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液封罐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23:35:16 1
一種液封罐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儲罐液封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液封罐,包括上罐體和設置於上罐體下方的下罐體,上罐體的底部與下罐體的頂部通過連接管連通且連接管的底部插入下罐體內的下方,上罐體底部的外側壁與下罐體底部的外側壁之間連接有壓力平衡管,上罐體的頂部連接有第一進出氣管,下罐體的頂部連接有第二進出氣管,連接管的底部與壓力平衡管的底部平齊。本實用新型的液封罐可以使原料儲罐內與外界產生隔離,而又能保持原料儲罐的壓力平衡,確保原料儲罐的安全,也讓原料儲罐內的原料形成飽和蒸氣壓,不會一直揮發,減少原料損失,又達到環保及安全。
【專利說明】一種液封罐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儲罐液封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液封罐。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工廠車間一般存有多個原料儲罐,原料儲罐為維持罐體的壓力平衡會有呼吸排氣口,都會有揮發的原料氣體溢散排出,造成原料損耗及空氣汙染。
【發明內容】
[0003]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液封罐,該液封罐能減少原料揮發成氣體溢出,從而減少損耗及減少對環境的汙染。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液封罐,包括上罐體和設置於上罐體下方的下罐體,上罐體的底部與下罐體的頂部通過連接管連通且連接管的底部插入下罐體內的下方,上罐體底部的外側壁與下罐體底部的外側壁之間連接有壓力平衡管,上罐體的頂部連接有第一進出氣管,下罐體的頂部連接有第二進出氣管,連接管的底部與壓力平衡管的底部平齊。
[0005]進一步的,所述下罐體的中部設置有可視窗。
[0006]進一步的,所述下罐體的底部兩側固定有支撐架。
[0007]進一步的,所述下罐體的底部設置有排液閥。
[0008]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進出氣管通過管線連接有原料儲罐,所述第二進出氣管通過管線連接有廢氣處理系統。
[0009]進一步的,所述上罐體的容積小於所述下罐體的容積,上罐體與下罐體的容積比為 1.2-1.6:1。
[0010]進一步的,所述上罐體的長為20-30cm,上罐體的高為50_70cm。
[0011]進一步的,所述下罐體的長為30-40cm,下罐體的高為50-70cm。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本實用新型的第一進出氣管通過管線連接有原料儲罐,當原料儲罐吸氣時,液體從下罐體經連接管吸入上罐體,當液面低於連接管的底部時,不再吸取液體;當原料儲罐放氣時,液體從上罐體經連接管吹入下罐體,吹出的氣體經第二進出氣管通過管線連接的廢氣處理系統進行處理,壓力平衡管的設置用於平衡上罐體和下罐體的壓力。
[0013]本實用新型的液封罐可以使原料儲罐內與外界產生隔離,而又能保持原料儲罐的壓力平衡,確保原料儲罐的安全,也讓原料儲罐內的原料形成飽和蒸氣壓,不會一直揮發,減少原料損失,又達到環保及安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在所述原料儲罐放氣時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3是本實用新型在所述原料儲罐吸氣時的結構示意圖。
[0017]附圖標記為:1一上iip體、2—下iig體、21—可視窗、22—支撐架、23—排液閥、3—連接管、4 一壓力平衡管、5—第一進出氣管、6—第二進出氣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18]為了便於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1-3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方式提及的內容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0019]見圖1-3,一種液封罐,包括上罐體1和設置於上罐體1下方的下罐體2,上罐體1的底部與下罐體2的頂部通過連接管3連通且連接管3的底部插入下罐體2內的下方,上罐體1底部的外側壁與下罐體2底部的外側壁之間連接有壓力平衡管4,上罐體1的頂部連接有第一進出氣管5,下罐體2的頂部連接有第二進出氣管6,連接管3的底部與壓力平衡管4的底部平齊。
