LCD可在膠框背面無障礙旋轉的優勢,將出現斜紋背光的反射膜組裝到原出光面,將擴散膜、上增光膜及下增光膜都反裝到膠框的背面,LCD在此平面上自由旋轉,同時觀察斜紋是否消失,測試無斜紋時的LCD放置角度,再將此角度與原增光膜的角度相加減,即可直接得到正確的增光膜角度,此方案可移植性強,可適應各種不同的LCD。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發明計算背光模組增光膜與IXD匹配角度的方法的一種實施例的IXD順時針旋轉後與增光膜相對角度示意圖。
[0010]圖2是本發明計算背光模組增光膜與IXD匹配角度的方法的另一種實施例的IXD逆時針旋轉後與增光膜相對角度示意圖。
[0011]圖3是本發明計算背光模組增光膜與LCD匹配角度的方法的一種實施例的旋轉LCD時的各零部件相對位置示意圖。
[0012]其中:膠框I ;導光板2 ;上增光膜3 ;下增光膜4 ;遮光膠5 ;擴散膜6 ;反射膜7 ;LCD8。
【具體實施方式】
[0013]為了使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0014]如圖1和圖3所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計算背光模組IXD8與增光膜匹配角度的方法,所述背光模組包括擴散膜6、下增光膜4、上增光膜3、遮光膠5、反射膜7及用於安裝上述各部件的膠框1,膠框I上設有導光板2,計算背光模組LCD8與增光膜匹配角度的方法包括:
將反射膜7貼裝到裝有導光板2的膠框I正面,再將膠框I背面朝上平放,依次將擴散膜6、下增光膜4、上增光膜3、遮光膠5沿導光板2外邊緣平貼在導光板2上;
將LCD8貼合到膠框I背面的導光板2上,並將LCD8在導光板2所在平面上自由旋轉,同時判斷斜紋是否消失。
[0015]當判斷斜紋消失時,測試LCD8與膠框I的長度方向或寬度方向的夾角,根據夾角計算得出匹配角度。
[0016]測量LCD8與膠框I的長度方向或寬度方向的夾角時利用遮光膠5粘貼在背光上的LCD8然後放置在投影儀或全精密影像式測繪儀下即可測出夾角。
[0017]在本技術方案中,LCD8 (液晶顯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的簡寫)我們根據膠框I的長寬定義方向,沿著膠框I的長度延伸的方向為長度方向,沿著膠框I的寬度延伸的方向為寬度方向。
[0018]所述增光膜具有稜鏡,所述增光膜分為上增光膜3和下增光膜4,所述上增光膜3和下增光膜4均設有稜鏡,位於上增光膜3上的稜鏡與位於下增光膜4上的稜鏡互相垂直,所述LCD8具有透光軸,所述增光膜的稜鏡角度的夾角為α度,所述LCD8的透光軸沿順時針方向旋轉後幹涉斜紋消失,LCD8的透光軸與膠框I的長度方向的夾角為β度,匹配角度
Y = α +β 0
[0019]所述增光膜的稜鏡角度的夾角為α度,所述LCD8的透光軸沿逆時針方向旋轉後幹涉斜紋消失,IXD8的透光軸與膠框I的長度方向的夾角為β度,匹配角度Υ = α-β。
[0020]當Υ為負值時,匹配角度為Y的補角。
[0021]上增光膜3與下增光膜4的稜鏡角度互相垂直,然後根據匹配角度設計上、下增光膜4,上增光膜3、下增光膜4切好按正常順序完成背光模組的組裝。
[0022]本發明與現有工藝方法的區別在於,放棄以偶然因素無規律地變換增光膜的角度消除幹涉斜紋的方法,利用旋轉LCD8得到增光膜與其匹配的相對角度。
[0023]以一有幹涉斜紋的背光模組為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地闡述。
[0024]有斜紋的背光模組上增光膜3的角度為10度:
結合圖1所示,第一種情況:LCD8與膠框I長度方向的夾角為30度(圖3),即LCD8順時針旋轉了 30度,再將原增光片的角度10度加上30度,即可直接得到正確的上增光膜3角度40度。
[0025]結合圖2所示,第二種情況:IXD8與膠框I寬度方向的夾角為30度(圖4),即IXD8逆時針旋轉了 30度,將原增光片的角度10度減去30度,為-20度,按標註角度從左的習慣,體現在此模型下即為20度的補角160度,即可直接得到正確的上增光膜3角度160度。
[0026]由於上增光膜3和下增光膜4互相成90度,再根據上增光膜3的角度重新設計上增光膜3、下增光膜4的圖紙,按照匹配角度將上增光膜3和下增光膜4切好後按原來正常的順序位置組裝背光模組,調製斜紋結束。
[0027]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計算背光模組LCD8與增光膜匹配角度的方法,發現出現斜紋的關鍵部件增光膜和LCD8之間的必然聯繫以及膠框I背面無擋牆或者擋牆高度可忽略,進而LCD8可在膠框I背面無障礙旋轉的優勢,將出現斜紋背光的反射膜組裝到原出光面,將擴散膜6、上增光膜3及下增光膜4都反裝到膠框I的背面,LCD8在此平面上自由旋轉,同時觀察斜紋是否消失,測試無斜紋時的LCD8放置角度,再將此角度與原增光膜的角度相加減,即可直接得到正確的增光膜角度,此方案可移植性強,可適應各種不同的LCD8。
[0028]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計算背光模組增光膜與LCD匹配角度的方法,所述背光模組包括擴散膜、下增光膜、上增光膜、遮光膠、反射膜及用於安裝上述各部件的膠框,膠框上設有導光板,其特徵在於,所述計算背光模組增光膜與LCD匹配角度的方法包括: 將反射膜貼裝到裝有導光板的膠框正面,再將膠框背面朝上平放,依次將擴散膜、下增光膜、上增光膜、遮光膠沿導光板外邊緣平貼在導光板上; 將LCD貼合到導光板在膠框背面的一面上,並將LCD在導光板所在平面上自由旋轉,同時判斷斜紋是否消失; 當判斷斜紋消失時,測試LCD與膠框的長度方向或寬度方向的夾角,根據夾角計算得出匹配角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計算背光模組增光膜與LCD匹配角度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增光膜具有稜鏡,所述LCD具有透光軸,所述增光膜的稜鏡角度的夾角為α度,所述LCD的透光軸沿順時針方向旋轉後幹涉斜紋消失,LCD的透光軸與膠框的長度方向的夾角為β度,匹配角度gamma = α +β。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計算背光模組增光膜與LCD匹配角度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增光膜的稜鏡角度的夾角為α度,所述LCD的透光軸沿逆時針方向旋轉後幹涉斜紋消失,IXD的透光軸與膠框的長度方向的夾角為β度,匹配角度gamma = α-β。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計算背光模組增光膜與LCD匹配角度的方法,其特徵在於,當gamma為負值時,匹配角度為gamma的補角。
【文檔編號】G02F1/1335GK103513306SQ201210219460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9日
【發明者】徐婧, 歐陽平, 肖尹 申請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