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顯示使用時間的連接電線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01:53:2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連接電線領域,尤其是一種可顯示使用時間的連接電線。
背景技術:
傳統的連接電線,一端插接在插座上,另一端連接在用電設備上,從而直接對用電設備進行供電,但傳統的連接電線在使用時,並不能知道連接電線使用了多長的時間。在企業的研發部門中,工程師在進行產品測試時,往往需要進行長時間的老化測試,並且需要記錄老化測試所持續的時間。一般情況下,工程師首先需要記錄起始時間,接著,當需要查看老化測試所持續的時間時,把查看時的時間和起始時間進行對比,從而獲得老化測試所持續的時間。這種測試老化測試所持續的時間的方法,需要工程師牢記起始時間,並且需要進行時間上的計算才能得到所需要的結果,在操作上不夠簡便,不利於工程師快速得到老化測試所持續的時間,從而不利於企業產品的研發工作的快速進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顯示使用時間的連接電線,能夠實時顯示連接電線的使用時間,方便工程師對連接電線的使用時間能夠一目了然,從而簡化了測試時間的過程,使得工程師能夠快速得到老化測試所持續的時間,從而有利於企業產品的研發工作的快速進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可顯示使用時間的連接電線,包括用於連接供電電源的插頭、用於進行時間檢測的處理模塊和用於連接用電設備的連接端;處理模塊包括用於把高壓的供電電源轉化成低壓的工作電源的電源轉換模塊和用於實現時間檢測的時間檢測模塊;時間檢測模塊包括用於顯示時間的數碼管、用於進行時間計算的時鐘晶片、用於與時鐘晶片配合作用從而使數碼管能夠顯示時間的存儲晶片和用於為時鐘晶片提供時鐘源的晶振;晶振的兩端分別連接於時鐘晶片的第一晶源引腳和第二晶源引腳;時鐘晶片的供電引腳與電源轉換模塊的輸出端連接於一起;時鐘晶片的信號輸出引腳和時鐘引腳分別連接於存儲晶片的信號輸入引腳和頻率引腳;存儲晶片通過數據總線與數碼管連接於一起。
進一步,電源轉換模塊包括用於進行電壓轉換的RC轉換模塊、用於把交流電轉化成直流電的整流管和用於穩定輸出電壓的穩壓二極體,RC轉換模塊包括轉換電阻和轉換電容,轉換電阻和轉換電容相互並聯並共同串聯於插頭的一端與整流管的第一交流端之間;整流管的第二交流端與插頭的另一端連接於一起;整流管的正極輸出端和負極輸入端分別連接於時間檢測模塊和參考地;穩壓二極體的負極端連接於整流管的正極輸出端,穩壓二極體的正極端連接於整流管的負極輸入端。
進一步,時鐘晶片的信號輸出引腳和時鐘引腳分別通過第一上拉電阻和第二上拉電阻與整流管的正極輸出端連接於一起;時鐘晶片的供電引腳、存儲晶片的電源引腳和數碼管的電源引腳,均與整流管的正極輸出端連接於一起。
進一步,插頭設置有正極連接端和負極連接端,正極連接端與RC轉換模塊連接於一起,負極連接端與整流管的第二交流端連接於一起。
進一步,連接端設置有正極輸出端和負極輸出端,正極輸出端與正極連接端連接於一起,負極輸出端與負極連接端連接於一起。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種可顯示使用時間的連接電線,能夠實時顯示連接電線的使用時間,從而方便工程師對連接電線的使用時間能夠一目了然,簡化了測試老化時間的過程,使得工程師能夠快速得到老化測試所持續的時間,從而有利於企業產品的研發工作的快速進行;時鐘晶片在晶振的振蕩作用下,實時產生時鐘信號,從而使得連接電線能夠實時顯示其所持續的工作時間,從而使得工程師對連接電線的使用時間一目了然,方便工程師對老化測試所持續的時間進行測試;存儲晶片不僅能夠把由時鐘晶片傳輸過來的時鐘信號存儲起來,還能夠對時鐘信號進行對應的處理,使之轉化成數碼管能夠識別的電平值,從而在數碼管之上顯示時間,存儲晶片把時鐘信號存儲起來,從而能夠對前一個時鐘信號進行計數處理,從而在數碼管上實時顯示當前所累計的時間。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連接電線的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連接電線的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2,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可顯示使用時間的連接電線,包括用於連接供電電源的插頭1、用於進行時間檢測的處理模塊2和用於連接用電設備的連接端3;處理模塊2包括用於把高壓的供電電源轉化成低壓的工作電源的電源轉換模塊21和用於實現時間檢測的時間檢測模塊22;時間檢測模塊22包括用於顯示時間的數碼管U3、用於進行時間計算的時鐘晶片U1、用於與時鐘晶片U1配合作用從而使數碼管U3能夠顯示時間的存儲晶片U2和用於為時鐘晶片U1提供時鐘源的晶振P1;晶振X1的兩端分別連接於時鐘晶片U1的第一晶源引腳X1和第二晶源引腳X2;時鐘晶片U1的供電引腳VCC與電源轉換模塊21的輸出端連接於一起;時鐘晶片U1的信號輸出引腳IO和時鐘引腳SCLK分別連接於存儲晶片U2的信號輸入引腳WR和頻率引腳CLK;存儲晶片U2通過數據總線23與數碼管U3連接於一起。