[0020]本實用新型的液封罐可以使原料儲罐內與外界產生隔離,而又能保持原料儲罐的壓力平衡,確保原料儲罐的安全,也讓原料儲罐內的原料形成飽和蒸氣壓,不會一直揮發,減少原料損失,又達到環保及安全。
[0021]本實施例中,所述下罐體2的中部設置有可視窗21。可視窗21的設置方便觀察下罐體2內液體的情況。
[0022]本實施例中,所述下罐體2的底部兩側固定有支撐架22。支撐架22的設置方便本實用新型的使用和安裝。
[0023]本實施例中,所述下罐體2的底部設置有排液閥23。排液閥23的設置用於排放多餘的液體。
[0024]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進出氣管5通過管線連接有原料儲罐,所述第二進出氣管6通過管線連接有廢氣處理系統。
[0025]所述第一進出氣管5設置有第一閥,所述第二進出氣管6設置有第二閥,所述連接管3的頂部設置有第三閥。第一閥的設置用於通過開啟或關閉第一進出氣管5來控制氣體的流入;第二閥的設置用於通過開啟或關閉第二進出氣管6來控制氣體的流出,第三閥的設置用於通過開啟或關閉連接管3來控制上罐體1和下罐體2的連通。
[0026]所述第一閥、第二閥和第三閥均為電磁閥,本實用新型還包括用於控制上述開啟或關閉的控制裝置。
[0027]本實施例中,所述連接管3的底部與所述壓力平衡管4的底部平齊。由於設置上述結構,可以保持原料儲罐的壓力平衡。
[0028]本實施例中,所述上罐體1的容積小於所述下罐體2的容積,上罐體1與下罐體2的容積比為1.2-1.6:1。由於設置上述結構,可以保持原料儲罐的壓力平衡。
[0029]本實施例中,所述上罐體1的長為20_30cm,上罐體1的高為50_70cm。由於設置上述結構,可以保持原料儲罐的壓力平衡。為使本實用新型達到最佳使用效果,所述上罐體1的長為25cm,上罐體1的高為60cm。
[0030]本實施例中,所述下罐體2的長為30_40cm,下罐體2的高為50_70cm。由於設置上述結構,可以保持原料儲罐的壓力平衡。為使本實用新型達到最佳使用效果,所述下罐體2的長為35cm,下罐體2的高為60cm。
[0031]本實用新型的第一進出氣管5通過管線連接有原料儲罐,當原料儲罐吸氣時,液體從下罐體2經連接管3吸入上罐體1,當液面低於連接管3的底部時,不再吸取液體;當原料儲罐放氣時,液體從上罐體1經連接管3吹入下罐體2,吹出的氣體經第二進出氣管6通過管線連接的廢氣處理系統進行處理,壓力平衡管4的設置用於平衡上罐體1和下罐體2的壓力。
[0032]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現方案,除此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其它方式實現,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任何顯而易見的替換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液封罐,其特徵在於:包括上罐體和設置於上罐體下方的下罐體,上罐體的底部與下罐體的頂部通過連接管連通且連接管的底部插入下罐體內的下方,上罐體底部的外側壁與下罐體底部的外側壁之間連接有壓力平衡管,上罐體的頂部連接有第一進出氣管,下罐體的頂部連接有第二進出氣管,連接管的底部與壓力平衡管的底部平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液封罐,其特徵在於:所述下罐體的中部設置有可視窗。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液封罐,其特徵在於:所述下罐體的底部兩側固定有支撐架。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液封罐,其特徵在於:所述下罐體的底部設置有排液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液封罐,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進出氣管通過管線連接有原料儲罐,所述第二進出氣管通過管線連接有廢氣處理系統。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液封罐,其特徵在於:所述上罐體的容積小於所述下罐體的容積,上罐體與下罐體的容積比為1.2-1.6:1。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液封罐,其特徵在於:所述上罐體的長為20-30cm,上罐體的高為50_70cm。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液封罐,其特徵在於:所述下罐體的長為30-40cm,下罐體的高為50_70cm。
【文檔編號】B65D90/28GK204056864SQ201420494207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9日
【發明者】林滌非, 陳永章 申請人:東莞宏石功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