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崑崙戍邊英雄畫像(喀喇崑崙青山埋忠骨)
2023-04-28 07:48:17 2
喀喇崑崙:青山埋忠骨,擎旗有後人
◾馬嘉隆 張文杰 李康
官兵徒步前往戰場遺址
四月的喀喇崑崙,尋不到鵝黃柳綠,更沒有綿綿春雨。行走在高原戈壁,風沙依舊凜冽,遠處的雪山亦不改巍峨,可若細心觀察,蒼茫群山間,嶙峋亂石裡,又多了幾抹新「綠」——處處或有名、或無名的墳冢前,陸續擺滿了官兵對英烈的一腔赤誠。青山埋忠骨,擎旗有後人。各個點位的官兵分別以各自的方式緬懷先烈、悼念戰友,堅定前行之志。
追 思
山河慰英烈
官兵徒步前往戰場遺址
清明假期前一天,某紅軍團的營區早早「醒來」。今天,他們將展開一場徒步拉練:沿著先輩的行軍路線,前往某處戰場遺址緬懷英烈。
臨行時,上等兵魏強強從營區的野戰書架取下幾盆塑料花。花很普通,城市裡隨處可見,官兵們卻視若珍寶。從上高原駐訓開始,這些花就陪著他們在蒼茫的戈壁灘共同堅守,為營區增添了許多生機活力。
戰場遺址
「我們要把最好看的東西送給先烈。」魏強強和戰友們從戈壁中尋來紅柳枝,輔以生生不息的野草編成圓環,再把營區的塑料花拆散點綴其中。簡單的花圈裡,飽含著官兵們最真摯的感情。
一路翻山越嶺,稀薄的氧氣讓體能消耗比往日更快,再加上腳下時不時有沙石滾落,官兵們切身感受著先輩們在高原惡劣環境下作戰的艱辛。站在昔日主戰場的山腳處仰望,曾經的戰鬥痕跡大多被歲月抹平,而依舊險峻的百米高山和用石塊搭建的射擊掩體依然能讓後來者感受到那場戰鬥的殘酷。
官兵向革命英烈致敬
「沒有他們的流血犧牲,就沒有安享和平的我們。」駐足於古戰場的制高點,官兵們依次上前為英烈獻上花圈,並致以莊嚴的軍禮。隨後,官兵們拿出準備好的畫筆和顏料,在平整的山石上作畫。
官兵在石板上繪畫
「我們希望能用這些畫告慰英烈。」上等兵王騰在石板上一筆筆畫下記憶中的天安門和祖國的山河,並莊重寫下「大好河山,寸土不讓」。樸拙的畫面中,蘊藏著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與承諾:祖國今天的勝景,正如先輩所願,而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山河長安。
官兵在整理花圈
離去時,官兵們把紅柳枝編成的花圈和石板畫留在陣地上,更把這片陣地永遠留在心底——堅守邊關繼承遺志,深耕戰位苦練本領,老祖宗留下來的領土一寸也不能丟。
守 護
無悔戍邊關
清明假期,斯潘古爾邊防連官兵像往常一樣,牽著軍馬踏上巡邏路。
官兵們牽著軍馬踏上巡邏路
在邊防,軍馬是官兵們的親密戰友。大家心疼軍馬,巡邏途中,不時會下馬步行,讓軍馬歇一歇。邊境巡邏,危機四伏,每當遇到亂石、陡坡,官兵和軍馬都會彼此信任,共克難關。
行至一處山口,巡邏隊伍停了下來,列隊、敬禮。這裡,是戰友李富年和瑪拉琴克長眠的地方。
悼念犧牲的戰友
在兩年多前的一次緊急任務中,年僅20歲的他們不幸犧牲,長眠在他們日夜守護的邊防線上。每次巡邏路過,官兵們都會在這裡停留,與犧牲的戰友們聊聊連隊新近發生的故事。
