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壓機送料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07:08:16 4

本實用新型涉及衝壓機材料運輸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衝壓機送料機構。
背景技術:
衝壓工具機簡稱衝壓機,又稱壓力機,是對材料進行壓力加工使用的設備,包括位於上部的機架和位於機架下方的底座。其工作原理一般是通過工具機在衝壓動力的作用下帶動上模與下模的開合而將其之間的原材料進行裁切、衝孔、拉伸等定形,形成衝壓件。根據壓力機的工作原理,可分為機械式壓力機和液壓機。機械式壓力機是通過電動機驅動滑塊運動完成衝壓過程;液壓機是通過液壓原理,驅動液壓鋼往復運動完成衝壓過程。機械式壓力機工作往復頻率快,速度高,效率高,但產生的力較小,一般用於小型衝壓設備,以及衝孔、剪切工藝。液壓機能產生的力比較大,但速度較慢,一般用於拉伸、成型生產,也用於大型零件的衝壓和剪切。
常用的衝壓機在開始衝壓前,需要通過人工作業,將切割完成的衝壓材料放入衝壓機的下模具上。並且在衝壓結束後,還需要人工作業,才能將成型材料從下模具取出來,再送到下一個加工區域進行加工。使用這樣的衝壓機進行衝壓,不僅會增加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還有可能造成衝壓材料在人工運輸的過程中被損壞的情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種衝壓機送料機構,用來解決現有衝壓機需要人工作業,才能完成衝壓材料的送入和送出的問題,從而減輕工人的工作強度,並且防止衝壓材料在人工運輸的過衝中被損壞的情況。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衝壓機送料機構,包括衝壓機底座和下模具,還包括兩個第一傳送裝置和若干個相同的伸縮杆,所述衝壓機底座上設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橫截面為長方形,凹槽頂部設有相對的兩根轉軸,所述轉軸沿凹槽橫截面的長邊設置,所述第一傳送裝置的傳送方向與轉軸平行,第一傳送裝置的一側與轉軸固定連接,第一傳送裝置的長度大於所述凹槽長邊的長度,第一傳送裝置的底部靠近轉軸處設有擋板,所述擋板與第一傳送裝置之間設有不大於90°的夾角;所述下模具的橫截面面積小於所述凹槽的橫截面面積,下模具沿凹槽橫截面短邊方向的寬度大於所述兩塊擋板均位於水平位置時兩者之間的距離,並且下模具沿凹槽橫截面短邊方向的寬度也大於兩個第一傳送裝置均位於水平位置時兩者之間的距離,下模具包括平行設置的偶數個第一模組和一個第二模組,所述第二模組位於所述第一模組的中間,相鄰兩個模組之間滑動連接,所述第二模組沿所述凹槽橫截面短邊方向的寬度小於兩個所述第一傳送裝置位於水平位置時之間的距離,每個所述第一模組和第二模組的下表面均與多個所述伸縮杆的一端固定連接,伸縮杆遠離所述模組的另一端與凹槽底部固定連接。
技術方案的技術原理是:首先,在衝壓機的底座上開設橫截面為長方形的凹槽,用來容納衝壓機的下模具和用於支撐下模具的伸縮杆。然後在凹槽頂部與衝壓機底座相接的地方設置關於凹槽橫截面的短邊中線對稱的兩根轉軸,並且轉軸沿凹槽橫截面的長邊設置。再將第一傳送裝置的一側與轉軸固定連接,從而讓第一傳送裝置能夠繞轉軸轉動。第一傳送裝置的長度大於凹槽長邊的長度,讓成型的材料能夠通過第一傳送裝置運輸到凹槽以外的地方。在第一傳送裝置的底部靠近轉軸的地方設有擋板,擋板與第一傳送裝置之間有不大於90°的夾角,因此,可以通過向擋板施加壓力,讓第一傳送裝置進行轉動。
此外,本方案中的下模具的橫截面小於凹槽的橫截面,並且下模具的高度也小於凹槽的深度,所以下模具能夠在豎直方向上不斷進出凹槽。下模具沿凹槽橫截面短邊方向的寬度大於兩塊擋板位於水平位置時兩者之間的距離,並且下模具沿凹槽橫截面短邊方向的寬度也大於兩個第一傳送裝置位於水平位置時兩者之間的距離,從而讓下模具在向下進入凹槽時,能夠同時向下壓擋板,並通過擋板的運動帶動第一傳送裝置不斷轉動,直到第一傳送裝置的傳送面位於水平面內;下模具在向上運動離開凹槽時,能夠同時向上頂第一傳送裝置,讓其帶動擋板轉動到初始狀態。當下模具位於最高點時,下模具的頂面高於第一傳送裝置的頂端,下模具的底面低於第一傳送裝置的頂端,從而讓第一傳送裝置不會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下落,造成下模具不能向下運動進入凹槽的情況。
