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隔離段和增益段的單極化微帶振子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18:09:36 3
一種帶隔離段和增益段的單極化微帶振子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帶隔離段和增益段的單極化微帶振子,通過PCB基板的正面印製有一組單級振子,所述單級振子包括有一饋電橋以及從饋電橋兩端分別延伸出的、成Y字形對稱的兩條第一振子支路,所述每條第一振子支路的自由端延伸出有第二振子支路;所述相應的兩個第一振子支路之間設有複數條第三振子支路;通過如此設置,實現了單極化振子的基本功能,且在計算機軟體仿真的情況下顯示其增益高、隔離度大性能穩定。
【專利說明】 —種帶隔離段和增益段的單極化微帶振子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振子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帶隔離段和增益段的單極化微帶振子。
【背景技術】
[0002]隨著4G網絡的普及和應用,4G網絡對對天線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高增益、高隔離度、寬頻帶等要求日趨嚴格,不僅如此,目前美化天線應運而生,美化天線列如路燈都是圓柱形的腔體,現有路燈天線內的振子一般都是普通振子,並沒有按照圓柱形的腔體單獨設計一款能夠適應其圓柱形的腔體的振子,而且普通的振子性能不高,結構一般較為複雜。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以上所述的缺點,提供能適應於路燈的圓柱形腔體內的、增益高、隔離度大、結構簡單、性能穩定的帶隔離段和增益段的單極化微帶振子。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方案如下:帶隔離段和增益段的單極化微帶振子,包括有圓形的PCB基板,所述PCB基板的正面印製有一組單級振子;所述單級振子包括有一饋電橋以及從饋電橋兩端分別延伸出的、成Y字形對稱的兩條第一振子支路,所述每條第一振子支路的自由端延伸出有第二振子支路;所述相應的兩個第一振子支路之間設有複數條第三振子支路;所述PCB基板的正面的邊緣處還圍繞著單級振子設置的複數個弧形的第一隔離段;所述每個第二振子支路的自由端向設有第三振子支路的一側設有一弧形的增益段。
[0005]其中,所述相應的兩個第一振子支路之間設有的第三振子支路數量為四條。
[0006]其中,所述第三振子支路的中部向相應的第一振子支路的一側彎折。
[0007]其中,所述第一振子支路與對應的饋電橋之間的夾角為115度-125度。
[0008]其中,所述第一振子支路與對應的饋電橋之間的夾角為120度。
[0009]其中,所述饋電橋的中間設有一過孔。
[0010]其中,所述PCB基板的反面設有饋電片。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PCB基板的正面印製有一組單級振子,所述單級振子包括有一饋電橋以及從饋電橋兩端分別延伸出的、成Y字形對稱的兩條第一振子支路,所述每條第一振子支路的自由端延伸出有第二振子支路;所述相應的兩個第一振子支路之間設有複數條第三振子支路;通過如此設置,實現了單極化振子的基本功能,且在計算機軟體仿真的情況下顯示其增益高、隔離度大性能穩定。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0013]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仰視圖;
[0014]圖1至圖2中的附圖標記說明:1-PCB基板;2_饋電橋;3_第一振子支路;4-第二振子支路;5_第三振子支路;6_增益段;7_過孔;8_第二隔離段;9_第一隔離段;10_饋電片。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並不是把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範圍局限於此。
[0016]如圖1至圖2所示,本實施例所述的帶隔離段和增益段的單極化微帶振子,包括有圓形的PCB基板1,所述PCB基板I的正面印製有一組單級振子,所述單級振子包括有一饋電橋2以及從饋電橋2兩端分別延伸出的、成Y字形對稱的兩條第一振子支路3,所述每條第一振子支路3的自由端延伸出有第二振子支路4 ;所述相應的兩個第一振子支路3之間設有複數條第三振子支路5 ;具體的,單級振子可分別用於水平極化或垂直極化,其第一振子支路3與第二振子支路4以及第三振子支路5共同形成一振子面,對外輻射電磁波,從計算機軟體仿真的的觀察下,其具有穩定的波束,通過如此設置,實現了單極化振子的基本功能,且在計算機軟體仿真的情況下顯示其增益高、隔離度大性能穩定。
