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拆卸傘狀圓形擋板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10:35:11 2
專利名稱:一種可拆卸傘狀圓形擋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能夠在任何複雜地形的河床上進行平穩安裝實現攔截江河 洪水或大江截流的可拆卸傘狀圓形擋板。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對江水截流施工技術中,常常採用的是製作鋼筋混凝土三角形塊料 體,鐵鏈連接石頭,鋼絲籠網裝石塊,倒在江中,再回填土石方築提攔截江水,成本高。在都江堰每年歲修工程中,採用的是上千年的傳統施工方法用原木紮成三角形 木馬槎做支撐,再用竹蓆、稻草、雜草先堵住縫隙漏水處,再回填土石方築提攔截岷江水。其 施工複雜,且木馬槎不能二次利用。另外,全國各地的抗洪搶險中,對於江河決提採用的施工方法是在決口處打木 樁,搭設鋼管架作支撐,再碼沙袋,回填土石方築提攔截江河洪水,搶險人員還有被洪水衝 走的危險,費時費力。中國實用新型專利ZL99245712.2公開了一種提埝組合式護板,但是,由於明顯 沒有護板支撐,不實用,且橡皮攔河壩成本很高。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提供一種可拆卸傘狀圓形擋板,該可拆卸 傘狀圓形擋板通過採用可拆卸式結構可反覆多次使用,運輸及庫存方便;且取材方便、施工 安全可靠、成本低、製作簡單方便;尤其適用於抗洪搶險、大江截流。為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可拆卸傘狀圓 形擋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可拆卸傘狀圓形擋板包括主梁、星形支架、支撐梁、主梁套管、支 撐梁套管和底板;所述星形支架由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的若干個鋼管或角鋼焊接而成;所 述星形支架上方的中央位置固定設置有一主梁套管,星形支架的圓周的外邊緣處固定設置 有若干個支撐梁下套管,主梁頂端的圓周上均勻設置有與支撐梁下套管相互匹配的若干個 支撐梁上套管;所述主梁的下端垂直插接在主梁套管內,支撐梁的下端插接在支撐梁下套 管內,支撐梁的上端插接在支撐梁上套管內;所述主梁的下端和主梁套管上設置有相互配 合工作的條形對穿孔;所述主梁的下端通過穿過條形對穿孔的固定螺栓固定連接在主梁套 管內;所述底板焊接在星形支架下方。按照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可拆卸傘狀圓形擋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底板的直徑比 星形支架的直徑小10cm。按照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可拆卸傘狀圓形擋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底板為環形鋼 筋網、環形鋼絲網板或圓形薄鋼板。按照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可拆卸傘狀圓形擋板,其特徵在於所述星形支架由8 根或16根鋼管或角鋼焊接而成。
3[0012]按照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可拆卸傘狀圓形擋板,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梁下套管 和支撐梁上套管至少對稱設置有4個。按照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可拆卸傘狀圓形擋板,其特徵在於所述主梁和支撐梁 均由圓形鋼管制成。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可拆卸傘狀圓形擋板具有如下優點1、通過採用可拆卸式結構,使其可反覆多次使用,運輸及庫存方便;2、取材方便、施工安全可靠、成本低、製作簡單方便;3、尤其適用於抗洪搶險、大江截流。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可拆卸傘狀圓形擋板的第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可拆卸傘狀圓形擋板的第二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可拆卸傘狀圓形擋板的第三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主梁;2、星形支架;3、支撐梁;4、主梁套管;5、支撐梁下套管;6、環形鋼筋 網;7、環形鋼絲網板;8、圓形薄鋼板;9、固定螺栓;10、支撐梁上套管。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可拆卸傘狀圓形擋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可拆卸傘狀圓形擋 板包括主梁1、星形支架2、支撐梁3、主梁套管4、支撐梁套管5和底板;所述星形支架2由 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的若干個鋼管或角鋼焊接而成;所述星形支架2上方的中央位置固定 設置有一主梁套管4,星形支架2的圓周的外邊緣處固定設置有若干個支撐梁下套管5,主 梁1頂端的圓周上均勻設置有與支撐梁下套管5相互匹配的若干個支撐梁上套管10 ;所述 主梁1的下端垂直插接在主梁套管4內,支撐梁3的下端插接在支撐梁下套管5內,支撐梁 3的上端插接在支撐梁上套管10內;所述主梁1的下端和主梁套管4上設置有相互配合工 作的條形對穿孔;所述主梁1的下端通過穿過條形對穿孔的固定螺栓9固定連接在主梁套 管4內;所述底板焊接在星形支架2下方。所述底板的直徑比星形支架2的直徑小10cm。所述底板為環形鋼筋網6、環形鋼 絲網板7或圓形薄鋼板8。所述星形支架2由8根或16根鋼管或角鋼焊接而成。所述支撐 梁下套管5和支撐梁上套管10至少對稱設置有4個。所述主梁1和支撐梁3均由圓形鋼 管制成。