下模具由偶數個第一模組和一個第二模組組成,第一模組和第二模組平行設置,第二模組位於第一模組的中間位置,並且模組之間通過滑動連接,能夠上下滑動。其中第一模組的作用是在向下運動的過程中,能夠下壓擋板,讓第一傳送裝置轉動到水平位置,再讓第二模組帶著成型材料向下運動,將材料放置在第一傳送裝置上傳送到下一凹槽以外的地方。第二模組的作用是在衝壓前,衝壓原材料通過傳送帶運送到了下模具的上方,此時,第二模組向上運動,並帶著原材料運動到最高點,之後,第一模組才能向上運動並頂出第一傳送裝置,直至運動到最高點。
最後,在每個第一模組和第二模組的下表面均設有多個伸縮杆,用來帶動第一模組和第二模組上下運動。每個伸縮杆能夠運動到的最高點相同,從而保證在每次衝壓時,下模具都具有完整的形態。此外,通過設置伸縮杆,還能起到在衝壓過程中對下模具的支撐作用。
本方案能產生的技術效果是:1.本方案通過設置由下模具驅動,並由兩塊擋板帶動的第一傳送裝置,讓衝壓原材料的送入和成型材料的送出不用通過人力來完成,從而有效地減少了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2.本方案通過設置第一傳送裝置,能夠將成型材料安全地轉移到凹槽以外的地方,從而可以防止因人工搬運造成材料被損壞的情況。
以下是上述方案的優選方案:
優選方案一:基於基礎方案,所述凹槽位於所述衝壓機底座的中心。讓凹槽位於衝壓機底座的中心,不僅可以讓裝置看起來更加美觀,還能夠保證衝壓機更加穩定。
優選方案二:基於優選方案一,所述擋板與所述第一傳送裝置之間的夾角均為90度,從而當擋板位於最低點時,第一傳送裝置剛好位於水平位置,並且在材料的壓力作用下,也不會出現第一傳送裝置發生傾斜的情況。
優選方案三:基於基礎方案,所述底座表面還設有第二傳送裝置,所述第二傳送裝置與兩個所述第一傳送裝置相接。通過在底座表面設置與第一傳送裝置相接的第二傳送裝置,可以將外部傳送裝置中的原材料轉運到第一傳送裝置上,也可以將第一傳送裝置上的成型材料轉運到外部傳送裝置上。
優選方案四:基於優選方案三,所述第一傳送裝置和第二傳送裝置均為傳送帶,所述傳送帶的傳送面上設有防滑膠條。傳送帶是最簡單、實用的傳送裝置,可以有效減少生產成本。此外,在傳送帶的傳送面上設置防滑膠條,可以增大衝壓材料與傳送面之間的摩擦力,防止衝壓材料打滑。
優選方案五:基於基礎方案,所述第一模組有兩個,第一模組沿所述凹槽橫截面短邊方向的寬度大於所述第二模組沿所述凹槽橫截面短邊方向的寬度。將第一模組設為兩個,可以保證下模具的結構處於最簡單的狀態,防止因模組過多造成衝壓時下模具形狀容易發生變化的情況。此外,第一模組的寬度大於第二模組,可以使只有第一模組獨自支撐衝壓材料時更加穩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衝壓機送料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第一模組移動到最低點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第二模組移動到最低點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擋板被下壓前本實用新型中底座的俯視圖;
圖5為擋板被下壓後本實用新型中底座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底座1、下模具2、第一模組21、第二模組22、凹槽3、轉軸4、第一傳送裝置5、擋板6、伸縮杆7、第二傳送裝置8、防滑膠條9。
實施例基本如附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衝壓機送料機構,包括底座1和下模具2。在底座1的中心位置開設有橫截面為矩形的凹槽3,凹槽3與底座1表面的相接處設有兩根轉軸4,兩個轉軸4關於凹槽3橫截面的短邊中線對稱,並且沿凹槽3橫截面的長邊設置。第一傳送裝置5與轉軸4固定連接,能繞轉軸4旋轉,並且第一傳送裝置5的傳送方向與轉軸4平行。兩個第一傳送裝置5轉動到水平位置時,其傳送面均朝上。在兩個第一傳送裝置5底部靠近轉軸4的位置還分別固定連接有一塊擋板6,該擋板6與第一傳送裝置5之間呈90°夾角。所以當擋板6轉動到最低點時,第一傳送裝置5恰好能轉動到水平位置。
