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模塊化生態浮床框架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04:54:06 1
專利名稱:多元模塊化生態浮床框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多元模塊化生態浮床框架本實用新型涉及生態浮床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多元模塊化生態浮床框架。 [背景技術]近年來,隨著河流湖泊富營養化現象的日益加劇,人們逐漸認識到單純的截汙治理等方法難以徹底的解決水體所面臨的嚴重汙染問題,必須採用生態、生物等其它方法進行直接的治理或修復。生態浮床技術就是一種典型的生態修復技術。生態浮床技術利用生態水工學原理,在人工浮體上栽培水生植物,通過水生植物、根系微生物等共同作用,降解富營養化水體中的化學需氧量COD、總氮TN、總磷TP等汙染物質,具有較好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廣闊的應用前景。根據生態浮床的結構可以分成有框式和無框式生態浮床兩種。目前,有框式生態浮床應用較多,約佔70%。框架是生態浮床的「外殼」,對於保持浮床的外形和足夠的結構強度十分關鍵。目前,框架的材料一般由木材、竹材、PVC管或廢舊輪胎等加工而成。但是, 框架形式總起來說比較單一,主要有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等。框架形式的單一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生態浮床景觀效果的體現。並且,目前使用的浮床框架均未實現模塊化處理,而浮床框架模塊化的實現有利於浮床的整體替換和搬遷,為浮床的維護及管理提供便捷。因而,開發多種組合形式的多元模塊化生態浮床框架具有重要意義。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按照美學觀點和景觀需求,將通常中規中矩的生態浮床框架進行改進,開發多種新型生態浮床框架,並將其進行自由組合,實現生態浮床框架的多元模塊化構建。為實現上述目的設計的一種多元模塊化生態浮床框架,包括PVC三通管、PVC直管、PVC弧形管、PVC彎管連接件,其特徵在於該框架由若干根PVC彎管連接件將若干根 PVC直管首尾連接成幾何形狀的框架而成,所述的PVC直管中至少有一根PVC直管中間設有
三通管。該框架由若干根PVC彎管連接件將若干根PVC直管、若干根PVC弧形管連接成幾何形狀的框架而成。所述的設有三通管的PVC直管中至少設有一個三通管。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從美學角度,將原有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等規則形狀的PVC管生態浮床框架利用蒸汽技術進行改觀,開發出多種形式的生態浮床框架,提升了生態浮床框架的景觀效果;此外,採用三通管的連接使新型生態浮床框架經自由組合後可實現模塊化構建,在必要時可進行整體替換或搬遷,為生態浮床的管理及維護提供了便利條件。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中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中的結構示意圖之一。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中的結構示意圖之二。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對本專業技術領域的人來說還是比較清楚的。實施例1參見
圖1,通過若干根PVC彎管連接件3將若干根PVC直管1首尾連接成三角形, 其中一根PVC直管中間設有三個三通管4,形成一個浮床框架,該浮床框架中的三個三通管的第三通用來實現模塊化拼接。實施例2參見圖2,為四邊形的生態浮床框架,其中一邊是將傳統直線型PVC管利用蒸汽技術彎製成不同的弧度,從而形成PVC弧形管2,然後結合PVC三通管4和PVC彎管連接件3 將PVC弧形管2與PVC直管連接成四邊形。實施例3參見圖3和圖4,結合PVC三通管4和PVC彎管連接件3將PVC弧形管2與PVC直管自由組合成不同造型的的生態浮床框架,其生態浮床框架的左右兩邊的PVC直管1中分別設有一個三通管4,該三通管兩端的兩通分別連接PVC直管1,而第三通則朝向生態浮床框架內用來連接造型用的PVC弧形管2,而該生態浮床框架後側一邊的PVC直管1中所設的兩個三通管4的第三通朝向生態浮床框架外,用來與其它生態浮床框架連接,實現模塊化拼接。上述這些生態浮床框架,在PVC三通管4的作用下也可以作為一個單獨的模塊與其它模塊再相互組合,在提升景觀效果的同時,使得浮床的維護管理更加便捷。
權利要求1.一種多元模塊化生態浮床框架,包括PVC三通管、PVC直管、PVC弧形管、PVC彎管連接件,其特徵在於該框架由若干根PVC彎管連接件C3)將若干根PVC直管(1)首尾連接成幾何形狀的框架而成,所述的PVC直管中至少有一根PVC直管中間設有三通管(4)。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元模塊化生態浮床框架,其特徵在於該框架由若干根 PVC彎管連接件C3)將若干根PVC直管(1)、若干根PVC弧形管( 連接成幾何形狀的框架而成。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多元模塊化生態浮床框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設有三通管的PVC直管中至少設有一個三通管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生態浮床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多元模塊化生態浮床框架,包括PVC三通管、PVC直管、PVC弧形管、PVC彎管連接件,其特徵在於該框架由若干根PVC彎管連接件將若干根PVC直管首尾連接成幾何形狀的框架而成,所述的PVC直管中至少有一根PVC直管中間設有三通管。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從美學角度,提升了生態浮床框架的景觀效果;此外,採用三通管的連接使新型生態浮床框架經自由組合後可實現模塊化構建,在必要時可進行整體替換或搬遷,為生態浮床的管理及維護提供了便利條件。
文檔編號C02F3/32GK202046938SQ20112006337
公開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11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11日
發明者何國富, 周揚, 張秋卓 申請人:華東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