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可拆卸傘狀圓形擋板是一種專門用於抗洪搶險、大江截流的 實用新型裝置,該裝置具有可以反覆多次使用,方便運輸及庫存,施工安全可靠,成本低,制 作簡單方便等優點。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可拆卸傘狀圓形擋板用不同規格的鋼管、角鋼、元鋼、鋼絲 網、薄鋼板焊接,只用一顆固定螺栓9固定,就可組裝成的傘狀圓形馬槎擋板。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可拆卸傘狀圓形擋板的星形支架2直徑大小可根據攔截洪 水的深度來設計當星形支架2直徑大於1米時,星形支架2由8個鋼管或角鋼焊接而成,星形支架2上設置8個支撐梁下套管;星形支架2下方焊接一由多圈鋼筋組成的環形鋼筋網,環形鋼 筋網上焊有一層環形鋼絲網板。當星形支架2直徑小於1米時,星形支架2由8個鋼管或角鋼焊接而成,星形支架 2上設置4個支撐梁下套管;星形支架2下方焊接一圓形薄鋼板。使用時,將主梁和支撐梁分別插入星形支架2中央的主梁套管、支撐梁上套管和 支撐梁下套管中,調好支撐梁的距離,將主梁下端的條形對穿孔與主梁套管上的條形對穿 孔對齊,穿入固定螺栓擰緊固定即可。因底板比星形支架2直徑小10cm,星形支架2自然形 成若干只腳。無論安裝在任何複雜地形的河床上,都能平穩接觸河床底,再用稻草、雜草、堵 住網孔和擋板與擋板之間的漏水縫隙,再回填土石方築提,攔截洪水,是抗洪搶險大江截流 最有利的實用新型裝置。河基本無水,河床乾枯,未到枯水季節的時候用三角圓形擋板,每間隔5公裡在河 道上築起一道道攔河壩,直徑採用1.6米的網孔擋板,使內河的水在冬季都保持再1.5米 深,使河道形成天然水庫,儲存的水並沒有影響江水,多於的水自然漫過攔河壩,流入長江, 這樣可以解決內河缺水的問題,例如四川省阿壩州的疊溪(海子)堰塞湖,在枯水季節湖 內的水永遠保持在原有的水位,水儲存在湖內,多餘的水自然流向下遊,不管洪水季節或枯 水季節都不影響下遊的用水,如將堰塞湖的水位降低,湖內的水實際上是白白的流向下遊 一直流向大海。例如四川省雅安市旅遊勝地上裡古鎮,古代的勞動人民利用自然環境,在 不到1. 5公裡的河道上,築起了 5道高度不同的提壩,形成天然水庫,解決了古鎮人民的生 活和灌溉用水,無論在洪水季節和枯水季節都不影響下遊的流水量,流水量的多少是取決 於山上流下來的水量,儲存的水量實際上是在洪水季節的時候儲存的水量,這充分證明了 在內河的河道上安裝臨時攔河壩是可行的,從上述兩個實例證明是可行的一種方法,比橡 皮攔河壩成本低、實用,並可保持生態平衡,在洪水季節將三角圓形擋板拆除上岸,只需將 固定螺栓鬆開,取下圓形擋板,支撐鋼管,主梁鋼管,分類包裝進庫待下次再用。
權利要求一種可拆卸傘狀圓形擋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可拆卸傘狀圓形擋板包括主梁(1)、星形支架(2)、支撐梁(3)、主梁套管(4)、支撐梁套管(5)和底板;所述星形支架(2)由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的若干個鋼管或角鋼焊接而成;所述星形支架(2)上方的中央位置固定設置有一主梁套管(4),星形支架(2)的圓周的外邊緣處固定設置有若干個支撐梁下套管(5),主梁(1)頂端的圓周上均勻設置有與支撐梁下套管(5)相互匹配的若干個支撐梁上套管(10);所述主梁(1)的下端垂直插接在主梁套管(4)內,支撐梁(3)的下端插接在支撐梁下套管(5)內,支撐梁(3)的上端插接在支撐梁上套管(10)內;所述主梁(1)的下端和主梁套管(4)上設置有相互配合工作的條形對穿孔;所述主梁(1)的下端通過穿過條形對穿孔的固定螺栓(9)固定連接在主梁套管(4)內;所述底板焊接在星形支架(2)下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傘狀圓形擋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底板的直徑比星形 支架⑵的直徑小10cm。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拆卸傘狀圓形擋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底板為環形鋼 筋網(6)、環形鋼絲網板(7)或圓形薄鋼板(S)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傘狀圓形擋板,其特徵在於所述星形支架(2)由8根 或16根鋼管或角鋼焊接而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傘狀圓形擋板,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梁下套管(5) 和支撐梁上套管(10)至少對稱設置有4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傘狀圓形擋板,其特徵在於所述主梁(1)和支撐梁 (3)均由圓形鋼管制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拆卸傘狀圓形擋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可拆卸傘狀圓形擋板包括主梁、星形支架、支撐梁、主梁套管、支撐梁套管和底板;所述星形支架上方的中央位置固定設置有一主梁套管,星形支架上固定設置有若干個支撐梁下套管,主梁頂端的圓周上均勻設置有若干個支撐梁上套管;所述主梁的下端垂直插接在主梁套管內,支撐梁的下端插接在支撐梁下套管內,支撐梁的上端插接在支撐梁上套管內;所述主梁的下端通過穿過條形對穿孔的固定螺栓固定連接在主梁套管內;所述底板焊接在星形支架下方。該可拆卸傘狀圓形擋板通過採用可拆卸式結構可反覆多次使用,運輸及庫存方便;且取材方便、施工安全可靠、成本低、製作簡單方便;尤其適用於抗洪搶險、大江截流。
文檔編號E02B3/12GK201738285SQ20102050975
公開日2011年2月9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30日
發明者鄧道成 申請人:鄧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