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動式引導裝置製造方法
2023-04-25 19:54:46 3
直動式引導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直動式引導裝置,其構成具有:導軌,該導軌具有沿軸向延伸的外側滾動槽;和滑塊,該滑塊具有與導軌的外側滾動槽相對的內側滾動槽,並能夠經由插入在外側滾動槽與內側滾動槽之間的多個滾動體的滾動而沿著軸向相對移動地被支承在導軌上,該直動式引導裝置的特徵在於,至少在外側滾動槽與內側滾動槽之間的空間中,以空間的容積的10%以上的程度封入有40℃時的基礎油運動粘度為300cst以上的潤滑脂。該直動式引導裝置適用於工作機械或精密機械等要求低振動或低噪音的直動式引導裝置中。
【專利說明】直動式引導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直動式引導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近年,要求了低速下的高精度定位和低振動的磨床等工作機械、和在具有間隙的產品中由晃動產生的噪音作為課題而被提出。
[0003]作為該部分改進的現有技術,有日本特開2012-62427號所示的技術。其提出了往直動式引導裝置中封入潤滑脂的複數模量(Complex Modulus)處於5000?28000Pa範圍內的用在滾動引導裝置中的潤滑脂的發明。由此,謀求高速動作下的振動抑制效果。
[0004]但是,對於低速動作下的振動抑制效果還具有改善的餘地。
[0005]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2-62427號公報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夠容易且低成本地改善阻尼性、噪音特性的直動式引導裝置。
[0007]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採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0008](I)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直動式引導裝置,其具有:導軌,該導軌具有沿軸向延伸的外側滾動槽;和滑塊,該滑塊具有與導軌的所述外側滾動槽相對的內側滾動槽,並能夠經由插入在外側滾動槽與內側滾動槽之間的多個滾動體的滾動而沿著軸向相對移動地被支承在導軌上,該直動式引導裝置的特徵在於,至少在外側滾動槽與內側滾動槽之間的空間中,以所述空間的容積的10%以上的程度封入有40°C時的基礎油運動粘度為300cst以上的潤滑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直動式引導裝置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本實用新型的直動式引導裝置10具有沿軸向延伸的導軌11、和能夠沿軸向相對移動地跨架在該導軌11上的截面為大致-字狀的滑塊12。
[0011]另外,在導軌11的兩側面上分別形成有沿軸向延伸的外側滾動槽13,並在滑塊12的滑塊主體12A的導套部14的內側面上,分別形成有與外側滾動槽13相對的內側滾動槽15。而且,在這些外側滾動槽13與內側滾動槽15之間滾動自如地裝填有多個滾動體16,滑塊12經由這些多個滾動體16的滾動,而能夠在導軌11上沿軸向相對移動。
[0012]滑塊12具有金屬制的滑塊主體12A、分別設在滑塊主體12A的滑動方向兩端部上的端蓋17、和設在端蓋17的滑動方向外端部上的側部密封件18。
[0013]另外,在滑塊主體12A的導套部14,沿滑動方向貫穿地形成有滾動體通路21,該滾動體通路21用於形成,在滾動槽13、15之間滾動的多個滾動體16的循環通路,在端蓋17上形成有方向轉換路徑22,該方向轉換路徑22用於將滾動槽13、15之間與滾動體通路21連通而使多個滾動體16從滾動槽13、15之間向滾動體通路21方向轉換。由此,導軌11的外側滾動槽13、滑塊主體12A的內側滾動槽15、滑塊主體12A的滾動體通路21、以及端蓋17的方向轉換路徑22連通,而形成使多個滾動體16循環的循環通路。
[0014]另外,在端蓋17上具有用於向方向轉換路徑22供給潤滑脂的潤滑脂接頭19。
[0015]而且,在導軌11的外側滾動槽13與滑塊12的內側滾動槽15之間的空間中,以空間容積的10%?50%的程度封入有40°C時的基礎油運動粘度為300cst以上的潤滑脂。此夕卜,潤滑脂的基礎油為聚α烯烴。
[0016]本實施方式的直動式引導裝置適用於工作機械或精密機械等要求低振動或低噪音的直動式引導裝置中。
【權利要求】
1.一種直動式引導裝置,其具有:導軌,該導軌具有沿軸向延伸的外側滾動槽;和滑塊,該滑塊具有與導軌的所述外側滾動槽相對的內側滾動槽,並能夠經由插入在外側滾動槽與內側滾動槽之間的多個滾動體的滾動而沿著軸向相對移動地被支承在導軌上,該直動式引導裝置的特徵在於, 至少在外側滾動槽與內側滾動槽之間的空間中,以所述空間的容積的10%以上的程度封入有40°c時的基礎油運動粘度為300cst以上的潤滑脂。
【文檔編號】F16C29/04GK203685858SQ201420035795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21日
【發明者】田中佳佑 申請人:日本精工株式會社