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沼氣發酵殘留物培育魚種的技術方法
2023-04-28 05:10:51 1
利用沼氣發酵殘留物培育魚種的技術方法
【專利摘要】利用沼氣發酵殘留物培育魚種的技術方法,涉及水產養殖【技術領域】,包括以下步驟:魚池選擇、放養密度、混養、施用沼氣發酵殘留物、投飼餌料、適時捕撈等步驟完成。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中,通過採用沼氣發酵殘留物進行魚種的培育,不僅保證魚種的健康成長,同時還將沼氣發酵殘留物進行了廢物利用,環保有益。
【專利說明】利用沼氣發酵殘留物培育魚種的技術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水產養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利用沼氣發酵殘留物培育魚種的技術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沼氣,顧名思義就是沼澤裡的氣體。人們經常看到,在沼澤地、汙水溝或糞池裡,有氣泡冒出來,如果我們劃著火柴,可把它點燃,這就是自然界天然發生的沼氣。沼氣,是各種有機物質,在隔絕空氣,並在適宜的溫度、PH值下,經過微生物的發酵作用產生的一種可燃燒氣體,沼氣內部的非氧分的含量很高,沼氣屬於二次能源,並且是可再生能源,沼氣在實際的發酵中,擁有大量的發酵殘留物,這些殘留物一般都是作為廢物直接拋棄,但是這些發酵殘留物其本身還有非常大的利用價值,在對於魚種時可以作為天然的餌料使用,但是目前在實際的應用中,此類技術技術並未出現。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培育方法簡單,培育的魚種體型健壯的利用沼氣發酵殘留物培育魚種的技術方法。
[0004]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5]利用沼氣發酵殘留物培育魚種的技術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生產步驟:
[0006]I)魚池選擇:魚苗池選擇為注水、排水方便,土質好,不漏水,向陽,水面面積為1400-3000m2,水深為1-1.5m,池底平坦;
[0007]2)放養密度:
[0008]①、要求出塘之前體長為8-10cm的,每畝放養2.8-3.3萬尾;
[0009]②、要求出塘之前體長為10-12cm的,每畝放養1.5-1.7萬尾;
[0010]③、要求出塘之前體長為12-15cm的,每畝放養0.8-1.0萬尾;
[0011]④、要求出塘之前體長為15-20cm的,每畝放養0.4-0.6萬尾;
[0012]3)混養:
[0013]①、以草魚為主的,每畝搭配15%的鰱魚和鯽魚;
[0014]②、以鰱魚為主的,每畝搭配15%的鯿魚和鱅魚;
[0015]③、以鱅魚為主的,每畝搭配20%的鯉魚和草魚;
[0016]4)施用沼氣發酵殘留物:在每年的6月上旬、7月中旬、7月下旬、8月下旬分四次進行追施,每次每畝施加量為:280kg、355kg、380kg、355kg ;
[0017]5)投飼餌料:採用黃豆、花生浸泡後研磨為粉,全池分為上下午進行潑灑,每隔3天潑灑一次,每次潑灑總量為500g ;
[0018]6)適時捕撈:待魚種達到要求的體長後,進行捕撈,採用幹塘捕撈方式進行。
[0019]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中,通過採用沼氣發酵殘留物進行魚種的培育,不僅保證魚種的健康成長,同時還將沼氣發酵殘留物進行了廢物利用,環保有益。
【具體實施方式】
[0020]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0021]實施例1
[0022]利用沼氣發酵殘留物培育魚種的技術方法,包括以下生產步驟:
[0023]I)魚池選擇:魚苗池選擇為注水、排水方便,土質好,不漏水,向陽,水面面積為1400-3000m2,水深為1-1.5m,池底平坦;
[0024]2)放養密度:
[0025]①、要求出塘之前體長為8-10cm的,每畝放養2.8-3.3萬尾;
[0026]②、要求出塘之前體長為10-12cm的,每畝放養1.5-1.7萬尾;
[0027]③、要求出塘之前體長為12-15cm的,每畝放養0.8-1.0萬尾;
[0028]④、要求出塘之前體長為15-20cm的,每畝放養0.4-0.6萬尾;
[0029]3)混養:
[0030]①、以草魚為主的,每畝搭配15%的鰱魚和鯽魚;
[0031]②、以鰱魚為主的,每畝搭配15%的鯿魚和鱅魚;
[0032]③、以鱅魚為主的,每畝搭配20%的鯉魚和草魚;
[0033]4)施用沼氣發酵殘留物:在每年的6月上旬、7月中旬、7月下旬、8月下旬分四次進行追施,每次每畝施加量為:280kg、355kg、380kg、355kg ;
[0034]5)投飼餌料:採用黃豆、花生浸泡後研磨為粉,全池分為上下午進行潑灑,每隔3天潑灑一次,每次潑灑總量為500g ;
[0035]6)適時捕撈:待魚種達到要求的體長後,進行捕撈,採用幹塘捕撈方式進行。
[0036]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範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利用沼氣發酵殘留物培育魚種的技術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生產步驟: 1)魚池選擇:魚苗池選擇為注水、排水方便,土質好,不漏水,向陽,水面面積為1400-3000m2,水深為1-1.5m,池底平坦; 2)放養密度: ①、要求出塘之前體長為8-10cm的,每畝放養2.8-3.3萬尾; ②、要求出塘之前體長為10-12cm的,每畝放養1.5-1.7萬尾; ③、要求出塘之前體長為12-15cm的,每畝放養0.8-1.0萬尾; ④、要求出塘之前體長為15-20cm的,每畝放養0.4-0.6萬尾; 3)混養: ①、以草魚為主的,每畝搭配15%的鰱魚和鯽魚; ②、以鰱魚為主的,每畝搭配15%的鯿魚和鱅魚; ③、以鱅魚為主的,每畝搭配20%的鯉魚和草魚; 4)施用沼氣發酵殘留物:在每年的6月上旬、7月中旬、7月下旬、8月下旬分四次進行追施,每次每畝施加量為:280kg、355kg、380kg、355kg ; 5)投飼餌料:採用黃豆、花生浸泡後研磨為粉,全池分為上下午進行潑灑,每隔3天潑灑一次,每次潑灑總量為500g ; 6)適時捕撈:待魚種達到要求的體長後,進行捕撈,採用幹塘捕撈方式進行。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4304108SQ201410508133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8日
【發明者】陳輝 申請人:陳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