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胸悶的中草藥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08:53:06
一種治療胸悶的中草藥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揭示了一種治療胸悶的中草藥,包括茯苓、炙甘草、黃芪、龍眼、黨參、麥冬、五味子、高麗參、當歸、三七、蘇子、白芥子、萊菔子以及附片,各成分按份數配比為:茯苓45-48份,炙甘草7-10份,黃芪9-12份,龍眼8-11份,黨參14-17份,麥冬5-8份,五味子11-14份,高麗參12-15份,當歸16-19份,三七19-22份,蘇子10-13份,白芥子17-20份,萊菔子13-16份,附片2-5份。該產品採用純天然植物製得,綠色無汙染,使用無任何副作用,同時對各類胸悶氣短的現象具有優良的疏通效果,使用效果好。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胸悶的中草藥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胸悶的中草藥。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場上所使用的治療胸悶的藥劑大多採用化學合成成分以及各種提取液混合調製而成,從而達到一個降低或消除人們的胸悶現象,但是此類藥物通常都含有大量負面危害,影響人體的身體機能。而且由於胸悶種類多樣,在使用一種藥時無法有效的進行針對,使用效果欠佳。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採用純天然植物製得,綠色無汙染,使用無任何副作用,同時對各類胸悶氣短的現象具有優良的疏通效果,使用效果好的治療胸悶的中草藥。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胸悶的中草藥,包括茯苓、炙甘草、黃芪、龍眼、黨參、麥冬、五味子、高麗參、當歸、三七、蘇子、白芥子、萊菔子以及附片,所述治療胸悶的中草藥各成分按份數配比為:所述茯苓為45-48份,所述炙甘草為7-10份,所述黃芪為9-12份,所述龍眼為8-11份,所述黨參為14-17份,所述麥冬為5-8份,所述五味子為11-14份,所述高麗參為12-15份,所述當歸為16-19份,所述三七為19-22份,所述蘇子為10-13份,所述白芥子為17-20份,所述萊菔子為13-16份,所述附片為2-5份。
[0005]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治療胸悶的中草藥各成分按份數配比具體為:所述茯苓為46份,所述炙甘草為8份,所述黃芪為10份,所述龍眼為9份,所述黨參為15份,所述麥冬為6份,所述五味子為12份,所述高麗參為13份,所述當歸為17份,所述三七為20份,所述蘇子為11份,所述白芥子為18份,所述萊菔子為14份,所述附片為3份。
[0006]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治療胸悶的中草藥各成分按份數配比具體為:所述茯苓為47份,所述炙甘草為9份,所述黃芪為11份,所述龍眼為10份,所述黨參為16份,所述麥冬為7份,所述五味子為13份,所述高麗參為14份,所述當歸為18份,所述三七為21份,所述蘇子為12份,所述白芥子為19份,所述萊菔子為15份,所述附片為4份。
[0007]本發明所述為一種治療胸悶的中草藥,該產品採用純天然植物製得,綠色無汙染,使用無任何副作用,同時對各類胸悶氣短的現象具有優良的疏通效果,使用效果好。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下面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徵能更易於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0009]本發明所述為一種治療胸悶的中草藥,包括茯苓、炙甘草、黃芪、龍眼、黨參、麥冬、五味子、高麗參、當歸、三七、蘇子、白芥子、萊菔子以及附片,所述治療胸悶的中草藥各成分按份數配比為:所述茯苓為45-48份,所述炙甘草為7-10份,所述黃芪為9-12份,所述龍眼為8-11份,所述黨參為14-17份,所述麥冬為5-8份,所述五味子為11_14份,所述高麗參為12-15份,所述當歸為16-19份,所述三七為19-22份,所述蘇子為10-13份,所述白芥子為17-20份,所述萊菔子為13-16份,所述附片為2-5份。
[0010]進一步地,所述治療胸悶的中草藥各成分按份數配比具體為:所述茯苓為46份,所述炙甘草為8份,所述黃芪為10份,所述龍眼為9份,所述黨參為15份,所述麥冬為6份,所述五味子為12份,所述高麗參為13份,所述當歸為17份,所述三七為20份,所述蘇子為11份,所述白芥子為18份,所述萊菔子為14份,所述附片為3份。
[0011]進一步地,所述治療胸悶的中草藥各成分按份數配比具體為:所述茯苓為47份,所述炙甘草為9份,所述黃芪為11份,所述龍眼為10份,所述黨參為16份,所述麥冬為7份,所述五味子為13份,所述高麗參為14份,所述當歸為18份,所述三七為21份,所述蘇子為12份,所述白芥子為19份,所述萊菔子為15份,所述附片為4份。
[0012]通過不同份數的配比,可以調節整體藥效的使用效果。
[0013]本發明所述為一種治療胸悶的中草藥,該產品採用純天然植物製得,綠色無汙染,使用無任何副作用,同時對各類胸悶氣短的現象具有優良的疏通效果,使用效果好。
[0014]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所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範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胸悶的中草藥,其特徵在於:包括茯苓、炙甘草、黃芪、龍眼、黨參、麥冬、五味子、高麗參、當歸、三七、蘇子、白芥子、萊菔子以及附片,所述治療胸悶的中草藥各成分按份數配比為:所述茯苓為45-48份,所述炙甘草為7-10份,所述黃芪為9-12份,所述龍眼為8-11份,所述黨參為14-17份,所述麥冬為5-8份,所述五味子為11_14份,所述高麗參為12-15份,所述當歸為16-19份,所述三七為19-22份,所述蘇子為10-13份,所述白芥子為17-20份,所述萊菔子為13-16份,所述附片為2-5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胸悶的中草藥,其特徵在於:所述治療胸悶的中草藥各成分按份數配比具體為:所述茯苓為46份,所述炙甘草為8份,所述黃芪為10份,所述龍眼為9份,所述黨參為15份,所述麥冬為6份,所述五味子為12份,所述高麗參為13份,所述當歸為17份,所述三七為20份,所述蘇子為11份,所述白芥子為18份,所述萊菔子為14份,所述附片為3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胸悶的中草藥,其特徵在於:所述治療胸悶的中草藥各成分按份數配比具體為:所述茯苓為47份,所述炙甘草為9份,所述黃芪為11份,所述龍眼為10份,所述黨參為16份,所述麥冬為7份,所述五味子為13份,所述高麗參為14份,所述當歸為18份,所述三七為21份,所述蘇子為12份,所述白芥子為19份,所述萊菔子為15份,所述附片為4份。
【文檔編號】A61K36/8968GK104127675SQ201410406926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9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9日
【發明者】李德彬 申請人:太倉優活生物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