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乙炔發生器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10:31:51 1
專利名稱:簡易乙炔發生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乙炔發生器尤其適用於修理行業中氣焊時使用。
目前,在需要氣焊加工的單位,均皆使用由專門的乙炔氣體生產廠家供應的乙炔瓶,而一般需要氣焊加工單位並不能直接生產乙炔氣體,尤其在修理行業更是如此,這種乙炔瓶不但運輸困難,造價也貴,尤其在使用或運輸中要格外小心,否則還易出現爆炸的危險。
鑑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簡易乙炔發生器,它能採用簡單的乙炔發生罐和彈性儲存器,便能就地隨時按氣焊中所需要的乙炔氣體量供給,不需要從乙炔生產廠家購買乙炔瓶。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它主要是由軟水袋、乙炔發生罐及彈性儲存器組成,其中,乙炔發生罐頂面具有一進水口,又該頂面右下方伸出一外伸基板,而該乙炔發生罐左側設置一過濾板;軟水袋支持在外伸基板上,且以其水管連接進水口,該軟水袋上設置帶重塊的壓架;彈性儲存器連接在乙炔發生罐的過濾板一側,且該彈性儲存器頂面設有一出氣管咀。
所述乙炔發生罐頂面向右伸出一外露滑軌,且與所述壓架上、下滑配合。
所述乙炔發生罐的過濾板外圍設置一接頭、且該接頭與所述彈性儲存器連接。
由於採用上述方案使用方便、結構也簡單,而且使用也安全可靠,生產成本大大降低。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 本實用新型典型實施例示意圖。
圖中1、軟水袋 11、水管2、乙炔發生罐21、進水口 22、外露滑軌23、壓架231、重塊 24、過濾板 25、接頭26、外伸基極 3、彈性儲存器 31、出氣管咀本實用新型主要由軟水袋1、乙炔發生罐2及彈性儲存器3組成,如
圖1所示,其中軟水袋1是帶有水管11的柔軟袋,供袋水用。
乙炔發生罐2是一個剛性的容器,供放入電石(約小於10公斤);其頂面具有一進水口21,供插入軟水袋1的水管,又軟水袋1支持在低於乙炔發生罐2頂面右下方的外伸基極26上,同時頂面向右伸出一外露滑軌22,該外露滑軌22上配合可上、下滑動的壓架23,該壓架23上設置可調重量的重塊231(加法碼的辦法),且該壓架23的重量壓(支持)壓軟水袋1上,給軟水袋1內的水產生一定壓力,而進入乙炔發生罐2內;另外,在乙炔發生罐2的左側設置過濾板24,該過濾板24過濾雜質,而讓乙炔氣體通過,同時,在過濾板24外圍還設置一接頭25,供連接彈性儲存器3。
彈性儲存器3是彈性袋體(如橡膠袋),密封套置在接頭25上,能儲存乙炔氣體,而該彈性儲存器3頂面設有一出氣管咀31(具有開關),經軟管連接氣焊槍(圖中未示)。
本實用新型的操作及其工作原理當增加重炔231使軟水袋1內的水壓提高,直到注入乙炔發生罐2內,並與其電石起化學反應而產生乙炔氣體,經過濾板24進入彈性儲存器3內,當產生的乙炔氣體充滿乙炔發生罐2及彈性儲存器3內,且當其氣壓等於軟水袋1內水的壓力時,此時軟水袋1內的水不會再浸入乙炔發生罐2內;當使用氣焊槍工作(如氣焊、氣割、加熱等)時,即出氣管咀31的開關打開,彈性儲存器3內的乙炔氣體減小(氣壓降低),軟水袋1內的水又不斷進入乙炔發生罐2內,且與其電石起化學反應,增加乙炔氣體;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乙炔氣體產生可隨氣焊槍停止使用而停止,不會造成電石和水的浪費,使用也方便;又彈性儲存器能容許一定壓力的變化,不會出現爆炸現象,還有就是能就地產生乙炔氣體,就地供使用,免去運輸的麻煩。
權利要求1.一種簡易乙炔發生器,其特徵是主要是由軟水袋(1)、乙炔發生罐(2)及彈性儲存器(3)組成,其中,乙炔發生罐(2)頂面具有一進水口(21),又該頂面右下方伸出一外伸基板(26),而該乙炔發生罐(2)左側設置一過濾板(24);軟水袋(1)支持在外伸基板(26)上,且以其水管(11)連接進水口(21),該軟水袋(1)上設置帶重塊(231)的壓架(23);彈性儲存器(3)連接在乙炔發生罐(2)的過濾板(24)一側,且該彈性儲存器(3)頂面設有一出氣管咀(31)。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簡易乙炔發生器,其特徵是所述乙炔發生罐(2)頂面向右伸出一外露滑軌(22),且與所述壓架(23)上、下滑配合。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簡易乙炔發生器,其特徵是所述乙炔發生罐(2)的過濾板(24)外圍設置一接頭(25)、且該接頭(25)與所述彈性儲存器(3)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乙炔發生器,尤其適用於修理行業中氣焊時使用。主要是由軟水袋、乙炔發生罐及彈性儲存器組成,其中,乙炔發生罐頂面具有一進水口,又該頂面右下方伸出一外伸基板,而該乙炔發生罐左側設置一過濾板;軟水袋支持在外伸基板上,且以其水管連接進水口,該軟水袋上設置帶重塊的壓架;彈性儲存器連接在乙炔發生罐的過濾板一側,且該彈性儲存器頂面設有一出氣管嘴。從而,使用方便、結構也簡單,而且使用也安全可靠,生產成本大大降低。
文檔編號B23K5/22GK2398046SQ9925401
公開日2000年9月27日 申請日期1999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1999年11月12日
發明者郭珍儒 申請人:郭珍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