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裝機包材張緊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06:18:46 1
專利名稱:灌裝機包材張緊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灌裝機包材張緊機構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到灌裝機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包材張緊機構。
技術背景[0002]請參閱圖1所示,包材5通過雙氧水水槽進入到固定擠壓滾輪8和活動擠壓滾輪9 之間,通過該兩個滾輪初步擠壓掉包材5表面的水珠,減少附著在包材5上的雙氧水,活動擠壓滾輪執行氣缸10用於驅動活動擠壓滾輪9,包材5經過滾輪擠壓後分別經受烘乾活動氣刀11和烘乾固定氣刀7烘乾,烘乾活動氣刀11由活動氣刀滾輪15驅動,活動氣刀執行氣缸6用於驅動活動氣刀滾輪15,經過烘乾後的包材5依次纏繞於包材轉向滾輪3、包材摺痕滾輪4、包材驅動滾輪2,包材驅動滾輪2由包材驅動電機1驅動。以上結構通過摺痕滾輪4作為固定剛性張緊滾輪張緊包材紙路,由於摺痕滾輪4的固定性,容易發生因紙路拉力過大發生包材斷裂現象。實用新型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採用摺痕滾輪易發生因紙路拉力過大發生包材斷裂的問題,提供一種減少因紙路拉力過大發生包材斷裂現象的灌裝機包材張緊機構。[0004]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了以下的技術方案灌裝機包材張緊機構,包括有用於驅動包材的包材驅動滾輪,與包材驅動滾輪連接的包材驅動電機,包材驅動滾輪為處於上下位置的第一驅動滾輪和第二驅動滾輪,在第一驅動滾輪和第二驅動滾輪之間設有包材張緊鐘擺滾輪,與包材張緊鐘擺滾輪連接有鐘擺滾輪執行氣缸,所述包材依次纏繞第一驅動滾輪、包材張緊鐘擺滾輪和第二驅動滾輪上。[0005]所述第一驅動滾輪和第二驅動滾輪由一個包材驅動電機驅動連接。傳統技術由一個電機驅動一個包材驅動滾輪,在包材與驅動滾輪有相對運動時有時發生送紙不順包材斷裂現象,改進後由同一該電機驅動兩個包材驅動滾輪(兩滾輪中間包材由鐘擺滾輪實時柔性張緊),可避免夾爪拉紙拉不下或因包材本身質量問題造成拉紙斷裂現象,改進後結構增加送紙性能,增強灌裝機對市場上國內外各種包材的適應性。[0006]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本實用新型進後取消摺痕滾輪改為鐘擺滾輪,由鐘擺滾輪執行氣缸(Φ16Χ50壓力2bar)推動鐘擺滾輪實時柔性張緊包材紙路,相對以前包材紙路可以減少因紙路拉力過大發生包材斷裂現象。
[0007]圖1為現有技術灌裝機包材張緊機構結構示意圖;[0008]圖2為本實用新型灌裝機包材張緊機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做進一步詳細說明。[0010]實施例[0011]請參與圖2所示,灌裝機包材張緊機構,包括有用於驅動包材5的包材驅動滾輪2, 與包材驅動滾輪2連接的包材驅動電機1,包材驅動滾輪2為處於上下位置的第一驅動滾輪21和第二驅動滾輪22,在第一驅動滾輪21和第二驅動滾輪22之間設有包材張緊鐘擺滾輪13,與包材張緊鐘擺滾輪13連接有鐘擺滾輪執行氣缸14,包材5依次纏繞第一驅動滾輪 21、包材張緊鐘擺滾輪13和第二驅動滾輪22上。通過包材張緊鐘擺滾輪13的左右擺動, 能有效保持第一驅動滾輪21和第二驅動滾輪22之間的包材5為張緊狀態。[0012]進一步的,第一驅動滾輪21和第二驅動滾輪22由一個包材驅動電機1驅動連接。[0013]上列詳細說明是針對本實用新型可行實施例的具體說明,該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為的等效實施或變更,均應包含於本案的專利範圍中。
權利要求1.灌裝機包材張緊機構,包括有用於驅動包材( 的包材驅動滾輪0),與包材驅動滾輪(2)連接的包材驅動電機(1),其特徵在於包材驅動滾輪( 為處於上下位置的第一驅動滾輪和第二驅動滾輪(22),在第一驅動滾輪和第二驅動滾輪0 之間設有包材張緊鐘擺滾輪(13),與包材張緊鐘擺滾輪(1 連接有鐘擺滾輪執行氣缸(14),所述包材 (5)依次纏繞第一驅動滾輪(21)、包材張緊鐘擺滾輪(13)和第二驅動滾輪0 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灌裝機包材張緊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驅動滾輪和第二驅動滾輪0 由一個包材驅動電機(1)驅動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灌裝機包材張緊機構,包括有用於驅動包材的包材驅動滾輪,與包材驅動滾輪連接的包材驅動電機,包材驅動滾輪為處於上下位置的第一驅動滾輪和第二驅動滾輪,在第一驅動滾輪和第二驅動滾輪之間設有包材張緊鐘擺滾輪,與包材張緊鐘擺滾輪連接有鐘擺滾輪執行氣缸,所述包材依次纏繞第一驅動滾輪、包材張緊鐘擺滾輪和第二驅動滾輪上。本實用新型進後取消摺痕滾輪改為鐘擺滾輪,由鐘擺滾輪執行氣缸(Φ16×50壓力2bar)推動鐘擺滾輪實時柔性張緊包材紙路,相對以前包材紙路可以減少因紙路拉力過大發生包材斷裂現象。
文檔編號B65B41/10GK202244208SQ20112032205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30日
發明者羅朝煒 申請人:廣州市銘慧包裝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