[0017]本實施例所述的帶隔離段和增益段的單極化微帶振子,所述相應的兩個第一振子支路3之間設有的第三振子支路5數量為四條;通過計算機軟體仿真得知,其為第三振子支路5為四條時,振子的福射面積最大最穩定,增益最高。
[0018]本實施例所述的帶隔離段和增益段的單極化微帶振子,所述第三振子支路5的中部向相應的第一振子支路3的一側彎折;彎折角度,即形成的角度一般為30度-40度,其彎折後間接的增加了振子輻射面積,而且其夾角形成一定的濾波功能,通過計算機軟體仿真得知,其使得振子最穩定,增益更高。
[0019]本實施例所述的帶隔離段和增益段的單極化微帶振子,所述第一振子支路3與對應的饋電橋2之間的夾角為115度-125度;通過設計發現,其角度為115度-125度時,其整體輻射信號的均勻度最好,因此通過計算機軟體仿真並結合實際,以次角度時,輻射密度最佳。優選的,所述第一振子支路3與對應的饋電橋2之間的夾角為120度。
[0020]本實施例所述的帶隔離段和增益段的單極化微帶振子,所述饋電橋2的中間設有一過孔7 ;所述PCB基板I的反面設有饋電片10 ;所述背面用於饋電耦合的饋電片10。
[0021]本實施例所述的帶隔離段和增益段的單極化微帶振子,所述PCB基板I的正面的邊緣處還圍繞著單級振子設置的複數個弧形的第一隔離段9 ;所述每個第一隔離段9之間不連接在一起,通過計算及仿真得知,第一隔離段9能有效增加隔離度,提高振子性能。
[0022]本實施例所述的帶隔離段和增益段的單極化微帶振子,所述每個第二振子支路4的自由端向設有第三振子支路5的一側設有一弧形的增益段6,通過設有的增益段6,使其具有良好的波束收斂性和較高的增益、前後比、交叉極化比特性。
[0023]本實施例所述的帶隔離段和增益段的單極化微帶振子,所述每個第二振子支路4的遠離第三振子支路5的一側均設有第二隔離段8 ;通過計算及仿真得知,第二隔離段8能有效增加隔離度,提高振子性能。
[0024]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較佳實施例,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範圍所述的構造、特徵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包含在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帶隔離段和增益段的單極化微帶振子,包括有圓形的PCB基板(1),其特徵在於:所述PCB基板(I)的正面印製有一組單級振子;所述單級振子包括有一饋電橋(2)以及從饋電橋(2)兩端分別延伸出的、成Y字形對稱的兩條第一振子支路(3),所述每條第一振子支路(3)的自由端延伸出有第二振子支路(4);所述相應的兩個第一振子支路(3)之間設有複數條第三振子支路(5);所述PCB基板(I)的正面的邊緣處還圍繞著單級振子設置的複數個弧形的第一隔離段(9);所述每個第二振子支路(4)的自由端向設有第三振子支路(5)的一側設有一弧形的增益段(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隔離段和增益段的單極化微帶振子,其特徵在於:所述相應的兩個第一振子支路(3)之間設有的第三振子支路(5)數量為四條。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帶隔離段和增益段的單極化微帶振子,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三振子支路(5)的中部向相應的第一振子支路(3)的一側彎折。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隔離段和增益段的單極化微帶振子,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振子支路(3)與對應的饋電橋(2)之間的夾角為115度-125度。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帶隔離段和增益段的單極化微帶振子,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振子支路(3)與對應的饋電橋(2)之間的夾角為120度。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隔離段和增益段的單極化微帶振子,其特徵在於:所述饋電橋(2)的中間設有一過孔(7)。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帶隔離段和增益段的單極化微帶振子,其特徵在於:所述PCB基板(I)的反面設有饋電片(10)。
【文檔編號】H01Q1/38GK204011701SQ201420206970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6日
【發明者】呂祥 申請人:呂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