參照圖1-圖2,當使用本實用新型的連接電線對產品進行老化測試時,在連接電線上傳輸的高壓交流電源同時被電源轉換模塊21所接收,並且,在電源轉換模塊21中的轉換電阻R1和轉換電容C1的共同作用下,高壓交流電源被轉化成低壓交流電源,接著,在整流管M1的作用下,低壓交流電源被轉化成能夠被時間檢測模塊22所使用的低壓直流電源,並且,在穩壓二極體Q1的作用下,該低壓直流電源能夠被穩定在固定的電壓值,從而保證了時間檢測模塊22能夠進行穩定的工作。時鐘晶片U1、存儲晶片U2和數碼管U3均在該低壓直流電源的作用下進行工作,因此當連接電線為用電設備進行供電時,時鐘晶片U1能夠同步產生時鐘信號,而存儲晶片U2則能夠同步對時鐘信號進行累計計算,從而在數碼管U3上實時顯示連接電線的使用時間,從而使工程師能夠對連接電線的使用時間一目了然,節省了測試老化時間的計算過程,使得工程師能夠快速得到老化測試所持續的時間,從而有利於企業產品的研發工作的快速進行。其中,時鐘晶片U1在晶振P1的振蕩作用下,實時產生時鐘信號,從而使得連接電線能夠實時顯示其所持續的工作時間,從而使得工程師對連接電線的使用時間一目了然,方便工程師對老化測試所持續的時間進行測試。存儲晶片U2不僅能夠把由時鐘晶片U1傳輸過來的時鐘信號存儲起來,還能夠對時鐘信號進行對應的處理,使之轉化成數碼管U3能夠識別的電平值,從而在數碼管U3之上顯示時間;存儲晶片U2把時鐘信號存儲起來,從而能夠對前一個時鐘信號進行計數處理,從而能夠在數碼管U3上實時顯示當前所累計的時間。
其中,參照圖1-圖2,電源轉換模塊21包括用於進行電壓轉換的RC轉換模塊、用於把交流電轉化成直流電的整流管M1和用於穩定輸出電壓的穩壓二極體Q1,RC轉換模塊包括轉換電阻R1和轉換電容C1,轉換電阻R1和轉換電容C1相互並聯並共同串聯於插頭1的一端與整流管M1的第一交流端AC1之間;整流管M1的第二交流端AC2與插頭1的另一端連接於一起;整流管M1的正極輸出端OUT和負極輸入端IN分別連接於時間檢測模塊22和參考地GND;穩壓二極體Q1的負極端連接於整流管M1的正極輸出端OUT,穩壓二極體Q1的正極端連接於整流管M1的負極輸入端IN。整流管M1能夠把交流電壓轉化成直流電壓,從而使得在連接電線上傳輸的交流電壓能夠滿足時間檢測模塊22的使用要求,從而使得時間檢測模塊22能夠實時顯示連接電線的使用時間。RC轉換模塊中的轉換電阻R1和轉換電容C1進行配合作用,能夠把市電所對應的電壓值轉化為時間檢測模塊22能夠用於工作的電壓值,從而不會出現因為工作電壓過高而導致時間檢測模塊22出現損壞的情況。穩壓二極體Q1能夠使傳輸給時間檢測模塊22的電壓保持在穩定的狀態,從而為時間檢測模塊22的正常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其中,參照圖2,時鐘晶片U1的信號輸出引腳IO和時鐘引腳SCLK分別通過第一上拉電阻R2和第二上拉電阻R3與整流管M1的正極輸出端OUT連接於一起;時鐘晶片U1的供電引腳VCC、存儲晶片U2的電源引腳和數碼管U3的電源引腳,均與整流管M1的正極輸出端OUT連接於一起。第一上拉電阻R2和第二上拉電阻R3分別把時鐘晶片U1的信號輸出引腳IO和時鐘引腳SCLK拉升到高電平值,使得時鐘晶片U1的信號輸出引腳IO和時鐘引腳SCLK能夠符合存儲晶片U2的工作電平的要求,使得時鐘晶片U1和存儲晶片U2之間能夠進行有效的通信,從而使得時間檢測模塊22能夠有效顯示連接電線所持續的使用時間。
其中,參照圖1-圖2,插頭1設置有正極連接端11和負極連接端12,正極連接端11與RC轉換模塊連接於一起,負極連接端11與整流管M1的第二交流端AC2連接於一起;連接端3設置有正極輸出端31和負極輸出端32,正極輸出端31與正極連接端11連接於一起,負極輸出端32與負極連接端12連接於一起。正極連接端11與正極輸出端31連接於一起,負極連接端12與負極輸出端32連接於一起,從而構成了本實用新型的連接電線的主體結構,而正極連接端11與RC轉換模塊連接於一起,負極連接端11與整流管M1的第二交流端AC2連接於一起,則說明了處理模塊2與連接電線處於並聯的狀態,因此,當連接電線為用電設備進行供電時,處理模塊2中的電源轉換模塊21同時接收當前連接電線所傳輸的電壓,並用於為處理模塊2中的時間檢測模塊22提供工作電壓,使得時間檢測模塊22能夠通過數碼管U3實時顯示當前連接電線所持續的使用時間,從而使工程師對連接電線的使用時間能夠一目了然,節省了測試老化時間的計算過程,使得工程師能夠快速得到老化測試所持續的時間,從而有利於企業產品的研發工作的快速進行。
以上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上述實施方式,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種種的等同變形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形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