本實施例中,下模具2的橫截面小於凹槽3的橫截面,並且下模具2的高度也小於凹槽3的深度,所以下模具2能夠在豎直方向上不斷進出凹槽3。下模具2沿凹槽3橫截面短邊方向的寬度大於當兩個第一傳送裝置5的傳送面均與所述底座1表面垂直時兩塊擋板6之間的距離,並且如圖2所示,下模具2沿凹槽3橫截面短邊方向的寬度也大於當兩塊擋板6轉動到最低點時兩個第一傳送裝置5之間的距離,從而讓下模具2在向下進入凹槽3時,能夠同時向下壓擋板6,並通過擋板6的運動帶動第一傳送裝置5不斷轉動,直到第一傳送裝置5的傳送面位於水平面內;下模具2在向上運動離開凹槽3時,能夠同時向上頂第一傳送裝置5,讓其帶動擋板6轉動到初始狀態。當下模具2位於最高點時,下模具2的頂面高於第一傳送裝置5的頂端,下模具2的底面低於第一傳送裝置5的頂端,從而讓第一傳送裝置5不會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下落,造成下模具2不能向下運動進入凹槽3的情況。
此外,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的下模具2由兩個第一模組21和一個第二模組22組成,第一模組21沿所述凹槽3橫截面短邊方向的寬度大於所述第二模組22沿所述凹槽3橫截面短邊方向的寬度。第一模組21和第二模組22平行設置,並且第二模組22位於兩個第一模組21的中間,第一模組21和第二模組22之間為滑動可拆卸連接。每個第一模組21和第二模組22的底面分別與多個伸縮杆7固定連接,伸縮杆7遠離模具的一端固定連接在凹槽3的底部。
最後,如圖4所示,在底座1的表面還設有與第一傳送裝置5相接的第二傳送裝置8,並且第一傳送裝置5通過第二傳送裝置8與外部傳送裝置相接。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傳送裝置5與第二傳送裝置8均為傳送帶,並且在傳送帶的表面上還設有防滑膠條9,從而增大衝壓材料與傳送帶之間的摩擦力,防止衝壓材料打滑。
如圖5所示,衝壓前,下模具2位於凹槽3內,並且第一傳送裝置5位於水平位置。此時,外部傳送裝置上的衝壓原材料通過第二傳送裝置8運送到第一傳送裝置5上,當原材料運動到與下模具2的位置相對應時,停止傳送。原材料停止後,第二模組22在伸縮杆7的作用下向上運動,直到帶著原材料運動到最高點。之後,在伸縮杆7的作用下,兩個第一模組21同時向上運動。在運動的過程中,會頂住第一傳送裝置5,使得第一傳送裝置5和擋板6繞轉軸4轉動。當第一模組21運動到最高點與第二模組22連接在一起時,第一傳送裝置5轉動到豎直位置上,擋板6轉動到水平位置。然後就可以開始對原材料的衝壓。
衝壓完成後,先在伸縮杆7的作用下讓兩個第一模組21同時向下運動,從而使兩個擋板6帶動兩個第一傳送裝置5繞轉軸4轉動。當第一模組21運動到最低點時,擋板6轉動到最下端,並且第一傳送裝置5轉動到水平位置。再讓第二模組22在伸縮杆7的作用下向下運動,在運動的過程中,成型材料的底面會抵住兩邊的第一傳送裝置5而停止下落,而第二模具繼續向下運動到最低點。然後在打開第一傳送裝置5和第二傳送裝置8,將成型材料運送到外部傳送裝置上。
本實施例通過設置由下模具2驅動,並由兩塊擋板6帶動的第一傳送裝置5,讓衝壓原材料不用通過人力就能夠從外部傳送裝置運送到下模具2上,並且讓成型材料也不用通過人力就能夠從下模具2轉運到外部傳送裝置上,實現衝壓機的送料過程,從而有效地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並且可以防止因人工搬運造成材料被損壞的情況。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和/或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範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於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