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金屬閘閥閥杆螺母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07:31:46 1
專利名稱:雙金屬閘閥閥杆螺母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雙金屬閘閥閥杆螺母,屬於閥門領域。本螺母僅適用公稱壓力 PN1. 6-6. 4MPa,公稱通徑DN50-300mm的閘閥;公稱壓力PN1. OMpa,公稱通徑DN50-450mm 的灰鑄鐵閘閥;以及公稱壓力PNO. 6Mpa,公稱通徑DN15-20mm的隔膜閥。
背景技術:
閘閥的閥杆螺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機械部標準(JB1699-91、 JB1698-91、 JB1701-91)的材料規定是ZCuZn38Mn2Pb2、 ZCuAI9-4、 ZCuZn40Mn3Fel。由於近年來銅 資源的價格不斷上升,閥門行業為了降低材料成本試驗過很多的替代材料,如專利號 ZL200720018492.2雙金屬閥杆螺母,由於採用銅合金外滑動套和平墊,製造成本高, 同時外表面容易鏽蝕,功能喪失、縮短使用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
根據以上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成本低、使用 壽命長、不生鏽、強度高、便於回收的雙金屬閘閥閥杆螺母。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釆用的技術方案是該雙金屬閘閥閥杆螺母,包括帶
有內螺紋的球磨鑄鐵或碳鋼基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球磨鑄鐵、碳鋼基體內複合一層
銅合金層,基體外表面電鍍仿金鍍層。
基體外表面電鍍仿金鍍層為4-6微米。可以有效地防止表面鏽蝕。 僅僅考慮內梯形螺母摩擦副的強度及減磨使用效果,其材料按照機械行業標準選 擇。內梯形螺紋和表面減磨層梯形螺紋的銅合金與鋼基體採用高溫高壓同時離心作用, 使其形成極其牢固的分子鍵而複合為一體。其兩種金屬所形成的結合強度不低於其中一 種金屬的抗拉強度。
本實用新型雙金屬閘閥閥杆螺母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將帶有內螺紋的球磨鑄 鐵或碳鋼基體內複合一層銅合金層,降低製造成本,節約有色金屬高達95%以上;又由
於採用的是鋼基體,僅在螺母表面採取表面淬火提高其硬度值,能夠滿足螺母和支架摩
擦副的耦合面的硬度差;由於在整個閥杆螺母外表面電鍍一層仿金鍍層,不生鏽,大大提高了使用壽命;方便回收利用,有色金屬材料可以用車床,鑽床,鑽削出有色金屬部
分即可,也可以用融化法,融化出有色金屬,還可以用二次複合法重新複合上有色金屬,
恢復已損壞的內梯形螺紋。本實用新型符合國家標準的基礎上設計合理,滿足使用要求,
更具有價值和功能性。
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基體 2、銅合金層 3、仿金鍍層。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做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滑動摩擦的閘閥閥杆螺母由球磨鑄鐵或碳鋼基體1,基體1內平面復 合一層梯形螺紋銅合金層2。兩種金屬是在高溫高壓同時離心作用,形成分子共價鍵, 而複合成一體。
實施例2:
如圖2所示,滑動摩擦的閘閥閥杆螺母由球磨鑄鐵或碳鋼基體l,基體l內的梯形 螺紋上複合一層銅合金層2。兩種金屬是在高溫高壓同時離心作用,形成分子共價鍵, 而複合成一體。銅合金層2厚度為lmm左右。
實施例3:
如圖3所示,具備滾動摩擦的閘閥閥杆螺母由球磨鑄鐵或碳鋼基體l,基體l內的 梯形螺紋上複合一層銅合金層2。兩種金屬是在高溫高壓同時離心作用,形成分子共價 鍵,而複合成一體。銅合金層2厚度為lmm左右。
製作方法
基體1選擇45#碳結鋼調質處理,根據其閥門工況狀態選擇。兩種金屬複合結合面 包括直線複合和內螺紋複合,原則上T26X5以下的梯形螺紋選擇平面複合,如實施例 1, T26X5以上的梯形螺紋選擇內螺紋複合,如實施例2和實施例3。也可以根據用戶 要求任意選擇這兩種不同的複合形式。
為滿足閘閥的工況使用要求,可以把基體1進行表面淬火提高其表面硬度。
基體1還可以採用其他非有色金屬製作,銅合金層2有還可以採用其他色金屬層。
權利要求1、雙金屬閘閥閥杆螺母,包括帶有內螺紋的球磨鑄鐵或碳鋼基體(1),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球磨鑄鐵、碳鋼基體(1)內複合一層銅合金層(2),基體(1)外表面電鍍仿金鍍層(3)。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金屬閘閥闊杆螺母,其特徵在於仿金鍍層(3)為 4-6微米。
專利摘要雙金屬閘閥閥杆螺母,屬於閥門領域。本螺母僅適用公稱壓力PN1.6-6.4MPa,公稱通徑DN50-300mm的閘閥;公稱壓力PN1.0Mpa,公稱通徑DN50-450mm的灰鑄鐵閘閥;以及公稱壓力PN0.6Mpa,公稱通徑DN15-20mm的隔膜閥。包括帶有內螺紋的球磨鑄鐵或碳鋼基體(1),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球磨鑄鐵、碳鋼基體(1)內複合一層銅合金層(2),基體(1)外表面電鍍仿金鍍層(3)。通過將帶有內螺紋的球磨鑄鐵或碳鋼基體內複合一層銅合金層,降低製造成本,節約有色金屬高達95%以上;又由於在整個閥杆螺母外表面電鍍一層仿金鍍層,不生鏽,大大提高了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F16H25/24GK201344237SQ20082023312
公開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25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25日
發明者李京孝 申請人:李京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