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功能野外環境因子採集工作箱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09:32:51 2
一種多功能野外環境因子採集工作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多功能野外環境因子採集工作箱,它包括遮陽箱,遮陽箱內部設有至少2個放置槽,遮陽箱頂部設有方形卡槽和支撐架,放置槽的背部設有數據線孔。採用上述結構,本實用新型能很好的將多種環境儀器集中在一個工作箱內的放置槽中,放置槽中的儀器的數據線通過數據線孔引出,方形卡槽用於固定輻照儀,支撐架用於固定風速儀,能方便多種儀器的集中管理、使用和維護。
【專利說明】一種多功能野外環境因子採集工作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工作箱,具體涉及一種多功能野外環境因子採集工作箱。
【背景技術】
[0002]在環境科學研究中,經常會有野外採樣或實驗。在測量實驗背景的環境因子時,常常會用到諸如流量儀、溫度計、溼度計、風速儀、氣壓儀、多功能參數儀等手持測量設備。多種手持設備同時測量時,不僅不方便放置,而且在實驗時間較為緊迫的情況下不方便迅速讀出各種環境因子。在夏天的白晝實驗中,較為強烈的日照和高溫還會使手持設備的液晶顯示屏老化損壞,加速設備的損耗。在夜間實驗中,由於很多手持測量設備的液晶顯示屏幕並不帶有自發光功能,這對讀數造成了一定困難。而手持型風速測量儀因每次測量都需要手持,會消耗很多實驗時間。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種能將多種環境因子測量設備集中在一起管理、保護的工作箱。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0005]一種多功能野外環境因子採集工作箱,它包括遮陽箱,遮陽箱內部設有至少2個放置槽,遮陽箱頂部設有方形卡槽和支撐架,放置槽的背部設有數據線孔。
[0006]上述遮陽箱頂部安裝有照明燈。
[0007]上述多個數據線孔分為上下兩排分布於遮陽箱上。
[0008]上述放置槽中設有傾斜的放置板,放置板位置低的一端與擋板連接、位置高的一端與隔板連接。
[0009]本實用新型取得了以下的技術效果:
[0010]採用上述結構,本實用新型能很好的將多種環境儀器集中在一個工作箱內的放置槽中,放置槽中的儀器的數據線通過數據線孔引出,方形卡槽用於固定輻照儀,支撐架用於固定風速儀,能方便多種儀器的集中管理、使用和維護;
[0011]採用了遮陽箱頂部安裝有照明燈的結構,能方便夜間的測量;
[0012]採用了多個數據線孔分為上下兩排分布於遮陽箱上的結構,這樣測量水中環境因子的儀器的數據線從下排的數據線孔引出,其它的數據線從上排的數據線孔引出,便於分類使用和識別;
[0013]採用放置槽中設有傾斜的放置板,放置板位置低的一端與擋板連接、位置高的一端與隔板連接的結構,放置板用於放置儀器,擋板用於防止儀器滑落,隔板用於數據線的放置,能很好的將儀器放置在放置槽中並防止儀器和數據線絞在一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圖1背面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遮陽箱內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如圖1所示一種多功能野外環境因子採集工作箱,它包括遮陽箱1,遮陽箱I內部設有至少2個放置槽2,遮陽箱I頂部設有方形卡槽3和支撐架4,放置槽2的背部設有數據線孔6。
[0019]所述支撐架底端通過螺絲固定在遮陽箱頂部,支撐架頂端通過螺絲與環形夾連接。
[0020]所述遮陽箱I頂部安裝有照明燈5。
[0021]所述多個數據線孔6分為上下兩排分布於遮陽箱I上。
[0022]所述放置槽2中設有傾斜的放置板7,放置板7位置低的一端與擋板8連接、位置聞的一端與隔板9連接。
[0023]採用上述結構,本實用新型能很好的將多種環境儀器集中在一個工作箱內的放置槽中,放置槽中的儀器的數據線通過數據線孔引出,方形卡槽用於固定輻照儀,支撐架用於固定風速儀,能方便多種儀器的集中管理、使用和維護,使用時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測量儀器。
【權利要求】
1.一種多功能野外環境因子採集工作箱,其特徵在於:它包括遮陽箱(1),遮陽箱(I)內部設有至少2個放置槽(2),遮陽箱(I)頂部設有方形卡槽(3)和支撐架(4),放置槽(2)的背部設有數據線孔(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野外環境因子採集工作箱,其特徵在於:所述遮陽箱(1)頂部安裝有照明燈(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野外環境因子採集工作箱,其特徵在於:所述多個數據線孔(6)分為上下兩排分布於遮陽箱(I)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野外環境因子採集工作箱,其特徵在於:所述放置槽(2)中設有傾斜的放置板(7),放置板(7)位置低的一端與擋板(8)連接、位置高的一端與隔板(9)連接。
【文檔編號】G01D11/24GK203375982SQ201320535849
【公開日】2014年1月1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30日
【發明者】王琤浩 申請人:三峽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