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盤凸出微創手術針刀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15:40:26 2
椎間盤凸出微創手術針刀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椎間盤凸出微創手術針刀,由針刀、引導筒、導管構成,所述針刀和引導筒均為圓筒狀,針刀後端固定在刀架上,刀架為引導筒和導管的過度連接筒,在針刀、引導筒、導管同一邊側留有連續的缺口,針刀直徑大於引導筒直徑,且針刀套在引導筒的外圍,針刀和引導筒之間形成夾層空間,引導筒為彈性材質,引導筒的前端邊沿圓滑過渡,針刀的前端為圓弧狀刀鋒。本設計的突出特點是:本實用新型的椎間盤凸出微創手術針刀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創傷面小,在保護椎管不受損傷的前提下,能夠順利將壓迫椎管的骨性組織做環狀切除,快捷高效、安全。
【專利說明】椎間盤凸出微創手術針刀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具體為椎間盤凸出微創手術針刀,應用於外科脊柱內鏡手術。
【背景技術】
[0002]腰椎間突出症、腰椎管狹窄症是常見疾病,長期困擾著患者。目前的治療方法,大都採用開放式手術,即腰椎後路手術,切開皮膚,剝離肌肉,切除腰椎椎板,將壓迫神經的突出的椎間盤組織或者增生的骨組織切除,以達到手術減壓,其手術創傷大,患者恢復時間長。隨著微創技術的進步,出現了脊柱內鏡下經椎間孔入路手術治療腰椎疾病,其手術創傷小,使用局麻,取得了巨大效益。該手術需要在皮膚腰椎側方皮膚切開一 8mm的切口,穿刺定位到腰椎上關節突,穿刺針需要緊貼上關節突壁,然後置入導絲,然後使用環踞切除部分腰椎上關節突,這樣就建立了進入腰椎椎管進行手術操作的通道,然後置入工作套筒,接著在工作套筒內置入脊柱內鏡,直視下開展突出椎間盤的摘除和增生的骨性組織的切除。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椎間盤凸出微創手術針刀,可以方便地將壓迫椎管的骨性組織切除,以最小的創傷面達到矯正椎管受壓迫的病症。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椎間盤凸出微創手術針刀,由針刀、引導筒、導管構成,所述針刀和引導筒均為圓筒狀,針刀後端固定在刀架上,刀架為引導筒和導管的過度連接筒,在針刀、引導筒、導管同一邊側留有連續的缺口,針刀直徑大於引導筒直徑,且針刀套在引導筒的外圍,針刀和引導筒之間形成夾層空間,引導筒為彈性材質,引導筒的前端邊沿圓滑過渡,針刀的前端為圓弧狀刀鋒。
[0005]所述導管為彈性材質。
[0006]使用時,先選擇好入口,將本裝置的缺口方對準椎管,並將椎管套在引導管內腔中,緩慢下行,當遇到壓迫椎管的骨性組織,引導管會擠壓變形並繼續下行但並不會破壞椎管,而環形針刀遇到骨性組織會將增生的骨性組織切除,切除的骨肩會留在針刀與引導管之間的夾層空間內,並在手術結束將骨肩帶出,手術簡單可靠。
[0007]本設計的突出特點是:本實用新型的椎間盤凸出微創手術針刀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創傷面小,在保護椎管不受損傷的前提下,能夠順利將壓迫椎管的骨性組織做環狀切除,快捷高效、安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設計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中,1.引導筒,2.針刀,3.刀架,4.導管,5.缺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0]椎間盤凸出微創手術針刀,由針刀、引導筒、導管構成,所述針刀2和引導筒I均為圓筒狀,針刀後端固定在刀架3上,刀架3為引導筒和導管的過度連接筒,在針刀2、引導筒1、導管4同一邊側留有連續的缺口 5,針刀直徑大於引導筒直徑,且針刀套在引導筒的外圍,針刀和引導筒之間形成夾層空間,引導筒為彈性材質,引導筒的前端邊沿圓滑過渡,針刀的前端為圓弧狀刀鋒,所述導管為彈性材質。
【權利要求】
1.椎間盤凸出微創手術針刀,由針刀、引導筒、導管構成,其特徵在於所述針刀和引導筒均為圓筒狀,針刀後端固定在刀架上,刀架為引導筒和導管的過度連接筒,在針刀、引導筒、導管同一邊側留有連續的缺口,針刀直徑大於引導筒直徑,且針刀套在引導筒的外圍,針刀和引導筒之間形成夾層空間,引導筒為彈性材質,引導筒的前端邊沿圓滑過渡,針刀的前端為圓弧狀刀鋒;所述導管為彈性材質。
【文檔編號】A61B17/3211GK204181693SQ201420462082
【公開日】2015年3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6日
【發明者】隋金頗, 葛幫榮 申請人:隋金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