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結構現澆樓梯定型模板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02:33:21 1
裝配式結構現澆樓梯定型模板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裝配式結構現澆樓梯定型模板,它涉及建築施工領域,第一槽鋼(1)的一側設置有第二槽鋼(2),第一槽鋼(1)和第二槽鋼(2)之間設置有鋼板構件(5),第一槽鋼(1)和第二槽鋼(2)兩者的上端設置有上支承端(3),兩者的下端設置有下支承端(4),第一槽鋼(1)上設置有第一吊環(6)和第二吊環(7),上支承端(3)上設置有第一固定杆(10)和第二固定杆(11),它結構簡單,可節省支模時間,能很好地保護剛澆築完的混凝土樓梯踏步,能降低生產成本。
【專利說明】裝配式結構現澆樓梯定型模板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築施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裝配式結構現澆樓梯定型模板。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城鎮化的飛速發展,建築業也隨之蓬勃發展。在建築過程中,現澆混凝土樓梯板距離地面有一定的高度,需要對樓梯板模板進行支撐。目前,現澆樓梯踏步模板施工中存在支模時間較長、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大、模板難以重複使用、生產成本高,為了解決上述的種種問題,有必要對現有的技術進行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裝配式結構現澆樓梯定型模板,它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將現澆樓梯定型模板通過裝配的方法組合在一起,可節省支模時間、減輕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能很好地保護剛澆築完的混凝土樓梯踏步,環保節能,能降低生產成本。
[0004]為了解決【背景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第一槽鋼1、第二槽鋼2、上支承端3、下支承端4、鋼板構件5、第一吊環6、第二吊環7、第三吊環8、第四吊環9、第一固定杆10、第二固定杆11、第三固定杆12和第四固定杆13,第一槽鋼I的一側設置有第二槽鋼2,且第一槽鋼I與第二槽鋼2平行,第一槽鋼I和第二槽鋼2之間均勻設置有鋼板構件5,第一槽鋼I和第二槽鋼2的上端設置有上支承端3,兩者的下端設置有下支承端4,第一槽鋼I上設置有第一吊環6和第二吊環7,第二槽鋼2上設置有與第一吊環6和第二吊環7相對應的第三吊環8和第四吊環9,上支承端3上設置有第一固定杆10和第二固定杆11,下支承端4上對應設置有第三固定杆12和第四固定杆13。
[0005]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數個現澆樓梯定型模板通過各自的上支承端3和下支承端4裝配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
[0006]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將現澆樓梯定型模板通過裝配的方法組合在一起,可節省支模時間、減輕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能很好地保護剛澆築完的混凝土樓梯踏步,環保節能,能降低生產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參照圖1,本【具體實施方式】採取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第一槽鋼1、第二槽鋼2、上支承端3、下支承端4、鋼板構件5、第一吊環6、第二吊環7、第三吊環8、第四吊環9、第一固定杆10、第二固定杆11、第三固定杆12和第四固定杆13,第一槽鋼I的一側設置有第二槽鋼2,且第一槽鋼I與第二槽鋼2平行,第一槽鋼I和第二槽鋼2之間均勻設置有鋼板構件5,第一槽鋼I和第二槽鋼2的上端設置有上支承端3,兩者的下端設置有下支承端4,第一槽鋼I上設置有第一吊環6和第二吊環7,第二槽鋼2上設置有與第一吊環6和第二吊環7相對應的第三吊環8和第四吊環9,上支承端3上設置有第一固定杆10和第二固定杆11,下支承端4上對應設置有第三固定杆12和第四固定杆13。
[0009]本【具體實施方式】的工作原理為:數個現澆樓梯定型模板通過各自的上支承端3和下支承端4裝配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
[0010]本【具體實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將現澆樓梯定型模板通過裝配的方法組合在一起,可節省支模時間、減輕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能很好地保護剛澆築完的混凝土樓梯踏步,環保節能,能降低生產成本。
【權利要求】
1.裝配式結構現澆樓梯定型模板,其特徵在於它包含第一槽鋼(I)、第二槽鋼(2)、上支承端(3)、下支承端(4)、鋼板構件(5)、第一吊環(6)、第二吊環(7)、第三吊環(8)、第四吊環(9)、第一固定杆(10)、第二固定杆(11)、第三固定杆(12)和第四固定杆(13),第一槽鋼(I)的一側設置有第二槽鋼(2),且第一槽鋼(I)和第二槽鋼(2)平行,第一槽鋼(I)和第二槽鋼(2)之間均勻設置有鋼板構件(5),第一槽鋼(I)和第二槽鋼(2)的上端設置有上支承端(3),兩者的下端設置有下支承端(4),第一槽鋼(I)上設置有與第一吊環(6)和第二吊環(7)相對應的第三吊環(8)和第四吊環(9),第二槽鋼(2)上對應設置有第三吊環(8和第四吊環(9),上支承端(3)上設置有第一固定杆(10)和第二固定杆(11),下支承端(4)上對應設置有第三固定杆(12)和第四固定杆(13)。
【文檔編號】E04G13/06GK203742165SQ201420122706
【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18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18日
【發明者】楊正麗, 楊正華, 黃勇, 嚴新華 申請人:南通華新建工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