恰逢清明,在山口的石堆處,官兵們為犧牲戰友擺上生前喜歡吃的水果、飲料和牛奶。錢生傑是李富年的同年兵, 至今,錢生傑還清楚記得李富年在連隊時的樣子,為自己的戰友惋惜。「他是我最好的兄弟,軍事訓練非常過硬,比武時為我們帶來很多榮譽。他犧牲時太年輕了,我們一定守好邊防,繼續他們未完成的使命。」
官兵們在颶風倒下的地方立起雕像
告別戰友,巡邏隊伍騎上軍馬繼續出發。此次巡邏,連隊官兵還有一個心願,就是去看望他們的好戰友——軍馬颶風。
颶風曾經是連隊最有經驗的領頭馬,馬如其名,跑起來像陣風一樣。前些年,颶風經常帶領馬隊給哨所上的官兵運送物資。在一次緊急運送物資任務中,經驗豐富的颶風一馬當先,連夜向哨所來來回回運送了十幾噸物資。返回連隊途中,颶風突然倒地不起,官兵們想盡一切辦法也沒能救回它。
後來,官兵們在颶風倒下的地方立起一座雕像。每次巡邏路過這裡,軍馬飼養員索朗都會細心地擦拭雕像,在雕像前添上一把新鮮草料,一如曾經並肩戰鬥時的樣子。
向軍馬颶風敬禮
這一天,官兵們依次上前向戍邊英雄馬颶風敬獻哈達,悼念這位無言的戰友。「現在咱們連隊的新馬越來越多,你的好朋友閃電也剛剛生下小馬,你就放心吧!」臨別時,索朗依依不捨,總有說不完的話想對颶風說。
6個小時的艱苦跋涉後,官兵們終於到達巡邏點位。祖國的山川湖泊前,他們展開一面五星紅旗,「邊防有我在、山河無恙;邊防有我在,祖國放心。」鏗鏘誓言在山谷久久迴蕩。
官兵們踏上巡邏路
七十餘年如一日,平均海拔5000米的生命禁區,一代代官兵和一批批軍馬相繼堅守在這裡,以青春和鮮血,為祖國構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
前 行
擎旗為打贏
演練中,工程車輛準備架橋
慎終追遠,總是為了砥礪前行。
4月5日這天,指導員王國山的日常和往常沒什麼區別。白天參加文書擬制、作戰指揮能力考核,晚上還要組織夜訓。待夜深人靜時,他才恍然反應過來,清明已近尾聲。
在高原駐訓時間長了,周末、假期的概念難免淡化,只有周復一周的工作計劃表。這一整天充實卻又平常的工作安排,看起來少了些許「儀式感」,不過,踏踏實實地完成好每一天的任務,其實也是對革命先烈的緬懷。
合成戰鬥群演練現場
在演練中,官兵按流程架設天線
緬懷先烈,回望前輩走過的路時,必然湧起踔厲奮進的豪情。凡是過往,皆為序章。赴高原駐訓後,該連所在的部隊全面換裝,面對武器平臺從「疊加」到「迭代」、作戰指揮從「力勝」到「智勝」的客觀情況,努力突破「老摩步」「人海戰術」的陳舊思維,探索以流程控操作、用「規範」促轉型的組訓新理念。
戰車出擊
幾天前,喀喇崑崙某山谷,鐵騎狂飆,車陣如林。裝甲、工兵、偵察、防化、電子對抗等不同專業兵種戰車編組的合成戰鬥群密切協同,該部某試點演練圓滿達到預期效果。從演訓場回來的時候,已經過了飯點,他們先召開了一場總結會。會上,部隊領導一連布置十餘項新任務,要求各單位以等不起的急切、慢不得的追趕全力推進試點成果轉化……
鋼鐵洪流滾滾向前,正是他們獻給先輩最好的禮物。
解放軍報微信發布
記者:馬嘉隆 張文杰 李康
攝影:孫安全 常曦蒙 索延客 戴學武 張立
編輯:霍雨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